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与教育” 的深刻含义社会
主义
教育的兴办
背景过
程
1.新中国成立,政府重视
2.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国内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突出.
要彻底改造旧中国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
1。初具规模,形成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建设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成
就1。改造旧教育
2。重要内容:向工农开门,提高教育水平3。教育的性质:为人民服务4。法律形式确立:
5。制定方针:毛泽东
刘少奇全面教育两种制度 6.办学体制多样性文革中的
“教育革命” 背景教育革命的开展影
响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使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2.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1.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到各地进行大串联,学校秩序混乱 2.全国大中小学校招生基本停止!
1.学校领导体制变化 2.教育体制上“开门办学”3.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失败探索?
?
?
?
?
?
?
?
?
?
?
在军垦农场锻炼的北京大学生 广州知青去海南农村落户 海南知青武装训练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通行证 结合图片和课本分析文革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科技兴国” 战略的提出 1.“文革”的结束 2.恢复高考 3.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1.1987年,教育成为优先发展目标提
出:背
景 2.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 进步的决定>2.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推动 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 突飞猛进1.教育立法取得较大的发展,初步建立起教育法律
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职教,普教并举
4.改革高校教育体制原因:表现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实施意义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兴办教育挫折教育繁荣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为了”根本大计”我们对中国教育应该思考些什么?1.坚决实施”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的方针和义务教育法,依法治教2、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3、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4.、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属实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工农业者脱产入学,接受正规教育(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①“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②“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创办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④完善教育立法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
A. 科教兴国 B. 教育革命 C. C.三个面向 D. 信息高速公路
( D )(A)( B )
(二)问答题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指导:从科技、教育、人才、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
答案提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