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名著阅读《昆虫记》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了三十年时间完成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D.法布尔称赞蜘蛛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2.下列有关《昆虫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B.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
C.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D.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但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3.下列选项中有关《昆虫记》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像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抒写”罗思丹这句话中的“大科学家”指的是法布尔。
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首先是因为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其次则源于他高超的写作技巧。
C.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
D.《昆虫记》被毒蝎子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4.下列关于法布尔《昆虫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悦的精神盛宴。
C.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可见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D.《昆虫记》语言庄重质朴,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法布尔也因此被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5.下面对《昆虫记》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全篇行文严肃,多科学术语,可读性不强。
B.《昆虫记》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作者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C.《昆虫记》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
D.《昆虫记》可以说是法布尔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二、填空题
6.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为昆虫写了十卷本科普巨著,这个人是 ,这部书是 ,这部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 ”之美誉。
7. 国著名科学家 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8.作者在《昆虫记》里向我们介绍了蝗虫、天牛、灰蝗虫, 等昆虫,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奥秘;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地圆叶片来做巢穴地盖子……
9.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在作者笔下, (昆虫名)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法国作家 (作家名)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 ”(评价语)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10.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填写表格。
昆虫名称 昆 虫 特 点
①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螳螂 善于利用“② ”制服敌人。
③ 以结婚为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并且是一个无人可比的禁食者。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直到十月末,初寒来临,它才开始筑巢做窝。据我对囚于钟形罩中的蟋蟀的观察,这个活儿非常简单。蟋蟀从不在其中的一个裸露地点筑巢,而总是在吃剩的莴苣叶遮盖着的地方做窝,莴苣叶代替了草丛作为隐藏时不可或缺的遮檐。
蟋蟀工兵用前爪挖掘,利用其颚钳挖掉大沙砾。我看见它用它那有两排锯齿的有力的后腿在蹬踢,把挖出的土踹到身后,呈一斜面。这就是它筑巢做窝的全部工艺。
一开始活儿干得挺快。在我的囚室的松软土层里,两个小时的工夫,挖掘者便消失在地下了。它还不时地边后退边扫土地回到洞口。如果干累了,它便在尚未完工的屋门口停下来,头伸在外面,触须微微地颤动着。休息片刻之后,它又返回去,边挖边扫地又继续干起来。不一会儿,它又干干歇歇,歇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我观察的劲头儿也随之减低了。
最紧迫的活计完成了。洞深两寸,目前已够用了,余下的活计费时费力,得抽空去做,每天干点。天气日渐转凉,自己的身体在渐渐长大,巢穴得逐渐加深加宽。即使到了大冬天,只要天气暖和,洞口有太阳,也能常常看见蟋蟀在往外弄土,说明它在修整扩建巢穴。到了春光明媚时,巢穴仍在继续维修,不停地修复,直至屋主去世为止。
四月过完,蟋蟀开始歌唱,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柯柯里都有一只在歌唱。我很喜欢把蟋蟀列为万象更新时的歌唱家之首。在我家乡的灌木丛中,在百里香和薰衣草盛开之时,蟋蟀不乏其应和者:百灵鸟飞向蓝天,展放歌喉,从云端把其美妙的歌声传到人间。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但其淳朴的声音与万象更新的质朴欢快又是多么和谐呀!它那是万物复苏的赞歌,是萌芽的种子和嫩绿的小草能听懂的歌。在这二重唱中,优胜奖将授予谁?我将把它授予蟋蟀。它以歌手之多和歌声不断占了上风。当田野里青蓝色的薰衣草如同散发青烟的香炉,在迎风摇曳时,百灵鸟就不再歌唱了,人们只能听见蟋蟀仍在继续低声地唱着,仍在庄重地歌颂着。
(选自亨利·法布尔《昆虫记》)
11.请分两点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2.结合选文内容,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蟋蟀喜欢在宽敞的露天场地做巢。
B.在冬天,如果天气暖和,蟋蟀会修整巢穴。
C.巢穴做完之后,到了春天,即使阳光明媚,蟋蟀也不再修整巢穴。
D.蟋蟀喜欢唱歌,歌声美妙动听,抑扬顿挫。
13.阅读选文最后一段的文字,从文中选择三个词语,准确概括蟋蟀歌声的特点。
阅读法布尔的《螳螂》,完成下面小题。
多年以前,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叫做螳螂,或先知者。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这个错误再大没有了!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腰部非常的长。不光是很长,还特别的有力呢。与它的长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长一些。而且,它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一共有三个。总之,螳螂的大腿简直就是两排刀口的锯齿。当螳螂想要把腿折叠起来的时候,它就可以把两条腿分别收放在这两排锯齿的中间,这样是很安全的,不至于自己伤到自己。
如果说螳螂的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的话,那么它的小腿可以说是两排刀口的锯子。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上的锯齿和大腿上的有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对于这些小硬钩,我有着许多不堪回首的记忆。每次想到它们,都有一种难受的感觉。记得从前曾经有过许多次这样的经历。在我到野外去捕捉螳螂的时候,经常遭到这个小动物的强有力的自我保护与还击,总是捉它不成,反过来倒中了这个小东西的十分厉害的"暗器",被它抓住了手。而且,它总是抓得很牢,不轻易松开,让我自己无法从中解脱出来,只有想其他的方法,请求别的人前来相助,帮我摆脱它的纠缠。
螳螂身上的武器、暗器很多,因此,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来自我保护。比如,它有如针的硬钩,可以用镰钩去钩你的手指;它长有锯齿般的尖刺,可以用它来扎、刺你的手;它还有一对锋利无比、而且十分健壮的大钳子。这对大钳子对你的手有相当的威力,当它挟住你的手时,那滋味儿可不太好受啊!
