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问题探讨】
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到了刺激,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作出指令,传出神经将相应的指令传出,将手缩回。同时,信号会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需要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及外周神经系统的共同参与。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带刺的“玫瑰”
【问题探讨】
缩手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
缩手动作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感觉疼痛在后,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做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的对环境变化做出应对,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
这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2.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呢?
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呢?
带刺的“玫瑰”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 ——反射
1.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是反射吗?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属于反射吗?
人被刺扎感到痛,属于反射吗?
人被刺扎迅速缩手,属于反射吗?
否
否
是
否
含羞草
2.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叫非条件刺激;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条件刺激;
不会引起反射的刺激叫无关刺激。
2、反射的类型
(2)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等。
特点:先天、不可改变。
特点:后天、可改变、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参与。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探究1】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1.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唾液的
反射是 反射,食物是 刺激。
2.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 刺激。
非条件
非条件
无关
不发生反射
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4.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 (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 刺激, 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3.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 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
【探究1】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条件
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而建立的,需要 的参与。
学 习 训 练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
非条件刺激强化
条件反射维持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 。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铃声的出现不再预示着食物的到来。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 需要 的参与。
3、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
非条件反射
学习和训练
大脑皮层
消退
非条件刺激
消退
大脑皮层
4.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特点 生来就有的、终生性 后天形成的、可以建立可以消退
中枢 不经过大脑皮层,仅有脊髓等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 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举例 吃东西分泌唾液、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
联系 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A.膝跳反射 B.缩手反射
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
E.小狗算数 F.眨眼反射
G.排尿反射 H. 谈虎色变
I.谈梅流唾液 J. 狗听到铃声流唾液
【检测】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ABFG
CDEHJ
二、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讨论: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 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思考·讨论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白质
灰质
①________: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
② 传入神经:传导兴奋至___________。
③_________: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④_________: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⑤ 效应器:由 组成,对刺激做出应答。
感受器
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在周围神经系统里,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在一起形成膨大的节,叫做神经节。
脊髓
2.反射的大致过程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传导兴奋
传出神经:传导兴奋
神经中枢:分析,综合
效应器:作出相应效应
(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兴奋
兴奋
兴奋
兴奋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拓展1: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被破坏
传出神经被破坏
传入神经被破坏
神经中枢被破坏
效应器被破坏
无感觉
无效应
无感觉
无效应
无感觉无效应
或有感觉无效应
有感觉
无效应
有感觉
无效应
拓展1:反射弧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创新P22
拓展二、【思考】
①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也能有反应。这样的反应能不能称之为反射?
②有时候鼻子痒想打喷嚏,但又打不出来,可以用头发或纸巾伸进鼻子轻轻触动,刺激鼻腔,使喷嚏打出来。这发生反射需要什么?
③含羞草的反应是反射吗?为什么?
反射发生的条件:a、完整的反射弧 b、有效的刺激
c、具有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如含羞草受刺激时叶子合拢和草履虫受刺激的反应是应激性,不是反射)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创新P22
④人被刺扎感到痛,属于反射吗?形成感觉等于反射吗?人被刺扎迅速缩手,属于反射吗?
(6)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吗?
1.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会突然抬起(发生膝跳反射)并感觉到腿被叩击了,其神经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创新P22
提示: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控,若大脑皮层有意识地抵制,即使反射弧完整且刺激适当,某些反射也无法完成,例如大脑皮层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等。
(1) 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右图中的c。
(2) 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拓展三、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3)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 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 神经,反之则为 神经。
小
大
肌肉不收缩
肌肉收缩
肌肉收缩
肌肉不收缩
创新P23
传入
传出
【随堂练习】
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C
【随堂练习】
2.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 有些反射活动只需要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D
【随堂练习】
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