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5 15:2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本单元整体性分析
阅读本单元,主要是回忆性散文与传记,包括教读课两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自读课文两篇《列夫 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
作文写作训练的要求是学写与单元选文内容紧密相扣的传记。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阅读与作文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综合性学习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单元内容呈现及教学安排
课文 教学安排
《藤野先生》 两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 一课时
《列夫托尔斯泰》 一课时
《美丽的颜色》 一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或传记所记人物的人生经历,共鸣其感情,领悟其思想,以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能够抓住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类文本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
3、学习作品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描写,运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4、通过比较等方法形成阅读回忆性散文及传记一类文体的基本思维方式,透过作者多样的语言风格还原传主的本色生活与精神光辉,并尝试初步赏析。
单元作业目标
1、认真书写本单元生字,积累字词及成语、文学常识。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及时巩固课堂重点,并查缺补漏自主计划学习。
3、培养自主分析文章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4、注重课外拓展阅读,能从学习中获得理想信念,并付诸行动。
第五部分 单元作业内容设计
第一板块 预习前置类
请同学们自学本单元课文,完成知识积累。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绯红( ) 不逊( ) 诘责( ) 发髻( )
扒手( ) 订正( ) 畸形( ) 瞥见( )
解剖( ) 深恶痛疾( ) 杳无消息(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们(liàn)______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lòu)______。
(2)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zhā)______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léi)______。
(3)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lǒng)(zhào)____________着极大的宁静。
(4)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lǐng)(yù)____________吸引住了。
3.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仆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
(2)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
(3)那时乡间毫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
(4)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尉勉。( )
4.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
(2)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蓬来好不了多少。( )
(3)这张脸蒙味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
5.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热得像温室。
(2)每逢骤( )雨猝( )至,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尹烟zhì( )息。
(3)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xū( )过!
第二板块 本单元核心学习内容的训练
综合性学习
6.综合运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信为本,诚信做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拟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认识诚信】下列两组材料分别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诚信的观点和事例:
第一组观点类:
①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屈原《离骚》
②人倍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④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第二组事例类:
①烽火戏诸侯②闻鸡起舞③商鞅立木④曾子烹彘
