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人教版(必修2)高一地理同步练习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人教版(必修2)高一地理同步练习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12-28 17:05:48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完成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最为机动灵活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海底隧道   D.地下铁路运输
3.京九铁路中段有一些明显的曲折,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与公路、水路的联接 B.地形起伏
C.有利于帮助沿线更多地区建立对外联系通道 D.依河而建
4.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
A.地表岖崎,山高路险 B.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C.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D.地震滑坡,积雪冰川
5.交通网络是由
A.线和面组成的 B.点和面组成的
C.许多线和点组成的 D.点和点组成
6.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
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③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④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下列运输特点的叙述,属于铁路运输的是
A.速度最快、运价最高 B.可以从门到门进行运输,灵活机动
 C.速度最慢,运价最低  D.速度比较快,运载量比较大
8.下列铁路线中与南昆铁路相交且属于国际铁路的是
A.昆河线、湘桂线 B.湘桂线、焦柳线
C.昆河线、成昆线 D.昆河线、焦柳线
9.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A.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 B.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C.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D.运输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
10.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中按运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公路、铁路、水运、航空
B.铁路、水运、公路、航空
C.水运、铁路、航空、公路
D.航空、公路、铁路、水运
11.有关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日益大型化  ②日益专业化
 ③日益高速化  ④日益单一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A.网络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综合化
13.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最灵活和连续性最好的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管道 B.公路、航空 C.水运、航空 D.管道、航空
14.关于交通运输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运输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②山东省的公路运输线均属省级运输线
③我国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十分发达
④地区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反映该地区交通运输通达性的强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5.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
A.青藏铁路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没有作用
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
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
16.下列有关交通运输线、点、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京九铁路在选择线路走向时把自然因素列在首位
B.上海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港,交通位置优越是其重要的区位因素之一
C.莫斯科市的放射状铁路,对该地区能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
D.交通运输网的发展随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完善
17.下列运输方式中,投资少、运量大、成本低的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18.适宜远距离水运的产品是
A.新闻印刷品   B.电脑芯片 C.铁矿石   D.鲜花
19.为了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投资兴建的铁路有
 ①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 ②南宁至昆明的铁路 ③北京至九龙的铁路
④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
20.就交通运输的连续性而言,下列排列顺序渐强的是
A.水路、铁路、公路  B.航空、管道、公路
C.铁路、公路、管道  D.水路、公路、铁路
21.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时,通常采用
A.水运或铁路运输 B.公路或铁路运输
C.航空或铁路运输 D.水运或公路运输
22.现在有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原则,其目的是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C.抑制私人出租车工协作 D.让公共汽车(电车)等多挣点钱
23.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中,现在的主导因素往往是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水文
2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
25.从伦敦开往上海的货轮,最便捷的航线主要经过
A.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C.好望角、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好望角
二、综合分析题(共50分)
1.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的运价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最运输方式 运距<80Km时,用____________运输最佳; ???运距 80Km~550Km时,用_____________运输最佳; 运距>550Km时,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和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运输。
(2)选择最佳航运线路:将波斯湾石油,用巨型油轮运送到西欧,经过_____________。攀枝花铁矿石运送到上海宝山钢铁基地通过_____________。美国东海岸的工业品运送到西海岸洛杉矶要经过_____________运河。
(3)图中四种运输方式中,随运距增加而增加最快的的运输方式是 ,随运距增加而变化不大的是 。这种情况说明: 。
2.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          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       。C处的
      盆地、D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   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3.读右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港是位于是 三角洲上的一个 港,也可以作 港,主要港区沿 江分布。
(2)上海港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对港口建设的影响 是 。
(3)影响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      ;
②    。
(4)填写地理名称:
河流:A    ,B   ;城镇:C     ,D    ;
铁路:E   ,F   。
4.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青藏铁路。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南段)开工典礼隆重举行,它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18千米,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材料二?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
??
(1)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干线主要有(??)
??①川藏?②青藏?③新藏?④滇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西藏资源较丰富,且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的是(??)
??A.水能、太阳能 B.太阳能、地热能 ??