以上种种有杀伤力的方法,让你很难对付它。要想活捉这个小动物,还真得动一番脑筋,费一番周折呢!否则,捉住它将是不可能的。这个小东西不知要比人类小多少倍,但却能威胁住人类。
(有删改)
14.本文围绕着“螳螂”这种昆虫,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况。
15.赏析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
(1)它看上去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2)而且,它总是抓得很牢,不轻易松开,让我自己无法从中解脱出来。
16.比较下列语段,说说语段与上文在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螳螂目是昆虫纲有翅亚纲的一目。通称螳螂。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捕捉性前足;前翅革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D.“蜘蛛”有误,应为“黄蜂”。故选D。
2.B
【详解】B.法布尔《昆虫记》获得诺贝尔提名奖,而不是诺贝尔奖,B错误,故选B。
3.D
【详解】D.“《昆虫记》被毒蝎子咬伤的小麻雀”描述错误,咬伤小麻雀的是毒蜘蛛。
故选D。
4.D
【详解】D.《昆虫记》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语言诙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读起来情趣盎然。“语言庄重质朴”理解错误;
故选D。
5.A
【详解】A.《昆虫记》全篇活泼有趣,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可读性非常强,所以“全篇行文严肃,多科学术语,可读性不强”评价不恰当;
故选A。
6. 法布尔 《昆虫记》 “昆虫的史诗”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把握。
由“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和“为昆虫写了十卷本科普巨著”可知,这个人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这部作品《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这部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的美誉。
7. 法 法布尔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8. 萤火虫 蝉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能力。
①《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蝗虫、天牛、萤火虫等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②结合原著《昆虫记》中《蝉的产卵及孵化》中“蛴螬进入地下以后,就开始了四年的地下生活。每年夏至的时候,在能被阳光照射到的路上,会出现很多圆孔。这些圆孔和地面相平,孔的大小刚好可以伸进一根手指。这些圆孔,就是蛴螬从地里钻出来的出口。蛴螬钻出来后,经过一次蜕变,就可以变成一只蝉了。蛴螬钻出来后,很喜欢待在干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可能是在地底下待的时间太久了,它们觉得阳光太温暖了,非得好好儿享受一下才过瘾”“经过四年的地下生活,蛴螬终于变成了蝉,可是蝉的生命却只有一个月之久,这就是蝉的一生”等内容可知,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的是“蝉”。
9. 杨柳天牛 罗曼 罗兰 昆虫的史诗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昆虫记》的掌握。从“短身燕尾礼服”可以明确,第一个空应该填“杨柳天牛”。罗曼 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因为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鲜活的生命。《昆虫记》是一部介绍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据此可作答。
10. 蝉 心理战术 大孔雀蝶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根据《昆虫记》第五章的内容“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未发现的秘密,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它爬到地面上来以前,地下生活经过了许多时间而已,它的地下生活大概是四年。此后,日光中的歌唱不到五个星期”可知,①空应填“蝉”。根据第七章内容“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可知,②空应填“心理战术”。根据第二十六章内容“大孔雀蝶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为了这一目标,它们继承了一种很特别的天赋:不管路途多么远,路上怎样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碍,它总能找到它的对象。”“ 大孔雀蝶不懂得吃。当许多别的蝶成群结队地在花园里飞来飞去吮吸蜜汁的时候,它从不会想到吃东西是这回事”可知,③空应填“大孔雀蝶”。