(1)分别选出上面两组材料中与诚信无关的一项:
第一组:______;第二组:_____
【新闻点击】
以“诚聚力量信赢发展——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为主题的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7月15日至16日在长沙举行,八方来宾齐聚,共话诚信,共襄盛举。
为期两天的大会,9场活动硕果满满,500余位行业嘉宾共谋新时代网络诚信之道,助推网络诚信建设破浪前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这场网络诚信建设的年度盛会落下帷幕,湖南进一步校准网络诚信“风向标”,汇聚网络诚信“正能量”,织密网络诚信“防护网”,画好网络诚信“同心圆”,共建共享网络诚信新空间。
(2)请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评议诚信】
【材料一】近日,有不少网友发帖更博反映:部分小红书博主使用滤镜过度美化景点,去过后大失所望,“买家秀”和“卖家秀”区别很大。网友吐槽: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小红书对此作出回应,承认存在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并致歉。
【材料二】小红书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社区数据作弊行为,此前已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破获多起刷量事件。为了维护小红书社区内容的真实性,小红书社区早已建立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形成了独立于业务体系的诚信风控体系。专业风控和反作弊团队通过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甄别在小红书上的刷量行为,并通过大数据不断优化模型。
(3)阅读上述两则材料,请从用户和平台的角度谈谈如何提升网络诚信度。
第三版块 本单元核心学习内容与课外或更深层次拓展知识的联系与融合
三、现代文阅读
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藤野先生(节选)
①……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戴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②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
③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④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襄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乙】
我的戏精老师
①我高三时的数学老师姓王,家住在校园南侧的教师宿舍楼,她每晚都到教室转一圈儿,有时课间还给我们讲她家孩子的事。
②王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习,典型学霸。读小学时一次数学考试考了79分,回家后乐呵呵地把试卷交给王老师,王老师瞥了一眼成绩,二话没说,一脚将大儿子从里屋踹到外屋去了,然后一顿狠训。王老师说这话时目光斜睨绕教室一周,我等考试低分徘徊在中下游的同学瞬间感觉自己的屁股也仿佛被王老师凌空踹了一脚,忙低头在心里自我检讨。正在忐忑不安时,王老师突然将目光收回,笑嘻嘻地说,后来俺才知道,那次考试班里最高分就是79分,多数同学都不及格。大儿子这一脚白挨了,骂也白受了,但老娘打骂儿子只凭情绪,没道理可讲。
③王老师一说起小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小儿子从小不爱学习,技校毕业后进了工厂,老羡慕哥哥坐办公室。王老师谈到这里时目光又斜睨绕了教室一周,总结道:这怨谁呀,上学时不好好学习,工作后后悔了,晚了!现在俺大儿子是镇党委书记。小儿子,哼,早被单位领导开除了。
④高考前,王老师动用了题海战术,我们每天做试题都要做吐了,想松懈时,王老师就在耳畔唠叨她大儿子小儿子的事,这鸡汤打下去,我们又满血复活了,有时家长给我们施加压力太大,青春期的小火山刚想爆发时,便想起王老师当年的凌空一脚,那么委屈的一脚,她大儿子都忍了,父母供我们吃喝穿,偶尔吐槽几句,即使说错,也忍了吧。
⑤高考前一个月,王老师对我们讲,这几天得保重好身体,这期间万万不能吃坏了肚子。热情邀请住校生去她家吃饭。这话王老师每天都在教室吆喝一遍,有同学小声嘀咕,住校生算起来有四五十位,都去她家吃饭,早饭得吃到中午呀。王老师耳朵灵,听到了,笑嘻嘻地回,俺这是客套话,知道你们不去才这样说的,但有俺这句话,是不是心里感觉很温暖,带着这份温暖好好备战迎接高考吧,孩子们!
⑥高考前一天,王老师又来教室谈起了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这次剧情有了反转,小儿子因调皮捣蛋被工厂开除后,自己单干,现在已经是公司大老板了,经济上比大儿子强多了。说着王老师抬起手腕让我们看她的玉手镯,得意地说,一万多元呢,小儿子给买的。谁也预料不了未来,尽力考就是了,考完就是胜利。至于考哪所大学,考上与否,都不见得是坏事。考上好学校,将来走大儿子的路,顺顺利利;考不上,将来走小儿子的路,坎坷点,但有可能当大老板呢。两条路都是金光大道,俺看都不孬。
⑦嘿,这王老师,捆绑了我们三年,临高考又来给我们松绑来了。
⑧高考结束后,天空突降暴雨,校园里的百年老树都被狂风连根拔起,那晚我们班里同学都没回家,聚在宿舍里吃散伙饭。王老师穿着雨衣也来了,她说她不放心,怕有些学生考试发挥失常,考砸了,心里难过想不开。她看到我们每个人脸上都乐呵呵的,她就放心了。牵肠挂肚慈母心,我们哪能想不开呀,大儿子的路走不通可以转小儿子的路嘛。
⑨那晚,终于熬完了高考的我们,借着王老师这句鸡汤大醉了一场。
7.【甲】文②~④段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
8.【乙】文中的老师是个“戏精”,请概括出能表现她这一特点的三件事。
9.体会【乙】文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10.【乙】文⑨段中加点词语“大醉”蕴含了哪些情感?
