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4 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8 13: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种子的萌发
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请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探究种子萌发环境的实验过程。
3.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尝试完成以下问题:
1.说出探究实验包括几个步骤。
2.简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问题探究: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准备好你的实验装置)
探究活动: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
许多作物在春天而不是冬天播种,提示我们温度过低不利于种子萌发。果真如此吗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需要将种子置于低温
条件下(如冰箱中)进行实验,看它们是不是
真的不能萌发,这一组种子称为实验组。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还需要将同样的种子再分出一组,放在正常的室温条件下作为对照来观察。
如果这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说明种子自身和其他条件没有问题。这组用来作为对照的种子称为对照组。
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温度这一个变量引起的
1.组内互学,小组讨论 时间:2分钟
内容:完善导学案第一页(二)问题探究环节
最终效果:能够描述出本组内探究活动的制作方案及表达交 流中的问题
要求:
组长:协调组内各项活动,控制噪音;
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
全体组员:都是记录员和观察员;
描述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过程
2.班级展学 时间:10-15分钟
内容:1、发言人描述出本组内探究活动的制作方案并展示本组实验结果(回答精炼,逻辑清晰+5分;逻辑较清晰,方案有欠缺+3分)
2、解答表达交流中的问题(分三个小组,得分依据如上)
要求:
组长:协调组内各项活动,控制噪音;
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声音清晰洪亮
全体组员:都是记录员和观察员;
描述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过程
演示实验
不洒水
1
2
3
4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演示实验
问题:此探究可以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不洒水
1
3
4
一点水
一点水
很多水
橱柜
橱柜
橱柜
冰箱
2
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1)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照?
通过对两组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的确定变量(空气、水分)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表达交流
(2)为什么要在每一个装置中放置多粒种子?而且种子的大小要差不多?
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实验现象可以验证我们的实验假设,得到实验结论?
几天后,如果在适量水分的一组中的种子萌发了,而没有的一组没有萌发,那么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如果两组都发芽了,那么水分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表达交流
演示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
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演示实验
如果在 的条件下,你还能设计其他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吗?
光照、温度、土壤等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提供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就一定能萌发吗?
什么样的种子才能萌发?
胚受损,胚的结构不完整,胚已死亡
完整的有活力的胚,籽粒饱满,完好无损,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思考讨论
有些种子虽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外界条件也适宜,但是它们成熟以后不能立即萌发,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有些植物的种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睡眠”才能萌发,这种现象叫做种子的休眠。(种子经过休眠就可以躲过严冬,繁衍后代。这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种子的休眠:
课堂小结
1.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内部条件
种子萌发外部条件
完整的有活力的胚
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不在休眠期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反馈训练----你学会了吗?
①、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 )
A.水、阳光、空气 B.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C.水、土壤、适宜的温度 D.水、阳光、土壤
②、被虫蛀咬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 )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发芽能力
B.萌发的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蛀坏,失去了生命能力
D.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B
C
③、把煮熟的玉米种子放在有充足水分、充足空气和适宜温度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会萌发,这是因为( )
A.胚不完整 B.缺少营养物质
C.处于休眠状态 D.胚已死亡
④.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 )
A.防止害虫破坏 B.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C.保湿、保温、有利于萌发 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D
C
反馈训练----你学会了吗?
直达会考----你过关了吗?
1.(21年会考第6题.2 分)如图所示为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设计,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②组的种子定全部萌发
B.本探究共设计了 2 组对照实验
C.②组和③组对照,探究的条件是空气
D.①组和④组对照,探究的条件是温度
C
直达会考----你过关了吗?
2.(22年会考31题.3分)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某校学生发现自家贮存大豆的粮仓被鼠虫破坏,种子还能萌发吗?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被鼠虫破坏的大豆种子50粒为甲组,选取子粒饱满的大豆种子100粒平均分为乙、丙两组,然后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活动可以构成______组对照实验。
(2)乙、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
(3)甲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种子休眠除外)。
2
充足的空气
胚受损,
或胚的结构不完整
直达会考----你过关了吗?
3.(20年会考31题.4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某校“多彩的生命世界”兴趣小组选用子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甲 乙 丙 丁 戊
实验装置
处理措施 种子情况 煮熟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环境条件 适量水 适量水 过量水 适量水 无水
25℃ 25℃ 25℃ 4℃ 25℃
实验现象
(1)上表所示探究活动可以构成______组对照试验。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可以归纳出影响种子萌发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
(2)请分析出现甲组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请根据乙、丁、戊三组实验,提出你对农业生产中粮食储存条件的建议。______。
温度、空气、水分
4
胚已死亡
低温干燥
直达会考----你过关了吗?
4.(23年会考26题.7分)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下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花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据此推断图甲所示花的类型是_______。图乙中的[A]是由图甲中的[ ]_______发育来的。要形成图乙中的5粒种子,则受精时至少需要___个精子。
(2)种子中的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由丙图中的____(填序号)组成。丁图中的[b]是由丙图中的[ ]______发育来的。
③子房壁
两性花
10
1.2.3.4
2 胚芽
直达会考----你过关了吗?
4.(23年会考26题.7分)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下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3)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细胞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丙图的[ ]__________。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 子叶
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人就像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