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同步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同步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4 08: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第26课
饮酒(其五)
悠悠历史长河之中,酒香熏陶浸染出的“诗酒佳篇”也不在少数。酒,是李白杯盏中浮光漾漾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高;是曹操《短歌行》中满溢愁绪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抱负;也是范仲淹塞外深秋驻守暮色孤城之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冷寂。酒助诗兴,诗添酒味。
道德讲堂
1
2
3
诵读,品析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合作,感悟诗的意境美;
探究,结合背景,感受诗人的情与志。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初读感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目录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作者简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东晋末年,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再次出任彭泽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县吏让陶渊明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辞职还乡。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政治上充满血腥,社会上尽是欺诈虚伪,门阀制度森严,仕途险恶,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为对官场的腐败、黑暗与奸诈不满,辞去官职,远离世俗,归隐田园,过着怡然自得,闲适俭朴的生活。
创作背景: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初读感知
第二部分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 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建造,构筑
简陋 的房屋
人聚居的地方
译文:我筑屋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君 何能 尔,心远地自偏。
作者自己
为什么能
如此
这样?
译文: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住所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 南山。
闲适淡泊名利的样子
看见
动词
庐山
译文: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在地看着南山。
望?
写景
热爱自然
山气 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
山间的云气
傍晚
相交,结伴。
结伴而归
译文:傍晚的山色最美好,雾气在山间环绕,飞鸟结伴回家。
写景
热爱自然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
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译文: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饮 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有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暗示奔竟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代表着官场烦琐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象征高洁傲岸的品质
厌倦世俗,归返林间,陶渊明的化身了
人悠闲自得,山也显示悠然
气象、景致平静美好
真意究竟指什么?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合作探究
第三部分

他,生活在哪里?
《饮酒(其五)》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我皆著(zhuó)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
《饮酒(其五)》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饮酒(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杂诗》其五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材料一
《饮酒(其五)》
(江州)(陶渊明故乡,江西九江),自恒玄以来,驱蹙(cù)惨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不至如此。
——《晋书·刘毅传》
晋自中兴(南迁立东晋)以来,治纲大驰,权门兼并,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
——《宋书·武帝本纪》
材料二
《饮酒(其五)》
2.孝武帝年间,出任江州祭酒,由于出身而受人轻视,辞官。
1.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的大志和“大济苍生”的愿望。
4.隆兴三年,投入刘裕幕下做参军,起初对刘裕功绩抱有期望,不久对官场黑暗失望,辞官归隐。
3.隆安四年,投入恒玄门下做属吏,不愿同流合污,辞职。
5.同年秋,经叔父介绍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去职。
材料三
《饮酒(其五)》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1)黔(qián)娄: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途,屡次辞去诸侯聘请。
(2)戚戚:忧愁的样子。
(3)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4)兹: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5)俦(chóu):辈,同类。
(6)觞(shāng):酒杯。
(7)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
(8)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课堂小结
第四部分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语言朴素自然,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写出了南山幽静秀丽的景色以及自己不受世俗干扰、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悟出自然理,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总结
道德讲堂
1
2
完成本篇的理解和背诵
搜集关于陶渊明的一些作品,从中进一步感受他的情志。
课后作业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
谢君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