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完成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用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2.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的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品相同
B.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生产类型是一致的
C.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结果
D.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不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是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
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发展
4.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交通运输 C.政策 D.科技
5.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南疆的棉花 ②松嫩平原的甜菜
③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 ④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A.①水源②热量③技术④地形 B.①热量②技术③水源④地形
C.①地形②热量③技术④水源 D.①水源②热量③地形④技术
6.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合理的是
A.在较陡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
C.在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投放适量熟石灰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7.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
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 B.对气候资源的合理作用
C.对农产品市场的正确选择 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8.根据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主要原因,上海市近邻农业发展的重点是
A.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种植水稻,满足城市居民粮食需求
B.大量种植棉花,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C.落实“菜篮子”工程,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D.大量植树造林,扩大森林公园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9.据报载:我国地处暖温带的河南省成功地实现了一年的三熟制农业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A.科学育种,培养出生产期短的农作物
B.大面积采用大棚生产,热量条件改善
C.河南省的地热资源应用于农业生产
D.精心安排农事活动,合理套作,科学接茬
10.洞庭湖平原鲜活的肉类蛋禽鱼虾可供给港澳市场,主要依赖于
A.政策优势 B.接近消费市场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商品周转环节的减少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B.一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C.人们通过垦荒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D.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是地形
12.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
A.春小麦 B.棉花 C.奶牛业 D.玉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据此回答13~14题。
13.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14.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15.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二、综合分析题(共55分)
1.读右图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 ;B ;
C ;D ;E 。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对A因素进行改造要注意什么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4)分析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
②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多两年三熟 。
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
④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 。
2.如右图所示,某城镇周围有三块土地,准备分别发展乳牛业、花卉业和水稻种植业。从影响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考虑,该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
A适宜发展 业,理由:
。
B区适宜安排 业,理由:
。
C区适宜安排 业,理由:
。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国家)轮廓图,该国是世界上出口 (畜产品)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 (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2)该国东南部 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用字母A代表该盆地,并将A标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3)该国坚持“ ”的混合农业模式,采取 、 等措施,并将天然草场改良为人工草场,播种优质豆科植物并施肥等,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保持 。
4.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Ⅰ处应发展 ,Ⅱ处应发展 ,Ⅲ处应发展 。
(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同时能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 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大,而这只有在 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3)、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业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这是由于 的结果。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参考答案: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1.C 2.C 3.D 4.B 5.D 6.C 7.D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A 15.D
二、1.(1)地形 土壤 政策 交通 市场 (2)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陡坡过大不易开垦为耕地 (3)E (4)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源
2.(1)水稻种植 水稻单位面积产值低,所需耕地多,需水量大。A地距需镇较远,地价低,耕地广,灌溉也方便 (2)乳牛 乳牛业所需饲料多,产生废弃物也多,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宜紧靠城镇。B地距城镇不远,又靠公路,鲜奶运输十分快捷 (3)花卉 C地紧靠城镇,地价较高,但花卉种植用地少,单位面积产值较高,对环境无污染。
3.(1)澳大利亚 羊毛 小麦 (2)墨累-达令 略
(3)土-草-畜-市场 围栏放牧 划区轮牧 畜草平衡
4.(1)乳畜业 蔬菜种植业 粮食生产(2)市场 市场 交通运输(3)高科技对不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利用改造。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完成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降水充足,有大面积的沃土
B.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荒漠区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2.下列国家的大牧场上,以养牛为主的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新西兰 D.南非
3.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根廷主要从事养羊业
B.阿根廷的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自给自足到密集型商品牧业的过程
C.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4.促进潘帕斯草原牧场的商品性经营的因素是
A.气候温暖 B.地广人稀 C.距海港近 D.土地租金低
5.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乳畜业分布地区,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A.西欧乳畜业的分布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B.西欧乳畜业主要是牧羊
C.西欧乳畜业区,气候温凉,多雨多雾,只能种植多汁牧草,不能种植其他作物
D.西欧乳畜业机械化水平高,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6.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由粗放的自给自足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牧牛业取代大致是在
A.欧洲人到来之前 B.欧洲人到来之后
C.二战后 D.工业革命之后
7.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
A.南非、荷兰 B.阿根廷、美国
C.中国、日本 D.丹麦、英国
8.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A.奶牛 B. 奶羊 C.牛奶 D.奶制品
9.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
A.培育良种牛 B.开辟更大的牧场
C.充分运用原有的交通运输条件 D.大量增加牛的数量
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据此判断10~13题。
10.潘帕斯草原位于哪个国家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新西兰 D.阿根廷
11.该区出口的主要畜产品
A.牛肉 B.羊毛 C.奶酪 D.鲜奶
