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复习提纲:专题六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复习提纲:专题六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8 20:3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www.
专题六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复习提纲)
第一节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智者”运动
一、第一阶段: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1.产生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
2.背 景:⑴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
⑵希腊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性 质:是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4.探讨问题:探讨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
5.智者含义: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6.言论特点:⑴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⑵注重实利。
⑶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
7.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⑴思想核心:人是万物的尺度。
⑵评 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⑶作 用:启蒙作用。
二、第二阶段: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1.研究范围:道德哲学。
2.教学方法:诘问术(“助产术”)
3.重要主张:⑴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
⑵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
⑶“认识你自己”。(他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⑷“美德即知识”。
4.被判死刑: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5.评 价:⑴马 克 思:“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⑵德菲尔神谕: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
⑶启蒙思想家:把他视为先驱和战友。
三、第三阶段: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
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创 始 人:芝诺(因他在斯多亚画廊讲学而被称为斯多亚学派)
3.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等
4.哲学划分:⑴哲学划分: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三部分,其中以物理学和伦理学最重要。
⑵物 理 学:即自然哲学,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逻各斯。
5. 逻各斯思想: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
⑴逻各斯是主宰、产生、统治一切自然形态本源的实体和动力。
⑵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⑶人与自然都产生于最高理性(逻各斯),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得出结论:人人生而平等
6.历史意义:⑴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类生而平等理论。
⑵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探究一: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相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不同: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探究二: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
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不同: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探究三:主要思想家思想比较
代表人物 哲学范畴 主要观点 作用或影响
普罗塔戈拉 认识人与社会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
斯多亚学派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人人生而平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探究四: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起源: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
复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公元14——17世纪)
成熟:启蒙运动(公元17、18世纪)
★☆探究五:什么是“智者”和“智者运动”?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张?
智 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
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主要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探究六: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与以前的哲学家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第二节 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一、文艺复兴运动——古典文化的“再生”和人性的启蒙
1.历史条件:
⑴政治: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
⑵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⑶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的矛盾)。
⑷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概 况:
⑴发 源 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⑵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⑶性 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⑷旗 帜:人文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个性,要求把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⑸矛 头:基督教神学。
3.代表人物:
阶段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国 籍 特 点
初期 但丁 《神曲》 意大利(初期三杰)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十日谈》
高潮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英国 歌颂仁爱,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二、宗教改革——与上帝直接对话
1.历史背景:
⑴文艺复兴宣扬了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要求改革教会。
⑵德国经济分散,政治分裂;
罗马天主教廷剥削与压迫;
⑶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激起愤慨。(直接原因)
2.时间地点:公元16世纪,开始于德国,发展到欧洲。
3.开始标志:《九十五条论纲》
4.主要思想:
⑴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信仰得救)
⑵人人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与对话(《圣经》的平民化与普及化)。
⑶《圣经》代表着理性与思想自由。
5.实 质:用资产阶级神学取代封建神学,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6.历史影响:
⑴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⑵形成了新的基督教分支——路德教。(与旧教区别见下面第7条)
⑶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⑷它使西欧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7.路德教与旧教相比的变化:
⑴神职人员用德文代替拉丁文主持教堂礼拜;
⑵摒弃了由教皇、主教和教士等组成的教会制度,否认他们是通向天国钥匙的掌管者;
⑶废除了修道院制度,坚持教士有结婚的权利;
⑷简化了宗教礼仪,铲除了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
⑸新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探究一: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是不是一场复古运动?
★☆探究二:请概括文艺复兴初期文学三杰是怎样歌颂人性的?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探究三: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哪些不同
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而薄伽丘集中于人的本能方面
★☆探究四: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什么?它与宗教神学有何区别?
1、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2、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区别: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主义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探究五: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人”被发现是指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世界”被发现是指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这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精神,它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探究六:你是如何看待文艺复兴运动的?
