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三峡
人 教 版 八 年 级 语 文 课 件
郦道元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
三峡工程大坝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养成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重点)
2、领会课文运用写景方法、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难点)
3、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重点)
作者介绍
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代表作《水经注》详细介绍了一千多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是我国古代最全的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三峡是瞿塘峡、西陵峡、巫峡的总称。
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校证》,题目是编者加的。
《水经注》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合称“四大名注”。
一读课文,正字音
阙( ) 叠嶂( ) 襄陵( ) 沿溯( )
曦( ) 素湍( )绝 ( ) 飞漱( )长啸( ) 属引( ) 哀转( )
quē
zhàng
xiāng
sù
xī
tuān
y n
xiào
zh
shù
zhu n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郦道元
quē
zhàng
xī
sù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虽:即使。 奔:飞奔的马。 御:驾。 疾: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郦道元
tuān
y n
shù
zh
cháng
zhu n
素:白色。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良:真,实在。寒:清凉。 肃:寂静。 属:连接。
引:延长。 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 响:回声。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读课文,准确停顿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读课文,准确停顿
解词翻译
1、结合课文注释,释词译句。(独学)
2、同桌之间解疑,互译 。(对学)
3、展示翻译。
4、通译。
三读课文,译《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从
毫无
通“缺”空缺、中断
如果,若
正午
半夜
日光
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第一段
描写三峡两岸的山
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不见曦月
欣赏“三峡群山”之美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
漫上
丘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有时
即使
飞奔的马
驾
认为
快
断
译: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第二段
描写三峡的夏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 荣 峻 茂,良多趣味。
山
献
白色
急流
回旋
清波
极高的山峰
急流冲荡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确实,实在
译: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第三段
描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通译一、二、三段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早晨
寂静
延长
消失
概数
天刚晴
长声鸣叫
第四段
描写三峡的秋天景色
译: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本探究
四读课文,译《三峡》
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凶险、奔放(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迅疾、湍急(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2.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手法 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清” “荣” “峻” “茂”
俯 视
仰 视
色彩艳丽
一字一景
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猿啸、回声
悲寂
凄凉
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1)结构上,总结全文,与上文“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相呼应;
(2)内容上,突出了三峡山高狭长的特点;间接表现了三峡秋景带给人的感伤情绪,进一步渲染萧瑟凄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的三峡劳动人民的同情。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从山写起。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三峡之山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描写)
连绵
高峻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三峡之山连绵、高峻的特点。
三峡之夏水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作者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手法写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为写夏水的迅疾作铺垫。
为何不按春夏秋冬季节来写呢
迅疾
湍急
三峡的水以夏季为盛, 故先写“夏水”。
三峡春冬之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 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仰 视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色彩艳丽
清、荣、峻、茂
一字一景
三峡之秋景
作者用“猿声”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又引用渔歌进一步突出三峡特点,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凉气氛,以此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三峡的山:连绵、高峻
三峡的水
夏:水势盛大、迅疾
春冬:清澈
秋:凄清肃杀
思想感情:对三峡的热爱与赞叹。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三峡
整体感知
写法探究
作者运用哪些写景的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
多角度描写:
1.动静结合;
2.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
3.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4.从高、低、远、近或仰视、俯视、平视等视角写。
本文描写了四季景色,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动有静,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作者融景入情,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观的景象,最后以忧伤的渔歌做结,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与赞叹之情。
课堂小结
知识链接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知识链接
上三峡
李白[唐]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诗句意思: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知识链接
三峡歌
陆游[宋]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诗句意思:
傍晚行船在三峡中,两岸谷深峡长,奇峰突兀,江流曲折,百转千回,幽深的只能依稀看到十二座山当中的九个山峰。站在船头,满目只是苍翠的山峦,几乎映满了整个秋日的天空。 早晨云霞布满天空傍晚就下起雨来,挥挥洒洒,迷朦了天地。夜半雨住风停,只有猿猴的悲鸣伴着皎洁的明月回荡在夜空。
课后作业
1、学以致用:
写景小片段: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抓住其特征,运用学习的写景方法进行描写。
2、积累描写三峡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