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区域合作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下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题组二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2北京房山期末改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路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南水北调工程路线中,与中线相比东线的优点是( )
A.水量更大,水质更好
B.全程可以自流
C.可利用大运河,工程量较小
D.流经地区人口稠密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引水消耗能源最少的是 ( )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戊段
(2021河北张家口宣化一中月考改编)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两大工程所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A.Ⅰ—风能、Ⅱ—水能
B.Ⅰ—水电、Ⅱ—天然气
C.Ⅰ—水能、Ⅱ—风能
D.Ⅰ—天然气、Ⅱ—水电
6.Ⅱ工程所调配能源主要来自( )
A.长江中上游 B.淮河中上游
C.黄河中上游 D.珠江中上游
下图为我国北煤南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通过①线将煤炭运输至港口的铁路主要是( )
A.神黄铁路
B.京广铁路
C.大秦铁路
D.京沪铁路
8.煤炭输入地大量运入煤炭的原因是( )
A.输入地煤化学工业发达
B.煤炭作为燃料,价格比核电、水电便宜
C.输入地经济发达,工业对常规能源需求量大
D.输入地人口密度大,冬季要用煤炭作燃料取暖,需求量大
题组三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河北定州期末)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山东省滨州市打渔张引黄闸引黄河水,输送至威海市米山水库,输水线路长482千米,涉及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6个市。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形成了“T”字形的线路,该工程的贯通,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胶东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输水一般选择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 )
A.加剧海水入侵程度
B.减轻地表盐碱化程度
C.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D.减轻城市地面下沉程度
(2022湖南邵阳期末改编)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四大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1.四大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资源调配工程有( )
A.ab B.ad
C.bc D.cd
12.a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
①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③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④造成局部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
⑤对文物古迹没有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②③⑤
13.图中b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这主要是因为该工程使得东部地区( )
A.电价升高,工业用电量减少
B.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煤炭输入量减少,废气排放量减少
D.工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用电量增加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 860千米。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4.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来源于( )
A.贵州 B.东北地区
C.新疆 D.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15.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22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 000千伏的“皖电东送”特高压输电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每年可为上海输送电能超过500亿度,占上海年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下图为“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
(1)皖电东送线路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 (南方/北方)地区,作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地区输往 地区。
(2)说出皖电东送以火电为主的原因。
(3)简述皖电东送可能对安徽带来的环境问题。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水资源的调配
(2022重庆一中期中)为解决我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水利部积极协调京津冀三省市从2018年开始深入推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截至2020年底,华北地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85.4亿立方米,补水河湖周边10千米范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同比平均回升0.18米,深层地下水水位同比平均回升1.36米,有效增加了地下水储量。2021年9月27日,随着屈家店枢纽开闸,永定河生态补水顺利牵手永定新河入海,永定河865千米河道实现全线通水,这是永定河自1996年以来首次实现连山通海的全线通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水源可能来自(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再生水
③人工降雨 ④海水淡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好处,不包括( )
A.提升通水河湖的水质和蓄水量
B.增加河流的通航里程
C.提升补水区域人们的生活质量
D.增加河湖生物多样性
3.(2022河南濮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引大入秦”工程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千米,引到兰州市以北60千米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地区,是一项大规模的自流灌溉工程。该工程总长205.7千米,有隧洞77座,渡槽29座,倒虹吸3座。可基本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居民用水问题。下图为“引大入秦”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峡钢质倒虹吸管横跨两座高山,以其107米的巨大落差,成为引水工程中的亚洲之最,该倒虹吸管由两条直径2.694米,长524.802米的平行钢管组成,总重量1 500吨。下图为钢质倒虹吸管景观图和示意图。
