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5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件(5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4 16: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CROSS-REG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
1.结合资料,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工程的原因、路线。
2.结合资料,认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为什么要调配?
具体措施和路线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资源
阅读教材第87页,思考以下问题:
1.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结合课本思考我国有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问题导读:
我国东西部、南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 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 差异。
我国经济发展差异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2015年)
我国能源生产主要集中在 、能源消费主要集中 。
中西部
东部
资源调出区
资源调入区
①资源储量丰富;
②资源生产量巨大;
③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
①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
②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
③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由于区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
资源产区与消费区域不一致
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2. 我国的主要资源调配工程地理背景
3. 我国的主要资源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进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南水北调”工程规划50年,耗资2500亿。为新世纪我国四大工程之一。
思考:南水北调的原因?
南水北调
⒈南水北调的原因
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⑴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①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②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③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最缺水地区:华北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分布差异
【拓展】华北缺水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种用水量大);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水污染和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一)南水北调
阅读教材第87-88页图文,思考:
对比分析东、中、西线调水路线、水源地、供水区、输水方式、方案的优缺点。
问题导读:
项目 东线
路线
水源区
供水区
输水方式
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江苏扬州→沿京杭运河:向北至天津;向东经济南至烟台、威海
长江下游
华北平原
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送
可调水量大、现有可配套设施好、
工程量小、投资少
水质较差、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
运营费用高
教材89页第3题
活动:
12m
42m
项目 中线
路线
水源区
供水区
输水方式
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天津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
京津地区
修引水渠基本自流
可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基本自流、现有可用设施(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地形较复杂工程量较大、
占用大量耕地带来移民问题
教材82页第3题
活动:
项目 西线
路线
水源区
供水区
输水方式
方案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
长江上游
西北干旱区
隧洞输水
水质好,自流供水
地形复杂工程量非常大、现有可用配套设施差、可调水量较小、
教材82页第3题
活动:
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南水北调”工程以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实施?
解决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
社会: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
环保: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工业:防治水污染;回收处理后再利用(再生水),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政策: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科技:海水淡化、开发利用地下咸水等。
生态:保护生态,涵养水源
教材81页2题
活动:
开源、节流、区际协调
活动
阅读教材P79并思考下列问题:
1.墨累一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墨累一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活动
阅读教材P79并思考下列问题:
2.该调水工程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
原因:河流水量减少,水体的净化能力和稀释作用降低。
防治措施:研究确定合理的调水量和适宜的调水时间。
活动
阅读教材P79并思考下列问题:
3.该调水工程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
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防治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阅读教材第89-90页,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修建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2.了解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概况:运输方式、线路、气源地、主要目标市场?
3.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以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哪些影响?
问题导读:
(二)西气东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我国资源空间分布”图,描述我国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方法:分析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1)均衡性
(2)若不均衡,哪多哪少
(3)极值区位置
参考答案:
(1)资源分布不均匀
(2)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3)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鄂尔多斯高原
四川盆地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
新疆气区
青海气区
川渝气区
陕甘宁气区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中国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图,描述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分布特征?
答案:
(1)经济发展不均衡;
(2)东部经济水平高,中西部次之
(3)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较为发达。
基础气源
新疆天然气资源
目标市场
长三角、珠三角
西气东输概况
轮南
上海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全程4167千米。该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复杂的地形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
轮南
哈密
库尔勒
中卫
靖边
南京
上海
鄯善
武威
酒泉
120亿m3/年
向北弯曲:
途经鄂尔多斯气区,补充气源
郑州
西一线工程
思考1:线路向北弯曲的原因?
①西气东输的主体一线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九个省级行政区等
读图回答:
②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要穿越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回答:
霍尔果斯
广州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
西气东输概况
2、西气东输经过的地形区
二线工程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一河西走廊一宁夏平原一黄土高原一 华北平原一江汉平原一鄱阳湖平原一江南丘陵一华南丘陵- 珠三角
思考:思考西气东输线路沿途的地形、地质和地貌有怎样的特点?实施西气东输应采用怎样的运输方式?工程的实施应考虑到什么?
沿线候干旱、风沙大,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地质地貌复杂、植被稀疏、不利于工程建设。
应采用管道运输。
注意保护环境。
西气东输概况
4.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哪些影响?
