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蝉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蝉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5 12: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21 蝉
法布尔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特点。
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猜一猜
有翅没有毛,飞着没多高,一到大热天,躲在树上叫。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1823年-1915年)
代表作:《昆虫的故事》 又名《昆虫记》
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昆虫记》(又名《昆虫的故事》)一书。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有删改。《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科学小品文),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共由“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组成。作者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以及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文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轧 鳍 暴晒 隧道 恶劣
倒悬 折皱 纤维 防御 顾忌
联结 跳蚤 车辙 黏土 寻觅


bào
suì
è
dào
zhòu
xiān


lián
zǎo
zhé
nián

喧嚣 欢愉 懒洋洋
不怀好意 无动于衷
xiāo

lǎn

zhōnɡ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涂墁:这里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倒楣: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蝉的地穴
蝉的卵
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介绍蝉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地穴
第一层(1):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观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详细地介绍了蝉建造地穴的过程。
第三层(8—11):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蝉的地穴考察(2—7)
1.蝉的地穴是什么样子的?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1)孔口与地面相平,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位置:阳光暴晒的道路上。
(2)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3)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
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2.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蝉比作“矿工”“铁路工程师”,并将蝉与其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做隧道时墙壁不会塌的原因,易于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与赞美。
3.第⑥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拟人。作者运用“估量”“小心谨慎”“溜”“击碎”等人格化的词语,写出了蝉遇到坏天气时的心理及其行动的敏捷,说明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蝉的幼虫蜕皮(8—11)
4.阅读该部分,说一说:这几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蝉出洞后蜕皮的过程的?
这几段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来说明的。先写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活动的情形,再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最后介绍刚脱壳的蝉的情形。
5.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蝉从幼虫到成虫的成长过程的?
符合蝉的幼虫的生长规律。
洞口的形
状、大小
地面
地穴的长
度、构造
地穴
幼虫脱壳
变为成虫
地上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6.文章是怎样描写蝉蜕皮的过程的?
先写刚爬出洞穴的蝉的幼虫寻找适当的地点——接着写其背部的变化——再依次写其头部、吸管、前腿、后腿和翅膀的露出——最后写蝉尾部从壳中脱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蜕皮的顺序:
→背
→头
→吸管和前腿
→后腿与翅膀
→尾部
蝉的卵
第一层(12、13):介绍蝉产卵的地方、方式
和数量等。
第二层(14—17):写蝉卵遇到的危险。
第三层(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
活动。
第四层(25、26):概写蝉的生命历程。
了解蝉的产卵(12-13)
地点
方式
数量
细数枝上
用胸部尖利的工具,在细树枝上刺小孔,大概会刺三四十个小孔。
每个小孔,一般约十个卵,总共三四百个
蝉卵的危险(14—17)
蝉的敌人是什么?蝉是用什么办法来拯救自己的家族的?
敌人:蚋。
文章说蝉有个“本能”是指它只会产卵却不懂得保护这些卵。蝉拯救自己家族的方式就是要产大量的卵,这样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它产这么多卵,是为了防御这种特别的危险。
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生长(18—24)
仔细读该部分,说一说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活动情况及其所经历的时间,画一画示意图。
成虫产卵
蝉卵孵化
幼虫挂树枝
幼虫落地上
寻觅藏身处
幼虫钻地下
幼虫爬出地面
爬上树枝等处
寻找蜕皮地点
蜕皮
成虫离枝飞去
成虫交配、产卵后死亡
立刻
几分钟后
四年后
约3个多小时
五个星期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蝉的生长过程示意图
入土隐藏
幼虫出穴
脱皮成长
成虫产卵
孵化幼虫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蝉的一生既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不必关注结果是否成功。奋斗的过程极其漫长,需要忍受孤独、寂寞、痛苦、摧残,然而,正是有了这个艰苦的奋斗过程,我们才会拥有成功的喜悦。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通读全文,课文两大部分是怎样安排顺序的?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地面
洞口的形
状、位置等
洞穴
地上
深度、构造等
幼虫脱壳
变为成虫
以蝉的幼虫生长规律为序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第二部分:蝉的卵
产卵的地点、方式、数量等
位置、方式、
数量
卵遇到
的危险
卵的孵化和
幼虫的活动
蚋的破坏
幼虫脱壳变为成虫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写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来写 假如把两部分顺序换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作者没有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到幼虫再到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而是从幼虫时期入手介绍这一过程,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原因一,蝉的幼虫生涯占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原因二,这部分的生活不为一般人了解,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而且使行文摇曳生姿,不落俗套,容易引起读者兴趣。如果将两部分的内容换过来,会显得呆板、无趣,也不符合人们对蝉的认识规律,也不能更好地表现蝉生生不息的种族延续过程。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描写,使文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蝉卵的可恨。
②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③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程。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首先,作者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其次,他注重观察和实验,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来了解蝉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最后,他尊重世间万物,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任何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之道和探索精神。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本文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生动详细的介绍,使读者了解了蝉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原指蝉在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后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同时它也是《三十六计》中的著名计策。“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指保持原来的阵形不变,维持原有的态势,暗中转移自己的主力,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