(1)简析秦王川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简述“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3)分析“引大入秦”工程的建设对秦王川地区发展的意义。
题组二 能源的调配
(2022北京海淀期末)长期以来,粤东地区能源结构以煤炭、液化石油气等为主。2021年3月,全长约115千米的粤东输气管道工程正式投产运行,每年接收海外及南海的天然气近53亿立方米。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该工程施工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该区域( )
A.丘陵广布,工程难度大
B.河流众多,水流速度快
C.地跨多省,输气距离长
D.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
5.该工程有利于粤东地区( )
A.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
B.缓解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C.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效益
D.改善大气质量,优化能源结构
下图为外电入鲁通道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外电入鲁的原因是山东省( )
①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②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③距离输电地近,送电方便
④酸雨危害日益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外电入鲁给山东省带来的影响有( )
①能源结构更趋合理
②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③硫氧化合物排放增多
④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期末)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输方向)。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A.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B.“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
C.经济发展对优质煤的需求增大
D.西南地区没有优质的煤炭资源
9.新疆优质煤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为保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优质煤炭的合理措施是( )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
C.促进煤炭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D.实施疆内“北煤南运”,置换输出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读图可知,图中纵坐标表示储量,横坐标表示需求量,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④。
2.B 资源储量大而需求量小的地区会向资源储量小而需求量大的地区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所以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①→④。
3.C 南水北调工程路线中,与中线相比东线的优点是可利用大运河,工程量较小,C正确;东线比中线水质差,A错误;东线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逐级提水,水不能自流,B错误;中线与东线流经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区,D错误。
4.D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丁处是黄河下游,该处是地上河,丁以南河段需要逐级抽水北上,耗能多;丁以北河段基本可自流供水,耗能少,因此引水消耗能源最少的是丁—戊段,D正确。
5—6.D A 图中的Ⅰ工程为西气东输,主要输送的是天然气,Ⅱ工程为西电东送,主要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电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拓展 “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火电为主);中部通道由水电构成;南部通道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水电为主)。南部通道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这样的好处是火电可以弥补水力发电受水量季节变化的影响而发电不稳定的缺点。
7.C 读图可知,通过①线将煤炭运输至港口的铁路为大秦铁路,故选C。
8.C 北煤南运的目的是缓解煤炭输入地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选C。
9.D 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而且此时虽然黄河径流量较大,但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夏季正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季节,黄河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此时调水就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冬季胶东地区降水少,缺水严重,因而选择在冬季调水,D正确。
10.D 引黄调水工程可以增加胶东地区河流的径流量,提高河流入海口的水位,减轻海水入侵的程度,A错误;引黄调水工程可以增加胶东地区淡水资源,减小胶东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力度,进而减轻城市地面下沉程度,D正确;对于减轻大气污染没有影响,C错误;引黄调水工程增加了胶东地区农业的用水量,会使地下水水位上升,可能会加重地表盐碱化的程度,B错误。
11.A 结合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可知,a工程西起轮台,东至上海,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b工程分南线、中线、北线,为我国西电东送工程;c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d工程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分别向东部输入天然气和电能,均属于清洁能源,可以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南水北调可以缓解输入区水资源紧张状况,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青藏铁路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也不大。故A正确。
12.B 由上题可知,a工程为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我国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落后,需求少,东部天然气资源少,经济发达,需求多。所以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①正确。使用天然气排放的污染气体更少,因此开发天然气可以降低煤炭使用比例,提高天然气比例,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可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②③正确。在开发天然气的过程中和修建运输管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工程建设,会造成局部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环境恶化,如果开发建设过程中,恰好经过文物古迹所在地,可能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④正确、⑤错误。故选B。