11.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两文写作目的相同。【甲】文长于叙事,语言简洁质朴;【乙】文工于描写,语言幽默诙谐。
B.【甲】文①段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形象:生活简朴、治学严谨。
C.【乙】文②段中的“斜睨”表现了老师在偷看我们的反应,想要了解自己教育效果的心理。
D.【乙】文对小儿子着墨不多,借他的经历阐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突出中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松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进入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2.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13.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15.“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第四板块 拓展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选文有删改)
16.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
17.下面两句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①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其内在性质。
②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问题在于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只有具备科学的头脑才能系统地听懂它。
18.下面的语段应放在第段和段之间,为什么?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19.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一项是( )
A.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C.鸟语花香,雄鸡晓唱
D.萃天地之清气,极造化之大观
参考答案:
1. fēi         xùn  jié jì pá dìng jī piē pōu wù  yǎo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剖pōu。
2. 炼 陋 渣 镭 笼罩 领域
【详解】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炼”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 (1)仆—朴 (2)检—俭 (3)毫—豪 (4)尉—慰
【详解】本题考查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文字,逐字分析,重点关注同音字或形近字,找到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并改正即可。
4.(1)涛涛——滔滔 (2)蓬——篷 (3)味——昧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解答这道题,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形近字的写法,要掌握3500个常用字,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
5. 燥 zhòu cù 窒 嘘
【详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嘘”是左右结构的字,“窒”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6.(1) ④; ②
(2)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长沙举行
(3)从用户角度来说,应在网上发布观客真实的信息,不用虚假信息欺骗网友;(注意材料一中“网友”和“用户”的差别)
从平台角度来说,通过科技手段和人力协助的办法帮助鉴别网络虚假信息。
【分析】(1)
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言和成语的理解。
第一组:①“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的意思是:人若心中有他人,即使天各一方,用诚信也可以架筑彼此的友谊桥梁。这句话表明诚信在友谊中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倍信则名不达”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守信用,那么他的名誉在别人眼里就一钱不值了。这句话阐明了信誉的作用,要求人们坚守信用,不要做毁信的人。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意思是:说侯嬴和朱亥,信守诺言,不顾生死,诺言为重,五岳为轻,现用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
④“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思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该句与诚信无关。
故第一组选择④。
第二组:①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这个故事表明失去诚信会导致亡国。
②闻鸡起舞:讲述了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与诚信无关。
③商鞅立木: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的木杆,发布公告,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两黄金,交给了他。老百姓纷纷称赞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国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颁布后,得到顺利推行。
④曾子烹彘: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她的儿子也想去,妻子对儿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真的杀猪给儿子吃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故第二组选②。
(2)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读懂新闻内容,再抓住关键语句“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今年的主题为‘诚聚力量,信赢发展一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进行概括即可。
(3)
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材料。这里要求从用户和平台的角度谈谈如何提升网络诚信度。
从用户角度来说:结合【材料一】句子“有不少网友发帖更博反映:部分小红书博主使用滤镜过度美化景点,去过后大失所望”“‘买家秀’和‘卖家秀’区别很大”“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可知,作为平台或卖家,应在网上发布观客真实的信息,不用虚假信息欺骗网友或买家;
从平台角度来说:结合【材料二】句子“小红书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社区数据作弊行为,此前已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破获多起刷量事件”“小红书社区早已建立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形成了独立于业务体系的诚信风控体”“小红书社区早已建立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形成了独立于业务体系的诚信风控体”“专业风控和反作弊团队通过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甄别在小红书上的刷量行为,并通过大数据不断优化模型”可知,作为平台,应通过科技手段和人力协助的办法帮助鉴别网络虚假信息。
7.认真负责,热情诚恳,严谨求实。
8.(1)平时上课,老师借两个儿子学习经历给我们施压,鞭策我们努力学习,教育我们理解父母。
(2)高考前一个月,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温暖,热情地邀请住校生回家吃饭。
