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宋代(北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辑本。
词风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多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悠闲生活,清新明快,细腻婉转,代表作品有《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后期多悲叹身世,表现为思夫、思乡、思国,凄苦哀婉,深沉忧愤,代表作品有《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
李清照的人生
前期·生活优越,才华过人
书香世家才华过人 1084年,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苏轼的学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藏书甚富。
1099年,16岁时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轰动京师。
婚姻幸福隐居生活 1101年,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琴瑟和鸣,婚后生活幸福。
1102年,其父李格非因党争,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
1107年,李清照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青州乡里的生活。李清照夫妇二人相互支持,研文治学创作;他们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籍,度过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
1117年,在李清照的协助下,赵明诚大体上完成《金石录》。
后期·国破家亡,境遇孤苦
靖康之变 国破家亡 1127年,李清照44岁,“靖康之变”发生,北宋朝廷崩溃,南宋开始。
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绝句》。同年八月,赵明诚卒,随后李清照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流徙辗转晚年凄苦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
1132年,再嫁张汝舟,婚后张汝舟行径野蛮、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离婚。
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
1136年,李清照由金华返临安,此后一直居临安。
1143年,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1155年,卒。
《渔家傲》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逃亡绍兴)以后的作品。公元1130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渔家傲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天上的云像波涛翻滚,连着清晨弥漫的大雾。天上的星河流转,许多船帆在舞动。
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天帝说:我走的路途很漫长啊,天色又已黄昏,难以到达。即使我学诗小有成就,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千万别停息,把我的小船吹送到海上的蓬莱三岛去吧。
【内容结构】
【赏析】
诗句 赏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结构 上阙
内容理解 选取天、云、雾、星河、千帆等景象,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梦境图卷,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炼字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转”、“舞”两字,逼真再现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给人以真实感。
手法 虚实结合:“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结构 上阙
内容理解 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的场面。
手法 对比:词人在这句话中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的形象。对比了现实生活中至人民于水火,一路逃窜的宋高宗。含蓄体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抒发情感 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结构 下阙
内容理解 写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的遭遇。
炼字 “报”字回答上阙中的“问”字,“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手法 用典:路长:运用了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典故 日暮:运用了屈原《离骚》中“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的典故 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怀才不遇。
抒发情感 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结构 下阙
内容理解 词人由海天的背景联想到大鹏,又由大鹏烘托出下一句的大风,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回答上阙天帝的问题,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
修辞 用典: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词人希望像大鹏一样,借助风的力量,去往那个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境。
抒发情感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厌弃,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中心思想】
《渔家傲》 这首词通过记梦,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了自己的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作品,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李清照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厌弃,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拓展链接】
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凝结成岁月的琥珀,
记载了代代文人故事,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词的种类
词又称长短句,诗余,每个句子字数不一,但一般来说,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
按照字数可分为: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
按照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词的结构
一首词由词牌,上片和小片构成。(或者上下阕)
词牌:词的格式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人们给这些格式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词谱: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词的流派风格及代表词人
词体大约有二,一婉约,一豪放。盖词情蕴藉、气象恢宏之谓耳。——明·张綖
婉约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题材上多写悲离伤别、儿女情长、酣醉饮酒、伤春悲秋等,情感上委婉含蓄、缠绵悱恻。
代表作品: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思维导图:
豪放派
豪放词作始于苏轼。他把词从娱宾助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上多涉及人生、社会的重大主题,如理想抱负、民族盛衰,国家兴亡和民生疾苦等,其风格豪迈,无所拘束,慷慨激昂,乐观进取,具有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
代表作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析思维导图:
文学小知识: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同时辛弃疾也吸取婉约词的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
渔家傲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下阕的“① ”字是对上文“问”字的回应,而“② ”一句,又交代了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2.“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在词中的含义是 ,“学诗谩有惊人句”传达出作者 的苦闷心情。
3.直接性默写填空。
(1)天接云涛连晓雾, 。
(2)我报路长嗟日暮, 。
(3)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默写
(1)《渔家傲》一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 , 。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的句子是: , 。
(3)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 , !”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理想与愿望。
5.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B.本词先写入梦前所见云涛如涌的景象,再写梦中与天帝对话,最后写梦醒后希望前往“三山”的美好愿望。
C.词中一个“归”字,表达出作者好像原来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旁,寄寓了对理想归宿的美好愿望。
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6.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呈现的画面。
7.“殷勤问我归何处”中“归”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本词中的“谩”含意丰富,值得品味,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9.“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10.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
好事近·梦中作①
(宋)秦观
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城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②挂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释】①该作写于词人被贬处州(浙江丽水)时。②夭矫:形容姿态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1)两首词都描写了奇异的梦境。李清照在词中描绘了壮丽的天宫景象,秦观的《好事近》所写的梦境“奇”在何处?
