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9 22: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感知诗歌内容
学习诗人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其诗语言通俗易懂。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背景材料
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早莺( ) 啄春泥( )
白沙堤( )
yīng
zhuó

检查预习
读诗 看谁读得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文品读
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即贾公亭。
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诗意: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涨得同堤岸相平,白云重叠,与湖水相连。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衔取。
诗意:
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各种颜色的野花。
副词,将要,就要。
使人眼花缭乱。
诗意:
五颜六色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没过马蹄。
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遮没,盖没。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孤山为参照物。
百游不厌。
同“荫”,指树阴。
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
诗意:
我最爱西湖的东面,总感到游赏得还不够,那便是碧绿的杨树阴里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阴下的白沙堤。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赏析“争”、“啄”两个字的妙处。
【答案】这两个动词,细致传神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精读品味
古诗词品味炼字法。
答这类题时不要把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进行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没必要的可不必解释)。(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精读品味
2.用“乱”修饰“花”,用“浅”修饰“草”有什么
好处?
【答案】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多和繁,并化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妍、竞相开放的情态,从而突出了花的繁茂和其姹紫嫣红的色彩;用“浅”修饰“草”,写出了草在初长时的样子和它嫩绿的色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精读品味
3.“行不足”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案】“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心情愉悦,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精读品味
浅草才能没马蹄
精读品味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精读品味
【答案】不能。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难点探究】 文中“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研读探究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主旨归纳
写作特色
1.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准确、具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描绘和渲染。如用“早莺”“暖树”“新燕”“浅草”等特定的词语来突出早春的特征,用词恰当准确;又如“几处”“谁家”等词的使用极有分寸,表明诗人所写之景并非花草茂盛的晚春,而是春意微露的早春风光。
2.语言平易自然,善于选取和描绘景物。 诗歌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途中展开景物描写,从孤山寺写到贾亭,又写到湖东白沙堤,诗人的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但在描绘中诗人却只选取了几种典型的景物,便将西湖春景写活了,可谓独具匠心。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的生机盎然的春意,并在行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的景物进行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常见的春色景物,动物植物组合,动景静物组合的同时又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独具匠心又不乏美感,最后寓情于景,直接体现着作者的情思。
课堂小结:
钱塘湖春行

水、云、莺、燕
花、草、杨、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情景交融
喜爱赞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拓展延伸
译文: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说一说:如果你是一位小导游,请用自己的语言向游人介绍西湖的美景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欢迎来到钱塘湖畔。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孤山寺的北面,前方不远处立在水边的亭子就是贾亭。春雨刚过,大家看,淡淡的云气同湖面上的微微荡漾的水波连成了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这水真清啊,跟镜子一样呢。大家再听,不远处是谁在唱歌?原来是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歌唱家们,在嬉戏追逐,正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去。哇,还有几只新来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呢,它们干嘛呢?看,正忙着衔泥筑巢呢。大家看到路边的繁花了吗?东一簇,西一丛,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这小草真可爱,嫩嫩的,绿绿的,一定是刚钻出来的吧。大家现在可以在草地上尽情玩耍,享受一下春天的美好。不知不觉我们到湖东了,这里绿杨成荫,真美啊,再看这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我们留连忘返了。
课后作业:
根据你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写为一篇写景小短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