对东部
对中西部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②改善东部能源结构(煤 —天然气)
③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
④促进能源生产,调整轻重工业结构
⑤减轻东部铁路运输的压力
⑥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①开发西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改善大气质量
③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途径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受破坏;
【拓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一直占到60%以上
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地面塌陷
煤炭燃烧
大气污染
产生酸雨
全球变暖
北煤南运
运输压力
在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3%—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198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思考:从198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天然气及其他能源比重在上升。
阅读教材第90-92页,
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修建西电东送工程的原因?
2.总结西电东送的输电线路?
3.西电东送的意义?
(三)西电东送
问题导读:
西电东送是指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区。
水力发电,水能转换为电能
火力发电,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1.我国修建西电东送工程的原因?
电能分布的不平衡(供)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需)
南部通道:西南水电、
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广东
②中部通道:长江三峡、金沙江干支流
水电→华东地区。
③北部通道: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
内蒙古火电→京津唐地区。
2.总结西电东送的输电线路?
(三)西电东送
北线:将黄河上游的水电(龙羊峡、青铜峡)和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思考1:目前北路送电线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与以往相比,对京津唐的经济和环境有什么好处?
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减轻大气污染,降低酸雨危害。
(三)西电东送
中线: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葛洲坝、三峡)输往华东地区。
思考2:中路主要为水电,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好处?
修建的水库,使上游河道水量增加,促进水运的发展;养殖水产,发展旅游,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三)西电东送
南线: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天生桥、龙滩)和云贵的火电,输往珠三角。
思考3:南路输送的主要是红水河水电,红水河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流量大;位于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可进行梯级开发。
3.西电东送的意义?
对西部地区:
①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提供就业机会。
④水利工程建设还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⑤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对东部地区:
①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的现状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交通的运输压力
④减少环境污染
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阅读教材第85-86页,
思考以下问题:
1.北煤南运的原因?
2.指出目前我国“北煤南运”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
2.总结北煤南运的通道?
(四)北煤南运
问题导读:
“北煤南运”是指将我国北方出产的煤炭运往南方,主要是运往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产区:山西、陕西、内蒙古
消费地:东南沿海
1.北煤南运的原因?
(1)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北方,山西、陕西、内蒙古尤为丰富。
(2)华东、华南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明显不足。因此,“北煤南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
阅读教材P86并思考下列问题:
据图指出目前我国“北煤南运”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并简述其运输方式选择的合理性。
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海运+河运)。
合理性:煤炭为大宗货物,运量大,“北煤南运”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受天气和自然环境影响小,运输安全,适合中长距离的大宗货物运输
北通道:由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等铁路组成,以外运晋陕出产的动力煤为主。
中通道:由石(家庄)太(原)、邯(郸)长(治)等铁路组成,以外运山西出产的焦煤、无烟煤为主。
南通道:由太(原)焦(作)、侯(马)月(山)、陇海、西(安)(安)康等铁路组成,以外运晋陕煤炭为主。
3.总结北煤南运的通道?
活动
阅读教材P86并思考下列问题:
【思考】有人提议在北方产煤区建坑口电站,改“北煤南运”为“北电南送”,你是否赞同 并说明理由。
赞同:缓解铁路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资源运输中的浪费,节约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煤炭的附加值(对煤炭产区)。缓解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对能源输入区而言)。
不赞同:建设坑口电站和输电线路,成本较高;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空间布局,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可靠的资源供给,资源调配线路造价,沿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经济状况,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输出区
有利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基地;
不利影响:
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一般而言,运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对沿线区
对输入区
有利影响:
解决了当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
不利影响:
也可能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小结】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自主P78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角度入手。具体分析如下表。
角度 对资源调入区 对资源调出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机会,带动地区城镇化发展
生态 环境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区域 协调 实现地区间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规律总结:
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思路和方法
分布差异
需求差异
资源调配
实现双赢
输出地、输入地的双赢
经济、生态效益的双赢
原因
目的
必要性
小结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调出区
调入区
沿线区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气东送
北煤南运
必要性
原因——为什么要调?
措施——怎么调?
线路——选择、布局?
意义——调的影响?
问题——调中、调后可能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