(2)两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链接材料二】
怨王孙·春暮
【宋】李清照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注:这首词当为李清照婚后作于汴京。
(1)下面关于《渔家傲》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句“连”“接”二字把天幕、波涛、云雾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B.“殷勤”二字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
C.“我报路长嗟日暮”写出了词人惶恐忧虑的神态,表明了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D.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李清照婉约词的代表作。
(2)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词的内容进行赏析。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 报 蓬舟吹取三山去 2. 叹息(或感叹,哀叹,慨叹等) 才华无用(或空有才华,才华无法施展等) 3. 星河欲转千帆舞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4.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5.B 6.清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天快要亮了,(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7.“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8.“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身为女子,无法有所作为;二是感叹自己身逢乱世,诗词无用,表露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意思对即可) 9.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以喻腾飞之志。词人以记梦的特殊方式,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气,反映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10.【链接材料一】
(1)示例一:《好事近》的梦境奇在“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傍临小溪,曲径通幽,词人的突然来到,打破了一片岑寂,无数黄鹂立刻喧腾起来。上有黄鹂飞鸣,下有溪水潺援,再加上满山鲜花烘托,境界何其奇丽。
示例二:《好事近》的梦境还奇在“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挂空碧。”镜头移向天空,只见飞云变幻着各种形态,竟像龙蛇一样,碧空中飞舞。“夭矫”二字,写出龙蛇盘曲而又伸展的动态,极富于形象性。碧空万里,龙蛇飞舞,这个景象煞是壮观。
(2)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
【链接材料二】
(1)D
(2)《渔家傲》词于苦闷之中孕育着希望,词人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结尾处词人又借用《逍遥游》中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她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孕育着希望。《怨王孙·春暮》词写主要表达思念之情。词人借“远信谁传”“恨”“多情”“难拼舍”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丈夫外出不能团聚的思念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词文内容理解。
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殷勤问我归何处(其意思是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下片二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其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是写词人的对答。一“问”一“报”,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因而下阕的“报”字即是对上文“问”字的回应;“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内,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一个“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最后“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思是: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由求索、哀叹到借助大鹏飞天之“风”达到“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目的,点明归处。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我报路长嗟日暮”,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慨叹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嗟:慨叹。
第二空,“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怀才不遇的愤懑。
3.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易错字词“转、谩、鹏”等的正确书写。
4.本题考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易错字词“雾、嗟、暮、谩、鹏、蓬”等的正确书写。
5.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B.根据“天接云涛连晓雾(其意思是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可知,这是写梦中所见景象,而非“入梦前所见云涛如涌的景象”;
故选B。
6.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绘。结合此句的意思“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转”“舞”两字,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我们可以对此展开描绘,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即可。
示例:辽阔的长天连接着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浑茫无际;浩瀚的星河似乎在转动,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船只在风浪中颠簸向前,犹如在风中飞舞。海天相接,千帆竞发,虚虚实实,辽阔壮美。
7.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通过叙写梦中海天一色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其中“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意思是: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归”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词人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她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8.本题考查理解诗句中字的含义。
“谩”是“空、徒然”的意思,“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意思是“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这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 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正因为对现实不满,因此,诗人才想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到“三山”去。
9.本题考查典故及其作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此词以记梦的形式,写词人想像大鹏一样乘风飞到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表达词人想要展翅高飞的雄心壮志,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
10.【链接材料一】(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上片是写词人梦中看到的美景。“春路”两句,写景兼点时令,采用白描手法写活了一个春天。其妙处在于两个动词,一个是“添”字,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一场春雨滋润了万物,促使含苞的山花绽开,于是花儿多了起来;另一方面,春雨来得及时,山花开得迅速。词人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感受到雨露的滋润、春天的美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个是“动”字。它将春花与春色有机地融为一体。春花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代表性的要物,当满山鲜花盛开、争奇斗妍,就能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春天。下片是写词人的醉酒。“飞云”二句传神地描写了天空由阴沉多云转为澄澈蔚蓝,进一步说明春天的多姿多彩。云在眼前飞,变幻成龙成蛇,一屈一伸,怪状迭出;不久,这些奇形的云块又慢慢地淡化,最终完全消失,而晴朗、明丽的天光普照四方,甚是壮观。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诗词的能力。
《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思是“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在上阕,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这里,词人给予了回答。她梦想的地方是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人居住的山。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因此,词人叫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你不要停止,把“我”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一问一答之中,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好事近》表达了物我一体的人生境界,是词人人生遭遇的曲折反映。现实中无法排遣的压抑和苦闷,在词人假托的有花香和鸟语的美妙梦境中得到了完全的解脱。他是很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的,他的醉酒也不同于以往的借酒浇愁,而是放开心怀痛饮,是和愁伤从此了结的豪饮。故两首词都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链接材料二】(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D.《渔家傲》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故而这是一首豪放词。选项“是李清照婉约词的代表作”理解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和表达的感情。
《渔家傲》中“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人借助对梦境的描写,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表达了自己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结尾“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生活的向往;《怨王孙·春暮》通过描写春暮时节的景物和描绘主人公对“远信”的痴想,刻画了少妇独处深闺的形象。爱人不在身边,闺中寂寞无聊,又正是红花衰败,“草绿阶前”的暮春时候,闺中少妇更提不起兴趣外出赏春游玩,只是深院重门紧闭,独对空闺,任凭离别的思绪纠缠环绕于心头;词人自知“多情”无法“拼舍”,只得默默忍受。这时,闺房外面的秋千无人问津,周围静悄悄的,惟见明月升起,将银辉洒向梨花,也洒向大地。词人在闺楼里枯坐了一天,从白天到昏暮到皎月升起。闺阁思妇对丈夫感情之浓厚,思念之愁苦,于此可见。
甲词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人借助对梦境的描写,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生活的向往。乙词通过描写春暮时节的景物以及女主人公对“远信”的痴想,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京城思妇独处深闺的形象。全词语言工巧,情感真挚,尤其最后三句托出一个凄清皎洁、如梦如幻的境界。谐音双关,“梨”借作“离”。那月光下的梨花不由触起了人的离情别绪。这离愁轻如云,薄如雾,如月光绵绵不绝,在心头萦回不去。这个结尾写得幽静、清奇、梦幻。最后这三句以白描手法,将月色描摹得生动而传神。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