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第十课《三峡》的学习中,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1.反复诵读课文,并背诵、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理解课文大意。(重点)
3.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的写作方法。(难点)
4.感受祖国山川之美,体会作者达观处世的心态。
学习目标
古人的山水情谊
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一直深受老庄超脱出世思想的影响,他们不为功名利禄所羁伴。当他们仕途受挫之时,便委身于自然山水,在如画的千山万水之中寻找精神寄托。
当他们阅尽世间浮华,而出没于秀山明水之间。中国文人可说是中国人中最具闲情雅致的群体,他们在登山临水的过程中,保持着适情任情,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心境。气夺山川,色结烟霞,文人们把心放在和谐优美的山水中静静地疗伤和抚慰。穷则独善其身,达着兼济天下,他们虽然放浪于山水间,但是并未消极沉沦,而是以自已鲜明个性和卓越才华,来完成自我精神救赎。
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本草集注》等。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第一节 题目解读
答 谢 中 书 书
解一解
/
/
回复,答复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认识“书”这种文体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称“尺牍”或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然而,我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都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 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文学史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等,或抒发感情或描写景物,脍炙人口,千古不朽!
补充介绍
第二节 译文注释
课文断句朗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lín)/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课文译文注释
1.山川之美(1),古来共谈(2)。
(1)山川:山河。 之:的。
(2)共谈:共同谈赏的。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
(3)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指交相辉映。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4.青林翠竹(4),四时俱备(5)。
(4)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5)四时:四季。 俱:都。
译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5.晓雾将歇(6),猿鸟乱鸣(7);夕日欲颓(8),沉鳞竞跃(9)。
(6)歇:消。
(7)乱:此起彼伏。
(8)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9)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竞相跳跃。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6.实是欲界之仙都(10)。
(10)实:确实,的确。
欲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7.自康乐以来(1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2)。
(11)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2)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译文: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译一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一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颓: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人间天堂。
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
复:再。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第三节 探究学习
1、文中哪个句子是总领句?有何表达效果?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本句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奠定了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作者是怎样来写景?有何表达效果?
高峰入云
仰视
清流见底
俯视
两岸石壁
平视
山水
相映
寥寥八字,就写出高山、白云、流水三种风物,意境清新。
从高处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由写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通过对“晓雾”
“猿鸟”“夕日”“沉鳞”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说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具体含义。“猿
鸟乱鸣”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动静
结合
晨昏
变化
色彩
配合
问题探究
仅用几十字,却囊古今,含四时,兼顾晨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尤以动静变化与搭配最具匠心:一是山水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
3、文章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
着什么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文章开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而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
意之感,也流露出归隐林泉的志趣。
5、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从本文中读出了
作者的什么感情?
精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1、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文章状写高峰清流、石壁青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这句话表达理我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丰。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语言凝练生动、优美流畅是这篇散文的主要特色。文章以四言为主,节奏疏宕谐婉,极富韵味,读来琅琅上口,颇有韵致,对“山川之美”的描绘生动优美,令人神往。
主题思想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第四节 课堂小结
全文短短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各类皆备。全文无一字之虚,无一字之冗。作者用诗一样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大好风光,这里有着无处不在的美,这里无处不在的流露着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由衷赞叹和热爱。
第五节 当堂检测
1.古今异义
(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
古义:
今义: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季节
时间
消散
休息
坠落
委靡
2.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突出了猿鸟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描绘出众彩分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C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