C.地热能、天然气 ??D.风能、煤
(3)关于西藏农业特色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农业 ??B.高寒农业
??C.阳光农业 ??D.绿洲农业
(4)本地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B.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C.雨量适当 ??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5)目前青藏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内河航运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6)青藏铁路修建中会遇到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弱,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冰川影响大 ??D.纬度高,气温低
(7)铁路通车后,若乘火车由北京至拉萨,沿途依次出现的地理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A.铁路线和城市:北京—京九线—商丘—陇海线—兰州—兰青线—西宁—格尔木—青藏线—拉萨
??B.旅游景点:长城—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敦煌石窟
??C.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地区—湿润区
??D.地形区: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8)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山脉,字母B表示的地形区是我国__________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图上的__________(填字母)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除上述资料外,西部地区还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1.B  2.B 3.C 4.C 5.C 6.C 7.D 8.A 9.C 10.D 11.A 12.C 13.A 14.D 15.C 16.A 17.D 18.C 19.B 20.D 21.A 22.B
23.C 24.A 25.B
二、1. (1)公路 铁路 水运(河、海运) 空运 (2)非洲南端好望角? 长江顺流水运? 巴拿马 (3)公路运输 水运 公路运输适合短途运输,水运适合长途运输。
2.(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2)河西走廊 山西(3)太阳辐射 (自然界的能源资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可分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由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4)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5)有利于东部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原3.删去)
3.(1)长江 河口 海  黄浦
 (2)地势平坦开阔 为港口设备、建筑提供有利条件
 (3)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上海港到上海市为依托
 (4)黄浦江 苏州河 宝山 金山  京沪线  沪杭线
4.(1)C?(2)B?(3)A (4)D?(5)B?(6)B?(7)A?(8)祁连?喀斯特?D?水位落差和径流量大?(9)旅游资源、气候资源(光热、水分资源)、矿产资源?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完成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
A.石家庄 郑州 株洲 B.石家庄 郑州 宝鸡
C.郑州 株洲 宝鸡 D.阜阳 株洲 武汉
2.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A.大同 鹤岗 B.大庆 玉门
C. 株洲 石家庄 D.鞍山 包头
3.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A.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 B.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
C.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的储存 D.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5.下列关于嘉兴市城市形态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流频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西两个方向发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发展
C.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城市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演变成星状
D.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水陆交通的大发展,城市向外扩散成松散状
6.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劳动的地域分工 D、产品种类不同
8.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9.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
10.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
11.关于不同时期交通的发展变化对北京商业中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朝时,钟鼓楼因靠近南米北运、物资交流中心的积水潭而成为商业中心
B.明朝时,因修建紫禁城和扩大王城,钟鼓楼商业中心进一步扩大到西四、东四等地
C.50年代末,由于东西长安街延长拓宽和铁路客站的变化,北京形成了西单、东单和前门鼎立的三大商业中心
D.近些年来,北京市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沿线及其以内出现了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
12.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
A. 河岸 B. 鞍部 C. 山丘 D. 河岸的居民点
13.武汉成为全国主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  
A.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交汇处
B.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矿业基地
C.是全国的重点直辖市
D.有便利的河道和铁路交通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14.有关我国交通与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
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来的
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下列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是
A.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嘉兴----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
C.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发展
D.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兴起
16.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网点都应设置在经济发达地区
B.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几个较大规模的商业网点
C.人口稀少的地区,不便设立商业网点
D.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只受人口分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选择商业中心的区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此回答17—18题。
17.麦当劳快餐店在中国城市中布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接近青年人的居住地
B.接近有钱人的居住地
C.接近大型商业区,占得其主要街道的有利位置
D.接近粮食产地,鸡牛肉产地、马铃薯产地、劳力密集地区、管理人才密集地区
18.形成商业中心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
