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分析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称之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中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北京北部的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下面为“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图”。回答下面三题。
1.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 )
A.交通联系不便 B.信息交流较少
C.产业部门类似 D.产业联系较弱
2.图示区域缺少较发达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型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
B.中等型城市竞争严重
C.除发达型城市外,其余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3.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
A.服务范围拓展 B.服务功能转移
C.服务职能增加 D.服务对象转变
易错点2 不会分析某城市产业转型的原因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铜川是药王孙思邈故里,有着悠久的药材种植历史,自然环境独特,土壤种类多样,种有中草药600多种。铜川市因煤而兴、因煤而殇,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该市深入挖掘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全市中医药种植、加工、流通、研发、文化、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产值突破1 000亿元。近年来,铜川积极开展林下套种中药材,借助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进一步扩大药王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下图示意铜川及周边地区。
(1)分析铜川在产业转型中选择中医药产业的原因。
(2)说明铜川产业转型对我国资源转型城市发展带来的启示。
易错点3 不能根据荒漠化特点选择相应防治措施
(2022河南部分名校联考)云贵高原某小村寨以传统玉米种植为主,石漠化严重,经济落后,近年来,通过区域整治与开发,生态改善,村民收入提高。下面两图示意整治前当地土壤厚度与岩石裸露率、坡度与坡位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村民种植玉米,造成石漠化最严重的坡位是( )
A.坡顶 B.上坡
C.下坡 D.洼地
6.符合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整治措施是( )
A.封山育林 B.种草养牛
C.修筑梯田 D.开采石材
下图为某国西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以高原为主,是该国自然环境最恶劣、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但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畜牧业很发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采矿
B.过度开垦,长期灌溉
C.城市扩张,港口建设
D.过度采伐、抽取地下水
8.针对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修建防洪大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控制牲畜数量
④矿山覆土复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D 张家口、承德与北京距离较近,交通联系比较方便,A错;信息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实现,B错;北京、天津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张家口、承德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部门大不相同,C错;由于张家口、承德与北京产业部门差别较大,产业联系较弱,故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D对。
易错分析 一般来说,距离大都市越近,受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但本题中张家口、承德虽然距离北京、天津较近,但却受京津辐射带动作用较小,此现象属于一般规律中的特殊问题。大都市阴影区,从空间上看,距离中心城市相对较近,但从产业协作上看,中心城市高度发达,人口、资金、产业集中,使得大都市阴影区与中心城市在企业、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要素上联系较少,因此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
2.A 京津冀地区发达型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人口、资金等高度集中于发达型城市,故该地区缺少较发达型城市。该区域中等型城市数量有限,并不存在竞争严重的状况。该区域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规模较大。该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方便。故选A。
3.B 中心城市规模较大,人口较多,造成了严重的城市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将一些服务功能转移(建设卫星城等),来减轻中心城市的压力,故选B。
4.答案 (1)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发展中医药产业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药王故里,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2)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打造新的主导产业;发展集群产业,获得规模效应;挖掘地方文化,培育相关产业发展;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等。
解析 (1)铜川在产业转型中选择中医药产业与该地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有关,也与该地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有关;该地水土流失严重,发展中医药产业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据材料可知,铜川是药王故里,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2)铜川产业转型对我国资源转型城市发展带来的启示主要从特色产业、科技投入、集群产业的规模效应、政府政策引导等方面分析。
易错分析 铜川在产业转型中选择中医药产业要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影响等角度全方位分析。必要性是前提,铜川因煤而兴、因煤而殇,随着煤炭资源开采的成本升高,资源趋于枯竭,为了避免区域发展受阻,地区产业转型是必由之路;可行性是基础,铜川是药王故里,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品牌效应强,同时林下套种中药材使得其原料丰富,这为铜川从“煤”转型到“药”奠定了品牌、原料等基础条件;影响是根本,新产业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之具有持续性。铜川发展中医药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收入,而且林下种植对生态环境友好,产业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
5.B 上坡坡度最大,土壤厚度最薄,说明上坡因种植玉米加重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成为石漠化最严重的坡位。故选B。
6.B 种草既可以减少岩石裸露率,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利用草地养牛,提高村民收入,B正确。石漠化严重,土壤瘠薄,不能育林,不宜修筑梯田,A、C错误;开采石材会加重石漠化,D错误。故选B。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A项,荒漠化的防治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措施,云贵高原地表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不利于树木生长,封山育林达不到防治效果。
7.A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所以其土地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为过度放牧、采矿,故A正确;该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灌溉用水少,故B错误;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其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故C错误;该地区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森林面积小,故D错误。故选A。
8.C 防洪大坝主要是防御洪涝灾害,①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为过度放牧和采矿,而非农垦,②错误;针对过度放牧可采取合理放牧,控制牲畜数量的方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③正确;采矿区覆土复绿,修复因采矿对植被的破坏,从而减轻土地荒漠化,④正确。故选C。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B项,图示地区沙漠广布,且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退耕还林还草虽然是防治荒漠化问题的措施,但并非在任何地方都适用,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合理选择,如过度开垦区域可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区域可实行控制载畜数量,过度樵采区域可实行封山育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