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唐诗五首》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2. 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诗句。
教学难点: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 领会诗人谋篇布局的精巧。
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复习上节课讲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资料助读
1.作家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课文讲授
自读诗歌,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借助注释,翻译这首诗。
参考译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从远处的荆门山外渡江,远去古老的楚国漫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水流入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三、朗读指导
根据下列标出的断句朗读诗歌。
渡 荆 门 送 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四、深入分析
(一)自选角度赏析颔联和颈联。
明确: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
(二)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明确: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三)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中游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
四、课后作业
1.《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运用拟人修辞写自己对故乡依依不舍的句子是: , 。
2.完成课后练习。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
作家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曾官左拾遗。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二、课文讲授
自读诗歌,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借助注释,翻译这首诗。
参考译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家刚飞回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小草才刚刚能够没过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最爱湖东这个地方,总觉得走不完,看不完似的,那碧绿的杨树荫里有多美的白沙堤啊!
三、朗读指导
根据下列标出的断句朗读诗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深入分析
(一)自选角度赏析首联。
明确:首联点题,交代游踪,大处落笔,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二)自选角度赏析颔联。
明确:颔联,通过“早莺争暖树”和“新燕啄春泥”写早春景象,写出了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几处”写莺还少,“争暖树”说明尚是乍暖还寒的时候。
(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四)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赏析: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绽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渐欲”“才能”,写出了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五)从练字的角度赏析颈联。
明确: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繁多,并化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妍情态,突出花的种类多、分布广和丰富的色彩的特点,还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用“浅”修饰“草”,写出草初长时的样子和嫩绿的色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六)自选角度赏析尾联。
明确:“湖东”点明诗人行踪,与首联呼应;“绿杨阴”“白沙堤”,写出了西湖春天颜色鲜明,一派春和景明的景象;“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心情愉悦,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四、课后作业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表现西湖的美?描写了西湖春天的哪个阶段的景色?并说理由。
2.完成课后练习。
113《唐诗五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2. 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诗句。
教学难点: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 领会诗人谋篇布局的精巧。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使至塞上》
王维
(三)资料助读
1.作家介绍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诗佛”。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广为流传的佳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
2.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二、课文讲授
借助注释,自行疏通诗意。
师点拨:这首诗重点写景,诗人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意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朝廷的使臣轻车简从,将到边关慰问,行走到居延这个地方。你看,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汉塞,秋天归来的大雁飞入这北方的天空。广袤的沙漠上,烽火台上燃起的那道孤烟冲天而起,在蜿蜒曲折的黄河的映衬下,落日变得更红更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他们报告说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
朗读指导
根据下列标出的断句朗读诗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四、深入分析(合作探究)
(一)自选角度赏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明确:交代地点及事由。“单车”,写自己轻车简从,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 “属国过居延”,写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
(二)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
明确: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表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三)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画面。
明确: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四)请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确: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描绘出奇美壮美的塞外风光。
这两句形象地状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确:“直”表现孤烟之高,写出了它劲拔、坚毅之美;“圆”表现落日之低,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这就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了。
(六)自选角度赏析“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诗人也由个人失意转化为慷慨悲壮,表达出诗人的达观。诗歌却在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七)走进情怀,理解情感
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边塞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五、拓展探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诗。
2.请抓住其中几个关键词语,简析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完成课后练习。
113《唐诗五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诗句。
教学难点: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 领会诗人谋篇布局的精巧。
教学方法:启发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野望》
王绩
(一)导语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山中秋景画——《野望》吧。
(二)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资料助读
1.作家介绍
王绩(585—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2. 相关背景
作者仕途不得志,而天下大乱,故托病辞官归田而作,借此排遣自己的孤寂心情。
3.律诗知识点
律诗是近体诗的基础形式之一,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唐、盛唐之间。它是古典诗歌中一种有严密格律限制的诗体。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二、课文讲授
(一)朗读诗歌,读准字音,饱含感情
东皋 徙倚 驱犊 采薇
(二)再读诗歌,理解题目
“野”,原野;“望”,眺望。野望就是眺望原野的意思。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四)读出节奏,品味诗情
1.根据下列标出的断句朗读诗歌。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2.品味诗歌,你认为诗人抒发怎样的情感?
明确:(1)孤独抑郁之情。(2)惆怅、孤寂情怀。
三、深入分析(合作探究)
品读诗句,鉴赏诗歌。
(一)自选角度赏析“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明确:“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作者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首联写诗人傍晚时分独自徘徊的场景,揭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景做铺垫。
(二)自选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明确:这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这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着浓浓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犊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颔联和颈联勾勒出一幅山家秋晚图,营造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静谧氛围,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三)自选角度赏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明确:尾联运用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采食野菜也不愿意吃食周粟的典故抒情,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怅惘,暗含一种避世退隐的心态。
(四)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抒发了一种避世归隐的情怀。
总结:《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四、板书设计
首联:孤寂无依 抒情
颔联:眼前景象 写景 孤寂抑郁
野望 颈联:傍晚回家 写景 苦闷惆怅
尾联:追怀古人 用典
《黄鹤楼》
崔颢
一、资料助读
1.作家介绍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
2.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多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 ”之说。
二、课文讲授
(一)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萋萋 鹦鹉
(二)再读诗歌,理解题目
本诗题目点名了写作对象和内容。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参考译文:
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在此。
黄鹤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千百年来只有白云依然飘浮在空中。
晴天里,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草木茂盛。
天气已经晚了,我的故乡在哪呢?远方雾气弥漫的江面,让人产生深深的愁绪。
(四)读出节奏,品味诗情
1.根据下列标出的断句朗读诗歌。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品味诗歌,你认为诗人抒发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深入分析
(一)细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空”字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空”字可以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字可以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邈远,传达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2.哪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 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的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3.第三联描写繁荣的景致,第四联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反衬手法,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乡之情。
4.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体会诗人在诗中体现思乡的情感。
5.既然写思乡之愁,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明确: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空荡荡的黄鹤楼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二)品读诗句,鉴赏诗歌
读读诗歌中你认为写的最好的句子,并说说其妙处。
明确: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妙处:首、颔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两个“空”,写出了诗人的感慨和惆怅。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妙处:描绘了一幅极好的画面,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一颗颗苍翠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妙处:尾联由景生情,漂泊异乡的诗人凭栏远眺,吊古伤今,故乡却为暮霭所隔,表达出对家乡望不可见而生的无限愁思。
(三)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总结:这首诗前两联从传说入笔,以虚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后两联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很自然地引起诗人的乡愁。前半首与后半首相互映衬而又连成一体,既烘托了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全诗波澜起伏又一气贯通。
四、板书设计
用典引出黄鹤楼 感慨仙人远去
黄鹤楼
描写登楼所见 抒发思乡之情
五、课后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试那下列这首诗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鹦鹉洲
唐 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3.完成课后练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