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会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2021山西太原期末)近几年,我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压力:一是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说明我国与迁入地区相比( )
A.劳动力短缺 B.经济水平高
C.土地租金低 D.矿产资源少
2.发达国家某些智能制造业的回流,会使该类产业( )
A.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B.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C.吸纳大量失业人口
D.国内消费市场扩大
3.为了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制造业可先将发展重点放在( )
A.低端制造业 B.中端制造业
C.高端制造业 D.品牌宣传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分析调水工程的原因及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串联在一起的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湖的总称。下图为南四湖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解决南四湖萎缩问题带来了机遇,下列关于调水工程对南四湖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迫使流域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湖中微山岛滩涂面积可能扩大
D.湖田受渍涝影响减弱
(2022江西抚州期末)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B.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C.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6.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
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
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B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故A错误;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快,经济水平提高,工资水平和地价也日渐提高,而东南亚、南亚等地,经济水平较低,工资水平和地价也较低,对低端制造业吸引力较大,所以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故B正确、C错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故D错误。
2.B 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某些智能制造业的回流,会使该类产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故B正确;生产效率越高,越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故A错误;智能制造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失业人口数量有限,故C错误;智能制造业的产品面向全球,故D错误。
易错分析 一部分同学审不清题只考虑发达国家,误认为其劳动力成本高,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升,错选A。但题干强调的是智能制造业,需要劳动力较少,因此劳动力价格对智能制造业价格影响并不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升。
3.B 据材料可知,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我国制造业目前已经有一定基础,所以我国制造业可先将发展重点放在中端制造业上,故A错误、B正确;高端制造业对科技的要求很高,我国可以在某些领域先发展部分高端制造业,但是还不能作为整个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故C错误;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品牌宣传,但是发展重点依然在制造环节,而不是品牌宣传环节,故D错误。
4.A 调水工程对水质要求很高,会倒逼流域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A正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会使南四湖水量增加,水生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B错误。湖水水位上升,微山岛滩涂被淹没增多,面积可能减小,C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会使南四湖水量增加,湖田受渍涝影响增强,故D错误。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南四湖萎缩说明其水资源在不断减少,渍涝现象减轻,从题目不难分析南水北调为南四湖增加了水资源,因而使湖田受渍涝影响增强。
5.B 由材料“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可知,该工程需要抽水,故不可能全程自流引水,A错误;由图示可知,该工程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B正确;闽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C错误;该调水线路主要在福建境内,没有跨过武夷山脉,D错误。
6.D 平潭位于岛屿上,岛屿上河流短小,集水面积小,淡水资源缺乏,故①正确;平潭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因此需要大量引入水源,④正确;平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平潭所在岛屿的地形,②③错误。故选D。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C,需要大量引水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少,但此题中的平潭位于福建东部的海岛上,降水较多。一般降水较多的岛屿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应从储水难、用水量大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