或:老师热情邀请住校生回家吃饭,学生指出她是客套,她大方承认,并说自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3)高考前一天,老师讲两个儿子的工作情况,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9.表现了老师所讲的故事对我们产生的积极的影响,侧面烘托出老师是一个教导有方、充满智慧的人。
10.我们对老师良苦用心的深深理解,对这个充满智慧的老师的由衷感谢,沉浸于老师的关爱之中。
11.C
【解析】7.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甲文第②段“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可见,藤野先生认真负责。
由第③段“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可见,藤野先生热情诚恳。
由第④段“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可见,藤野先生求实问理。
8.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由乙文第②至④段内容“王老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爱学习,典型学霸”“王老师一说起小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高考前,王老师动用了题海战术,我们每天做试题都要做吐了,想松懈时,王老师就在耳畔唠叨她大儿子小儿子的事,这鸡汤打下去,我们又满血复活了”可概括为:平时上课,老师借两个儿子学习经历给我们施压,鞭策我们努力学习,教育我们理解父母。
由第⑤段内容“高考前一个月,王老师对我们讲,这几天得保重好身体,这期间万万不能吃坏了肚子。热情邀请住校生去她家吃饭”可概括为:高考前一个月,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温暖,热情地邀请住校生回家吃饭。
由第⑥段内容“高考前一天,王老师又来教室谈起了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这次剧情有了反转,小儿子因调皮捣蛋被工厂开除后,自己单干,现在已经是公司大老板了,经济上比大儿子强多了”“谁也预料不了未来,尽力考就是了,考完就是胜利。”可概括为:高考前一天,老师讲两个儿子的工作情况,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9.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作用。④段中画线句“便想起王老师当年的凌空一脚,那么委屈的一脚,她大儿子都忍了,父母供我们吃喝穿,偶尔吐槽几句,即使说错,也忍了吧”表现了老师所讲的故事对我们产生的积极的影响,使我们更加理解父母。这一句还从侧面表现出王老师富有教育智慧的特点。
10.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由第⑧段“她说她不放心,怕有些学生考试发挥失常,考砸了,心里难过想不开”“牵肠挂肚慈母心,我们哪能想不开呀,大儿子的路走不通可以转小儿子的路嘛”可知,有我们对老师良苦用心的深深理解。结合前文老师用大儿子小儿子的故事教育我们的内容,还包含着对这个充满智慧的老师的由衷感谢和对受到老师关爱的感激之情。
11.A.有误,甲文夹叙夹议,并非“长于叙事”;
B.有误,甲文第①段只写了藤野先生的衣着,并没有表现出藤野先生治学方面的特点;
D.有误,本文的中心是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并非“条条大路通罗马”;
故选C。
12.自尊自强自立、诚实善良、温柔耐心、心灵纯洁美好,拾金不昧。(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3.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瓢泼狂暴的大雨,让“我”庆幸雨伞买得及时,免遭大雨淋湿,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有雨伞的温暖、安全以及小姑娘的温柔美好;瓢泼大雨也为下文小姑娘在暴雨中等待失主做铺垫;使文章前后照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写出其中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14.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雨,写出了雨的细腻缠绵,表达了“我”对小姑娘强烈的思念之情。
15.小姑娘既弱小又高大,既平凡又高贵,她心灵的纯洁美好靓丽了自己也感化了别人,更美丽了这个世界。小姑娘的精神品质让“我”感到无比温馨,伴“我”走过每一天。(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叙写的事件及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等来分析。根据文本中的小姑娘为了勤工俭学而出来卖伞可知,她是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人;根据③段“‘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⑤段“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可知,她是一个诚实善良、温柔耐心的人;根据⑨段“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可知,她是一个心灵纯洁美好,拾金不昧的人。据此概括作答。
13.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叙写……做铺垫。文章第⑧段“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叙写了的天气特点——瓢泼狂暴的大雨,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结合第8段“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和第⑨段叙写她在生病的情况下,“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的内容可知,正是这场大雨,让我感受到有雨伞的温暖与安全,也让我感受到小姑娘美好的品质;同时又为下文叙写小姑娘雨中等待失主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表现了她拾金不昧的美好品质。
1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中的一个“裹”字,把“雨”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的细腻缠绵;把“思念”比作“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对小姑娘的思念绵长。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15.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含意类问题,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来看,文章叙写小姑娘的行为,赞美了小姑娘的自强自立、诚实善良、温柔耐心、心灵纯洁,拾金不昧等美好品质。文章最后“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这句话,表面上写的是小姑娘的伞会陪伴我每一天;实际上是写出了小姑娘的美好品质一直影响着我,感染着我,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起到深化文章的主旨的作用。
16.芳草有一年一度的循环,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绿是春天来临的标志;物候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意同即可)
17.不矛盾,说石头和花卉没有语言,是指它们不能通过语言表情达意,不会说话;说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是指花香鸟语能暗示并从而告知人们大自然的一些规律。(意合即可)
18.第②③段之间;这样紧承前文黄宗羲说的话,又引出下文唐宋诗人的诗句。(意同即可)
19.D
【详解】(1)根据文章内容总结,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2)前者是从使用语言的角度,二者无法表达;后者是从现象反应的信息角度来说,二者并不矛盾。意思理解合理即可。
(3)词语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观察原文,词语段承接第2段,引出下文第3段。
(4)根据“物候”这一概念便知。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D不属于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