11.蟋蟀筑巢的选址、筑巢过程和修整巢穴的时机;蟋蟀歌唱的特点。 12.B 13.单调、淳朴、质朴、庄重。(写出其中的三个即可)
【解析】1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结合第一段“蟋蟀从不在其中的一个裸露地点筑巢,而总是在吃剩的莴苣叶遮盖着的地方做窝”可知,第一段讲述蟋蟀筑巢的选址特点。结合第二三段“这就是它筑巢做窝的全部工艺”“休息片刻之后,它又返回去,边挖边扫地又继续干起来”可知,第二三段讲述了蟋蟀筑巢的过程。结合第四段“即使到了大冬天,只要天气暖和,洞口有太阳,也能常常看见蟋蟀在往外弄土,说明它在修整扩建巢穴”可知,第四段讲述了蟋蟀修整巢穴的时机。故第一至第四段,讲述了蟋蟀筑巢的选址、筑巢过程和修整巢穴的时机。2)结合第五段“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但其淳朴的声音与万象更新的质朴欢快又是多么和谐呀!”等句子可知,第五段讲述了蟋蟀歌唱的特点。
1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 结合“蟋蟀从不在其中的一个裸露地点筑巢,而总是在吃剩的莴苣叶遮盖着的地方做窝”可知,“蟋蟀喜欢在宽敞的露天场地做巢”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错误;
C. 结合“即使到了大冬天,只要天气暖和,洞口有太阳,也能常常看见蟋蟀在往外弄土,说明它在修整扩建巢穴”可知“巢穴做完之后,到了春天,即使阳光明媚,蟋蟀也不再修整巢穴”的说法错误,故C错误;
D. 结合“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可知,蟋蟀的歌声并不动听,故D错误;
故选B。
1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但其淳朴的声音与万象更新的质朴欢快又是多么和谐呀!”“人们只能听见蟋蟀仍在继续低声地唱着,仍在庄重地歌颂着”可知,蟋蟀歌声特点有:单调,淳朴,质朴,庄重。
14.螳螂的称呼、螳螂的捕食特点、螳螂的外衣特征、螳螂腰腿结构、螳螂自我保护的方式。(答出4点即可) 15.(1)运用三个修饰性词语,生动地描绘出螳螂姿态、体色和长翼的特点,具体展现了它的美丽外形。
(2)“总是”,表频率,表示无例外的,一直都是。这个词准确地衣现出螳螂强有力的自我保护与还击能力。 16.语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平实而准确地说明螳螂的称谓、外形、结构、分布等内容.本文以说明和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生动地说明了螳螂的称呼、外衣特征、门我保护方式等内容,饱含作者的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与赞美的情感。
【解析】1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第一段“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可知,说明了螳螂的称呼。2)结合第二段“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可知,说明了螳螂的捕食特点。3)结合第三段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可知,说明了螳螂的外衣特征。4)结合第四五六段“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腰部非常的长”“如果说螳螂的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的话,那么它的小腿可以说是两排刀口的锯子”可知,说明了螳螂腰腿结构。5)结合第七段“螳螂身上的武器、暗器很多,因此,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来自我保护”可知,说明了螳螂自我保护的方式。
15.本题考查词语赏析。1)“纤细而优雅”写出了螳螂姿态的美丽,“淡绿”写出了螳螂体色,“轻薄如沙”则写出了螳螂翼翅的质感,有形态,有颜色,这几个修饰语生动的描绘出了螳螂外形的美丽。2)“总是”是频率副词,指一直是,没有例外,这里指螳螂被攻击时,它会用镰钩进行自我保护,一直抓住对方的,不轻易松开,不让对方解脱出来,因此这个词准确地表现出螳螂强有力的自我保护与还击能力。
16.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1)材料。“螳螂目是昆虫纲有翅亚纲的一目。通称螳螂”介绍了螳螂的分类和称呼,“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捕捉性前足;前翅革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介绍了螳螂的外形和结构。“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介绍了螳螂的分布。而介绍语言都非常的平实、客观、准确,运用说明表达方式,冷静客观。2)结合“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等句子可知,本文在介绍螳螂的时候,不仅有客观的介绍,还有故事的叙述,运用记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结合“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等句子可知,在介绍螳螂时,作者饱含着深情、热爱,情感浓郁,表现出作者对螳螂的喜爱,对生命的尊重。
答案第2页,共4页
答案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