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3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二人,尊称孟子为“亚圣”。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fú
guō
sù
guǎ
qī
pàn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夫:句首语气词。
然而:这样却。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起来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这样却不能取胜,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故:所以,因此。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故君子有不战: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同“叛”,背叛。
战必胜矣:战就一定能胜利。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作战,(如果)作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词多义
三里之城( )
夫环而攻之( )
寡助之至(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之
助词,的
代词,它,指“三里之城”
动词,到
助词,的
天时不如地利(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形容词,有利
形容词,锋利,锐利
利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
委而去之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放弃
委托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姓氏
外城
护城河
池塘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通假字
亲戚畔之( )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
同“叛”,背叛
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注意:不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文章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开始论证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来得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为了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环而攻城不胜→天时不如地利(攻的角度)
城高兵利粮足不守→地利不如人和(守的角度)
3.下面两个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层递排比,更具气势,从反面推论,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突出“仁政”的重要性。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用双重否定句排比,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不能。“域民”“固国”“威天下”是治国的三个阶段,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不能改变顺序。
5.“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6.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
7.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仁政”。一个国家若能做到“得道”,即“实施仁政”,便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如果帮助它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就都归顺于它,这就是“人和”的最佳状态。反之,若是“失道”,不实施仁政,最终会导致自己众叛亲离,甚至国家灭亡。
8.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举例论证,运用战例,分别从攻和守的角度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多助”与“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强调了“得道”的重要性。
9.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①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将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进行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③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
④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推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1.层层深入,逻辑性强。作者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发,明确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顶针、对偶,节奏感强。文章多次运用排比、顶针、对偶等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中一些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列举战争实例论证了“人和”的决定性作用,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表现了孟子推行“仁政”的治国主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