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第二课时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与、、合称“四书”。《富贵不能淫》选自。
3.给加点字注音
轲()邹人()淫()公孙衍()
丈夫之冠()衣冠()
(二)阅读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往之女家 (2)与民由之
2.下列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父命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 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 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惧有伏焉
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三)对比阅读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一)
1.轲子舆战国思想教育儒亚圣。
2.孟子言行孟子及其弟子《大学》《论语》《中庸》
《孟子·滕文公下》
3.kēzōuyínyǎnguàn guān
(二)
(1)①女:同“汝”,你;②由:遵循。
(2)C
(3)(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4)D
(5)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三)
B
A
3.D
4.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5.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1《孟子》三章第一课时练习题
(一)课内阅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字词的意义。
(1)夫环而攻之 环: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4.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二)对比阅读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得道者多助( )
(3)所恶勿施尔也( ) (4)兽之走圹(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哪个句子是对这个情作出的形象描绘呢?(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4.在乙文中,导致“桀、纣”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用甲文的哪个句子来解释呢?(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5.甲文的“得道者多助”与乙文的“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请根据你的理解作出解释。
答案:
(一)课内阅读
1.(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2.C
3.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
4.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对比阅读
1.(1)固:稳固,巩固(2)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3)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情)。(4)走:跑。
2.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1《孟子》三章第三课时练习题
(一)基本知识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畎( ) 说( ) 鬲( ) 拂( )
2.写出文中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3.用原文答题。
①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②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
③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④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⑤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
⑥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
⑦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⑧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磨炼的句子:
⑨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
⑩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
(二)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曾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
1.quǎn yuè gé bì
2.(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
(3)拂——弼,辅佐 (4)忍——韧,使坚韧
3.①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③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⑥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⑦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⑧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⑨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⑩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
1. (1)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 (2) 使……痛苦 (3) 通“增”,增加 (4) 脸色(表情、神情、神色)
2. 翻译: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3.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