进步:①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批判了封建神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推动了当时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不足:但由于其过分地推崇人文主义,从而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探究六: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
背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
内容:批判封建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形式:借助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
借助复兴基督教的原始教义
影响: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
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准备
第三、四节 西方人文主义的成熟——启蒙运动
第一板块:理性与自由的启蒙
一、启蒙运动概况——呼唤光明的时代
1、历史背景:
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⑵近代科学的兴起。
⑶新航路的开辟。
⑷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⑸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2、发展概况:
⑴时间:17、18世纪。
⑵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等。
⑶范围:从英、法开始、扩展到德国等欧洲国家。
⑷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⑸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
⑹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⑺表现:理性主义。
⑻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⑼主要内容:理性、民主、平等、科学。
3、历史意义
⑴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⑵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⑶其最重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①人身的解放,②思想的解放。
⑷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二、理性主义——启蒙的真谛——在于人的解放
1、主旨: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深刻探讨。
2、诠释: ①卢梭:人身自由,“主权在民”。主张依据契约而建立的国家。
②康德:思想自由。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
3、影响:深刻圆满的体现了人文精神。
三、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思潮中的人文精神
1、产生时间: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叶。
2、创始人及思想:卢梭:
⑴思想:①对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
②对情感:生活中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
③对知识: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⑵评价:卢梭的见解和思想,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因此成为浪漫主义之父。
3、浪漫主义思想内涵及特点
⑴内涵:是指宣扬人的感情至上的一种倾向和态度。
⑵特点:①它本身的特点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像的和情感的。
②它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和背景,描写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
4、浪漫主义的评价:
⑴积极:①指出了理性的局限,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双刃剑”的道理。
②对人文主义产生巨大贡献和影响:
A.极大丰富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凸现了人的情感和个性;
B.使人从冰冷的理性原则统治下解放出来,重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C.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重态度;
D.让人们对不同的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⑵消极:①使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
②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文学作品中充满无病呻吟,生活中感情泛滥等等。
第二板块: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一、霍伏孟狄——自然法论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1、产生:18世纪,一些启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形成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2、内容: ⑴从自然法出发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⑵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
⑶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3、代表人物:
国家时期 代表 思想主张 评价
英国17世纪 霍布斯 自然法的精神①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 对推翻君权神授和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18世纪 伏尔泰 自然权利说: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说,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②反对君主专制;却又赞成“开明专制”。 思想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
孟德斯鸠 发展洛克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属于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司法权独立. ①是古希腊罗马政治理论发展,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③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①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③宣扬科学和理性。 ①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②成为法国启蒙运动中坚力量,③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4、意义: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
1、地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2、主张:“主权在民说”
⑴自然权利方面: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②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根据自然法而享有自然权利。
⑵分权学说思想:①行政权应在立法权控制之下行使。
②人民有权更换或废除国王及政府。
③人民是最高裁判官。
3、意义: ⑴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⑵也对其他国家反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卢梭——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1、经历:出生钟表匠家庭,家境贫寒,加深他对专制制度的仇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2、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
3、主张:⑴天赋人权;⑵社会契约;⑶主权在民。
4、影响:“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政治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四、康德——自由与平等
1、经历:出生于东普鲁士手工业家庭,崇拜卢梭。
2、主张:
⑴自由学说: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⑵国家学说:①国家应代表公民的公意,公民把自己的主张看成公意的一部分。
②国家应遵循公民自由、自由和独立原则,公民应服从国家权力,履行公民义务。
③不赞成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
⑶财产学说:根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⑷永久和平思想:
3、意义:为公民提供判断国家是否合法的标准。
课堂思考: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有哪些?
★☆思维探究一: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不点同 ⑴背景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
⑵地区 意大利→欧洲 英国法国→欧洲
⑶中心 意大利 法国
⑷方式 借助宗教的外衣,揭露批判教会、教士 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揭掉神学的外衣
⑸内容 ①矛头:天主教会;②未形成成熟理论和思想体系;③提倡“人性”,摆脱神学束缚,追求现世幸福 ①矛头:天主教会、封建制度;②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③提倡“理性”,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和法治社会
⑹影响 ①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②对启蒙运动有直接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发展。 ①把人类从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②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相同点 ⑴内容 都注重了人的价值,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⑵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⑶作用 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⑷目的 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思维探究二: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①文艺复兴: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
②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披着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任何宗教与神学
③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启蒙运动: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进行。
④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思维探究三:归纳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共同点?
1、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
2、都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3、都主张实行法治,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设计了蓝图 ;
★☆思维探究四: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时期 内容 意义 作用
智者运动 人是万物的尺度 从研究“神”到研究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人文思想萌发) 有利人们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 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宗教和神学 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人文思想发展)
启蒙运动 提倡“理性”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 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人文思想发展完善)
★☆思维探究五: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时期 国家 思想家 著作 思想主张
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
洛 克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 梭
狄德罗
★☆思维探究六: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是什么?分别是是怎样实践的?
启蒙思想家所支持的政体:
霍克斯:君主专制
洛克和伏尔泰:君主立宪制
卢梭和康德:民主共和制
得出结论:“顺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