A.要有最大的河流流经
B.地势低平或开阔
C.周围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D.要有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商业中心是组织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据此回答19—20小题。
19.关于商业中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商业中心只受经济因素影响
B.商业中心一般以市场或交通条件作为最优原则
C.商业中心的地位不发生变化
D.商业中心就指商业城市
20.商业网点建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经济活动,商业网点的建设无需考虑自然条件
B.各个地区的商业网点均应以大型综合性商店为组织形式
C.商业网点的密度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购买力水平相适应
D.新兴的电子购物方式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商业网点
?读“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示意图”,判断21-22题。
21.A环节的名称是
A.生产 B.收购 C.调运 D.储存
22.从B 到C商品已进入什么领域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消费领域 D.储存领域
23.据我国海关统计,2001年1月至5月,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0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美出口203.2亿美元,增长7.6%,进口101亿美元,增长20.9%.由此可以说明
A.我国已摆脱与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格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B.我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国
C.我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农矿等初级产品
D.美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24.一个市场发生动荡,以至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动,都会迅速反映到国际金融市场,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这反映了
A.世界经济的发展是由国际金融决定的
B.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价值规律的作用越来越小
C.今后的世界经济将由股市所操纵
D.全球的经济联系和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25.世界上三大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是
A.上海、纽约、新加坡 B.伦敦、纽约、苏黎世
C.巴黎、东京、新加坡 D.香港、巴黎、法兰克福
下图是某一狭长河谷地之交通线、聚落与人口分布示意图,该地居民正计划在其间兴建一处方便全体居民使用的大型商业中心。兴建原则是要使所有居民至大型商业中心的总距离最小。据此回答14~15题。
26.大型商业中心应该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
A.甲 B.乙 C.丁 D.戊
27.若将庚聚落居民迁至距甲聚落右侧15公里处,则大型商业中心应该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
A.甲 B.乙 C.丁 D.戊
28.在城市中下列地点在短时期内没有可能发展成商业中心的是
A.寺庙或教堂附近    B.广场或行政中心
C.居民密集点    D.居民稀少处
29.下列地区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宜采用流动形式的是 
A.偏远的山区       B.平原地区
C.城市      D.人口稠密的盆地
30.下列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大同、鹤岗、开滦、抚顺 B.玉门、包头、邯郸、大庆
C.宝鸡、株洲、蚌埠、石家庄 D.攀枝花、马鞍山、包头、鞍山
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
1.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原因 。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 ,原因是 。
(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是沿 自发形成的,这符合 原则。
(4)A、B、C三处聚落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是 处,因为该处 。
2.右图为某省轮廓图,判断: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 分布,说明 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
(2)图中属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是 ,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 、 、 、
等铁路与 (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
(3)经过该区的能源大动脉是 ,图中铁 路在兰州至玉门段不走直线的自然原因是 。
3.读“京九铁路穿过的地区图”,回答:
(1)写出京九铁路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A 、B 、C 、D 、
E 、F 、G 。
(2)京九铁路经过的商品粮基地是 、 、

(3)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跨过的大河有(写出三条)
、 、 。
(4)经过的风景区有 。
4.如图所示,铁路A沿线经济发达,铁路b沿线经济欠发达,G湖流域农业发达,水灾频繁,新建铁路c(E—H—J)全长300千米.铁路c的社会经济影响有(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四个正确选项,将其代号填入空格): ; ; ; 。
(1)可将I地矿产运至D城,发展大型冶金工业.
(2)铁路a运量不变,铁路b运量增加.
(3)J城和E城将成为新的铁路枢纽
(4)K城经济腹地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5)可调节G湖入湖径流量.
(6)可扩大F地特产和I地矿产的外运量.
(7)H城的经济区位明显改善,成为新的铁路枢纽.
(8)有利于G湖区的抗洪救灾和农业发展.
5.读“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分布图”,回答:
(1)图中字母表示的商业城市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商业城市可分为全国性商业城市和地区性商业城市。图中各商业城市属于____________性的商业城市。
(3)影响商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我国商业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填写字母和名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个大城市中,常常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组织形式形成多个商业中心。
参考答案: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1.A  2.C 3.B 4.D 5.C 6.B 7.A 8.C 9.B 10.D 11.A 12.D 13.D 14.B 15.C 16.B 17.C 18.C 19.B 20.C 21.B 22.C 23.D 24.D 25.B
26.B 27.B 28.D 29.A 30.C
二、 1.(1)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 临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 (2)小 山区路况差,交通不如平原便利,吸引的购物者比平原少。 (3)街道(或交通线) 交通最优 (4)B 因为B处位于两条公路交汇处,交通最为便利
2.(1)铁路 交通 (2)兰州 陇海线 兰新线 兰青线 包兰线 黄河 (3)西气东输管线 受祁连山地的影响
3.(1)河北 山东 河南 安徽 湖北 江西 广东(2)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3)黄河、淮河、长江 (4)井冈山 大别山(写出符合要求的两个即可)
4. (3) (4) (6) (8)
5.(1)沈阳、天津 、南京、广州 (2)全国 (3)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地理位置 (4)东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5)E (上海) 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6)商业街、商业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