12.该区畜牧业获得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培育了良种牛 B.在草原上打了许多机井
C.人工种植了大量饲料 D.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
13.该草原区水源的供应,主要靠
①河流水 ②高山雪水 ③淡化海水 ④地下水 ⑤天然雨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⑤
14.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原因是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
C.大城市周围地租高
D.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15.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属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A.地广人稀,气候温和 B.高度发达的工业
C.交通不便利 D.小农经营
二、综合分析题
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___________(国家)局部图,阴影所示为___________草原。
(2)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河流:C___________
(3)该国和___________国牧牛业占重要地位。
(4)该区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国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外,还做了哪几方面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国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靠___________,这反映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回答:
(1)A阶段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 业为主。
(2)B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下列 处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
A.日本关东平原 B.潘帕斯草原
C.美国密西西比河上中游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3)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可见种植牧草越来越受重视,试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与西欧畜牧业的差异:
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 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 气候区。
3.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 ,原因是 。
(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3)澳大利亚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发展E处农牧业生产的?
。
4、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l)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和????????? 。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 。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经营的,种植的植物中均有????????? 。
(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的????? ???? ,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参考答案: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1.D 2.A 3.B 4.C 5.D 6.B 7.B 8.A 9.A 10.D 11.A 12.D 13.C 14.D 15.A
二、1.(1)阿根廷 潘帕斯 (2)布宜诺斯艾利斯 圣地亚哥 巴拉那河(3)美国
(4)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交通运输便利(5)培育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6)海上冷冻船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1)种植业 畜牧业 (2)D (3)温带海洋 温和湿润 干旱、半干旱
3.(1)C 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2)水源(灌溉问题)
(3)凿山洞输水,修筑东水西调工程,便于冬季灌溉草原
4.(l)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3)家庭 小麦(4)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完成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A.非洲刚果盆地和美国东南部 B.南美洲巴西高原
C.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D.西欧、南欧
2.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是
A.地震灾害 B.寒潮侵袭 C.水旱灾害 D.台风袭击
3.水稻生产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新加坡 B.日本 C.韩国 D.印度
4.季风水田农业的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①有广大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 ②许多大河都有大面积的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③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化水平高,保证了大型农业机械的供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量低、商品率低 D.科技含量高
6.关于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
B.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经营模式与国外一致——由农场主经营
C.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
D.我国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主要是水稻和玉米
7.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高温多雨
C.科技落后 D.以中小型农场为主
8.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属
A.资金密集型农业 B.大规模的商品农业
C.现代农业 D.劳动密集型农业
9.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C.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D.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10.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11.水稻不能生长在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12.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13.传统稻米产区最需改进的是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大规模企业化种植园,农业产品商品率高
14.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①生产规模广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发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季风水田农业的水稻种植有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几种,其原因是
A.降水差异 B.热量差异 C.地形差异 D.水源差异
二、综合分析题(共55分)
1.读图3-5,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
A B C
(2)A、B、C三地均为 气候区,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
(3)本地区 稠密, 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2.读图 “美国小麦、玉米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其中A为 带,B为 带,这里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2)商品谷物农业属于( )
A.粗放农业 B.密集农业 C.种植业 D.混合农业
(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3.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 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都属于 ,不同之处
是 。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条件有 。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 。
(5)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kg/公顷)
7500
6750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原因有哪些?
从自然条件看:
;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参考答案: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1.C 2.C 3.B 4.A 5.B 6.C 7.A 8.D 9.C 10.C 11.D 12.B 13.B 14.A 15.B
二、(1)南亚 东南亚 东亚(2)季风 水 河流中下游 河口三角洲(3)人口 劳动力 稻米(4)精耕细作;耕地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5)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2.(1)中央大平原 小麦 玉米 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2)BC (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则是有大面积的水稻分布。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水源充足
(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4)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 (5)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 美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我国东北,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