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专题强化练10 流域的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专题强化练10 流域的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0 18: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区域合作
专题强化练10 流域的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15分钟
  (2022山西太原期末)为保证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和分配。截至2021年,黄河已实现连续22年不断流。下图示意黄河流域及小浪底水利枢纽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黄河水量实施全流域统一调度和分配后(  )
①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②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迅速
③增加黄河中游生产生活用水量
④下游农业用水紧张得以缓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黄河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  )
A.调水调沙      B.农业灌溉
C.防洪发电      D.恢复生态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 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 957吨。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 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有(  )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
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
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有(  )
①拆除水坝
②修建过鱼通道
③阻止鸟类捕食
④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根据材料描述,黄河水量实施全流域统一调度和分配后,截至2021年,黄河已实现连续22年不断流,说明黄河流域下游水量增多,生态环境会改善,故①正确;黄河三角洲面积要增长迅速,需要河流含沙量增大,但基于黄河主要泥沙来源地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得到改善,黄河含沙量总体减小,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减缓,故②错误;为了保证下游不断流,在实施全流域统一调度和分配时,应控制中上游生产生活用水量,而不是增加,故③错误;黄河下游不断流,供水量会增加,下游农业用水紧张可以得到缓解,故④正确。故选D。
2.A 位于小浪底上游的三门峡工程抬高水位后降低了流速,加剧了水库上游的淤积,加剧了上游渭河地区的水灾,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三门峡工程的补救措施,利用水库蓄水人工制造洪峰,减轻水库淤积,冲刷下游河道,起到调沙的作用,通过水库蓄水,在枯水期放水,解决断流的问题,起到调水作用,这二者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最重要的作用,故A项正确;同时此工程也兼有保证下游农业灌溉、恢复生态和防洪的作用,但这些作用的价值不及调水调沙,B、C、D错误。
知识总结 图解黄河流域概况及特点
3.C 青海湖湟鱼短时期内数量锐减的原因是修建水坝,湟鱼无法进入河流淡水区产卵,①正确;鸟类过量繁殖不符合事实,且鸟类捕食不是湟鱼数量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②错误;周边生态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变化平稳,有利于湟鱼洄游,③错误;青海湖湟鱼短时期内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导致其生存环境恶化,④正确。故选C。
4.C 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会影响中下游地区的供水,①错误;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流域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多,水库淤积,旱涝灾害加剧,②正确;下游地区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③错误;工农业的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④正确。故选C。
5.C 拆除水坝会影响经济发展,①错误;修建过鱼通道,有利于湟鱼洄游,②正确;阻止鸟类捕食违背自然规律,会危害鸟类生存,③错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保证淡水资源量,为湟鱼提供繁殖空间,④正确。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