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12:4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前预习篇

课中研学篇

课后精练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1.写作背景
  诺贝尔奖,是以1900年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2.文学要素
(1)新闻的表达方式:新闻一般采用客观报道的形式,常用叙述的手法,有时也适当进行一些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本课链接」课文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新闻事实表述得很准确,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
(2)新闻的写作方式:新闻写作常常按照“最重要材料——次重要材料——更次要材料——最次要材料”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本课链接」课文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先借用电头和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再介绍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和地点,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最后告知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后每年一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 )了诺贝尔奖。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jiàn shù(  )。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ɡ cái(  )的各国议会联盟。
(4)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yí zhǔ(  )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5)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jù é(  )收入。
建树
仲裁
遗嘱
颁发
巨额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校长要给他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缓缓地走上了领奖台。
B.他写了遗嘱和吩咐后事不久,就与世长辞。
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D.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C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疫情期间我市的实际状况出发,各所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线上教学方案。(把“疫情期间”放在“我市”之后)
B.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删去“能否”)
C.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在”和“下”)
D.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这些闪亮的名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将“这些闪亮的名字”移到“值得”之前)
A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10月1日上午,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用一场盛大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
  10时17分,阅兵式在嘹亮的号角声中拉开序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红旗牌检阅车,检阅在东长安街上整齐列阵的三军部队。随后,千人军乐团奏响《请您检阅》乐曲,分列式开始。当1.5万名官兵、580台装备、160余架飞机组成的59个方梯队以气势磅礴的阵容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整个中国为之沸腾。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与前文画波浪线句子句式一致,符合语境,上下文连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建国70周年大阅兵在京隆重举行
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一片树叶形成不了浓密的树荫
一种颜色描绘不出美丽的画卷。
1.文脉梳理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2.体会与思考
本消息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速读课文,体会“倒金字塔结构”的结构安排。
1.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写: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略写: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原因: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2.品味下列句中加点字,说说好在哪里?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息文末补充说明了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何用意?(教材母题变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X射线波长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意在体现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公平。
1.【解读漫画】如图,是一幅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创作的漫画,请你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面对凶险的疫情,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血肉之躯搭起生命的
通道,打响了一场生命保卫战。
  新华网北京10月5日电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而这次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上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3.第三段“而这次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中的“迄今为止”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因为新闻语言要求准确性。“迄今为止”从时间上作了限制,准确表达出当前中国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是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奖。
4.文中用了较长的篇幅介绍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背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贡献与付出的辛勤劳动,交代其获诺贝尔奖的原因,使读者对消息的了解更深刻和全面,增强可阅读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