13.C 由前面分析可知,b工程为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使得东部地区煤炭消耗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减少,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C对;西电东送工程不会导致电价升高,A错;电价不一定会降低,B错;西电东送工程对工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不大,D错。
14.D 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资源比贵州丰富,距离华中地区近,且有直达的铁路交通线路;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距离华中地区太远。故D正确。
15.B 北煤南运大通道增加了南北铁路线,能够缓解原有铁路运输压力,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但不能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北煤南运将北方煤炭运输到华中地区,可缓解华中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故②错误,①③④正确,结合选项B正确。
16.答案 (1)南方 中部 东部
(2)安徽淮南煤炭资源丰富,其他能源相对较少;火电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小,发电更稳定;安徽火电基础较好,发电成本低。
(3)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水资源紧张,会导致煤炭资源枯竭,煤炭的大量开采会造成地面沉降。
解析 (1)皖电东送起点为安徽淮南,位于淮河以南地区,目的地为上海,因此输电线路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地区,安徽属于中部地区,上海属于东部地区。
(2)皖电东送起点为淮南,淮南煤炭资源丰富,其他能源相对较少;火电受季节、天气影响较小,发电更稳定;安徽火电基础较好,发电成本低。故皖电东送以火电为主。
(3)皖电东送对安徽产生的影响从煤炭开采、火力发电两个角度考虑。煤炭开采可能造成地面沉降、煤炭资源枯竭等问题,火力发电会产生“三废”,产生污染,且火力发电需要大量水资源,可能会造成当地水资源紧张。
能力提升练
1.A 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的水源可能来自跨流域调水,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华北地区水资源量有所增加,①正确;华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再生水量大,可以作为生态补水的水源,②正确;人工降雨和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不适合用于生态补水,③④错误。故选A。
2.B 华北地区实施生态补水可以提升通水河湖的水质和蓄水量,提升补水区域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河湖生物多样性;但由于是生态补水,加之大运河等华北地区的河湖已经淤塞或水量已经减少,已基本失去航运功能,因此增加河流的通航里程可能性不大,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3.答案 (1)地处西北地区,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2)途经山地,工程量大,投资巨大;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需新建配套工程多,工期长;生态环境差,工程移民难度大。
(3)为秦王川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使农业高产稳产;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水源,促进工业发展;缓解当地人民生活用水不足问题;改善灌溉区的小气候;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1)该地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可从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结合降水量、蒸发量、水的需求量等方面说明。
(2)大型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应从地形、气候、地质条件、生态保护以及技术、资金等方面考虑。
(3)“引大入秦”属于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用水、生态、气候、旅游等方面。
4.A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丘陵广布,工程沿线地势起伏相对较大,工程难度大,施工成本高,A正确。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与河流流速关系不大,B错误。该管道主要位于广东省内,未地跨多省,C错误。该区域人口众多,D错误。
5.D 根据材料可知,长期以来,粤东地区能源结构以煤炭、液化石油气等为主,当地的天然气储量可能很少,而该工程使粤东地区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相对更为清洁,有利于粤东地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A错误、D正确。缓解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该工程对粤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影响不大,B错误。该工程为粤东地区输送了天然气资源,保证了当地的能源供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并没有促进粤东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C错误。
6.A 山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外电入鲁,选A。
7.D 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外电入鲁可以改善山东省能源结构,利于山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二氧化碳和硫氧化合物的排放。
8.C 本题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煤炭不仅可作为能源资源,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使用。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该地区冶金、化工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热值煤,仍需从外地输入优质煤,C正确。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除满足当地需求外,还可外调,A错误。“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会使得交通更加完善,合作交流更加频繁,但是不会直接导致从外地输入优质煤,B错误。“没有优质的煤炭”用词过于绝对,D错误。
9.D 由材料可知,新疆的煤炭资源“北富南贫”,再结合示意图可知,北疆普通煤储量丰富,南疆优质煤储量相对不足。为保证优质煤稳定供给西南地区,需要减少新疆本地优质煤的使用,即减少南疆优质煤的使用,实施疆内“北煤南运”,将南疆优质煤置换输出可以实现该目的,D正确。A项措施可以适当减少煤炭损耗,但是作用并不明显,A错误。B项将燃煤发电改为燃气发电,减少的多为普通煤的使用,而非优质煤,B错误。促进煤炭加工转换不能增加优质煤的储量和保证稳定供给,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