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嘉兴第五高级中学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新文化运动兴起之背景?1915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蔡元培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旧北大官僚气、衙门气甚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官本意识依旧。名为国立大学、最高学府,却充满乌烟瘴气、腐败成风。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蔡元培以《新青年》为阵地
以“北京大学”为中心
这段话反映了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宗旨是什么?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办杂志改造国民思想,以巩固共和根据教材第二目,你认为 《新青年》所要塑造的新青年应该是怎样的形象?民主科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问题一: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问题二:请你举例说明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问题三:这段话反映了陈独秀怎样的态度?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中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虽不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但却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的工具或手段追求的。
——郑大华??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材料一 “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陈独秀 材料二: 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认识和理解的科学,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或科学思想,而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郑大华??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人的解放:独立之人格 自由之思想1917年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材料三: 北京大学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解放,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材料四: 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
他固守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最好的。“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原名《宽容》
现名《北大钟声》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新闻资料为什么这个女孩会想自杀?这么做值得吗?
并请谈谈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知识链接《狂人日记》揭露了什么本质?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 陈独秀“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 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文
言
文通
俗
易
懂
白
话
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民主专制科学愚昧新道德旧道德新文学旧文学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之主张?新文化运动之影响?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爱国热情高涨◆促进民众觉醒,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关心
材料: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志》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新文化运动之影响? 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毛泽东 “所有这些,都表明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人们的饥饿痛苦,压倒了一切,压倒了知识或知识群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和各种美妙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注视和尊重。”
——李泽厚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材料认为是什么压倒了什么?
2、前者可归纳为什么?后者可归纳为什么?
3、根据材料,你认为作者可能会概括为什么压倒了什么?新文化运动之历史命运?课后思考:
今天,触摸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是否实现了自我的解放?我们是否具备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今天的社会又是否将“民主”与“科学”作为了基本的价值理念呢?推荐书目:
李泽厚: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夏中义主编: 《大学人文读本 人与国家》
王奇生:《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郑大华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 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新文化运动之背景:
当时小环境:政治:复辟帝制
文化: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
经济: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民主诉求
历史大趋势:器物——制度——文化
(科学) (民主)
新文化运动之内容:新在哪里?
1、成为基本价值观念来追求
2、人的解放: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3、批判以孔子为首的传统儒家思想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之影响:思想解放
政治觉悟
社会转型
新文化之历史命运:救亡压倒了启蒙。今天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