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17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测量降水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2017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测量降水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5 12: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 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 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胶布;喷壶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降水量
师:(PPT出示两个图片)哪个雨更大,为什么?
生1:左边的,因为那个人雨伞都撑不住了。
生2:右边的,因为水都淹没车了,人都坐在扯上。
师:看来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方法,判断结果不一样,平时,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判断?
生1:可以听声音。
生2:可以看雨在地面溅起来的高度。
师:降水有大有小,那么降水量能测量吗?(板书课题:《降水量的测量》)
师:什么是降水?
生:雪、冰雹、雨、雾……
师:出示三张图片,分别属于什么降水?
生:雨、雪、冰雹。
师:什么是降水量呢?我搜索了百度,找了个定义。
认真阅读,告诉我,什么是降水量,单位是什么
生:一定时段内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二、测量降水量
师:这就是科学家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什么名字?
生:雨量器。
师:请你告诉我,这些雨量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圆柱形的。
师:没错,所以我们今天制作雨量器也用圆柱形的杯子。
师:自己制作简易雨量器,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一些用品,请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如何利用这些物品制作简易雨量器?怎样准确地确定刻度?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简易雨量器的简要方法。)
师:哪一组同学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
生:取一段纸条,与杯子高度相同,以毫米为单位在上面画上刻度,然后将纸条粘在杯子外壁上。
师:老师要问一个关键的问题,纸条的零刻度应该贴的杯子的上方还是下方?
生:下方。
师:为什么?
生: 水面是从下往上升的。
师:下面就请各位组长带领组员按照自己的方案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
(组长组织学生分组制作雨量器。)
师巡回指导,提示1:零刻度的位置应该在下方。
师巡回指导,提示2:最小刻度设置为一厘米符合降水量测量要求吗?降水量不足一厘米怎样确定降水量?
生:可以估计。
师巡回指导,提示3:测量降水量需要相对准确的数据,估计是不符合科学测量的要求的,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师巡回指导,提示4:做完之后到前面汇报一下,是怎样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师:各组制作的雨量器都很成功,下面请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1)雨量器口径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
生1:雨量器口大底小或是口小底大都会对测量有影响。
生2:雨量器口上下大小一致就不会对测量有影响了。
师:所以老师要求你们用来制作雨量器的杯子要用上下一样粗的。
课件出示问题:(2)是否可以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生1:可以。
生2:不可以。
师:老师这有两个杯子每个杯子上下粗细相同,但是他们大小、粗细不同,如果用这两个杯子做两个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结果会相同吗?
生1:我认为不会因为它们大小、粗细不同。
生2:我认为结果会相同,因为虽然它们粗细不同,但只要下的雨一样多,杯子里的水面会一样高。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那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一下那种说法是正确定。
师:刚才老师已经模拟了一次降雨的过程,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制作的雨量器,拿出你们准备的水瓶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次降水。你们每一个同学都将是一片乌云,看看你们这场雨下得有多大。下面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模拟降水做实验,并且告诉我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实验。
师:实验已经做完了,怎样读取雨量器上的数据呢 那个同学给大家念一念。(课件出示读取雨量器上的刻度数的方法:将雨量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水平)
生:朗读读取雨量器上的刻度数的方法。
师:如果总结这段话,就是要做到双水平,第一要将雨量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第二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哟保持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读取数据的准确。接下来就请各组成员每个人都读取一次自己小组雨量器测得的雨量。
生:分组读数。有的学生开始对照书中的雨量表判断是大雨还是暴雨。
师:下面请各组同学汇报一下你们雨量器上的读数是多少。
生1:我们雨量器上的读数是19毫米。
生2:50毫米。生3:70毫米。生4:24毫米。生5:24毫米。生6:23毫米。
师:在黑板上的统计图中贴上相对应的柱条。
师:各组雨量已经测出来了,那么它们到底是多大的雨呢?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区分雨的等级,大家请看。(教师出示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区分雨等级数据表的课件)
生:阅读了解。
师:各组请根据本组降水量判断降水等级。
生1:我们降水量是19毫米,在10和25之间,按照降水量等级表划分,属于中雨。
生2:暴雨。生3:暴雨。生4:中雨。生5:中雨。生6:中雨。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能够根据自己测得的降雨量对照降雨量等级表区分降雨量的大小了,在今后的天气日历当中,就要增加一项内容,那就是降雨量。在测量降雨量时同学们还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课件出示
1、确定雨量器摆放的位置:选择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
2、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作好记录,对照等级表,确定下雨的等级是无降雨、小雨、中雨还是大雨。
3、记录后将雨量器中的水倒掉。)
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测量当中能够按照要求去做,测量好降雨量。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掌握了那些技能,学到里那些知识?
生1:我掌握了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生2:我掌握了制作雨量器的方法,还知道了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生3:我知道了测量降水量时应注意雨量器摆放的位置、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作好记录、记录后将雨量器中的水倒掉。
生4:我知道了怎样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掌握了这么多关于降水量的知识,希望你们正确的运用它,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或者说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降水的多少。从提出问题(怎样测量降水量)——学生提出需要一个测量的工具——制作雨量器——模拟降雨——读出降水量——用柱状图描述降水的多少。整个过程学生都经历了,学生体验了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发展。
但是,这节课却有一个实足的败笔,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怎样做实验,最后的效果总是不好。虽然在课前我已经事先做过实验了,但是发现到了课堂里面,再次重复实验,却怎么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就是雨量器的粗细是否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在这个实验上,学生投入很积极。积极猜测,积极实验验证,但是出现的结果却是千奇百怪。有些小组出现瘦一点的多,有些小组出现胖一点的多,只有极个别小组出现了相同,而且运气成分也比较大。一开始我以为是学生操作失误,自己亲自操刀上阵,发现居然也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反复做了好几次,发现实验也出现了很多种结论。
分析原因:
1、教具不好:喷壶吐水不均匀;杯子找不到直筒,只能用近直筒的来替代,上大下小;杯子太大,喷壶的水不能完全覆盖,对靠近喷壶的杯子比较有利。
2、实验操作有问题。浇水太密集,应该尽量铺得更开一点。水壶喷水的前后一段水不要取,应该取中间一段来做实验。
这个实验在各个班都不理想,请教了很多人,改了多种教具还是不得要领。说服力都不强,只能通过理论分析来强迫孩子接受,教学上很不舒服,最后只得找视频来证明。跪求高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