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 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 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23: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
课外拓展延伸
1.文体知识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闻六要素 ① 何时 ⑥
where ④ 芜湖、安庆之间
② 何人 ⑦
why ⑤ 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③ 何事 ⑧
how 如何 ⑨
6个W
2.新闻结构
新闻包括标题、电头(消息头)正文(包括 、主体、 和结语。常用结构如图所示,一般形象地称为 结构
3.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回顾中国十四年的抗战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中国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小明同学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下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
(3)某班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古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清·康有为)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清·黄遵宪)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航空母舰
①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为海军飞机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舰艇。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应用。“二战”中后期,美国正式依靠强大的航母作战群最终赢得了制海权。
②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它在许多方面有着严格、精深的技术要求。其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就是它的核心技术之一。
③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分为三种。
④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起飞时,飞机的前轮被挂在起飞装置中,就好像将飞机放在拉满弦的弓箭上。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加足马力,同时用刹车防止飞机移动。在他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要放开刹车,再借助弹射装置的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
⑤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起飞。起飞时,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但这种弹射方式比较陈旧,使用这种方式的航母较少。
⑥第三种是斜板滑跳起飞,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采用这种方式的航空母舰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飞机在起飞时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升空的那一刻就好像滑板运动员冲出U形赛道的瞬间。
⑦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比起飞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这不仅需要飞行员有高超的飞行技术,而且对甲板设施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载机的降落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归航的飞机要围绕母舰飞行,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程度。飞行员放下起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并将捕捉钩伸出,同时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甲板上指挥员不断地告诉飞行员,飞机离最佳情况的偏差是多少;航空母舰上的灯光提示飞行员,下降时的角度是否正确。
⑧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后部有四条拦截索。拦截索是由液压系统制动的,它可以在两秒钟和50米内使飞机停下来。飞行员必须让飞机的捕捉钩挂在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捕捉钩应该挂在第三条。假如挂上前两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挂上最后一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陡。着陆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捕捉钩钩住其中的一条拦截索。同时他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假如飞机没有挂上拦截索,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成功降落后,飞行员会依照甲板上地勤人员的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挡并且离开降落区。
⑨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技术的解决,把舰艇与战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航空母舰在现代军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选自《海洋卫士----军用舰船》)
4.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6.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7.选文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几乎”为什么不能删去?
8.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现代航空母舰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
B.舰载机使用拖索式弹射方式起飞的航空母舰较少。
C.在舰载机降落的过程中,舰上指挥员的作用不容忽视。
D.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比降落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
评价量表
设计意图 评价指标水 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巩固新闻文体基础知识,拓展学习空间。 项目内容填写完整、清晰
切合主题内容,有创意
表述简洁,条理清晰
总体评价结果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①when;②who;③what;④何地;⑤为何;⑥(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⑦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⑧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⑨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详解】此题考查新闻的文体知识。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有六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y为何、what何事、how如何。
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由“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不到二十四小时”可知,“何时”为: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由“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可知“何地”为:芜湖、安庆之间;由“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可知,“何人”是:三十万人民解放军;由“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可知“为何”是: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由“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可知,“何事”是: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由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可知“如何”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据此回答即可。
2. 导语 背景 倒金字塔
【详解】考查新闻结构。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背景和结语”有时会暗含在主体之中。
消息写作中,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递减为顺序进行安排,就像一个倒过来的金字塔。故称为“倒金字塔”。
3.(1)(示例)不为牢记杀戮,是要警示未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示例)小明同学,我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只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再说,如果“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不是又要有战争发生吗?所以,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珍爱和平,才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你说呢?
(3)C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答题时,可以紧扣所选纪念日的主题,从积极的方面阐述其意义,要简洁、有号召力,可仿照例句,采用“不为……是要……”的句式。
示例:不为记住恩怨,是要缅怀先烈。(中国烈士纪念日)
(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此题为劝说类题目,要求措辞礼貌、婉转;语言流畅、生动。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答题时,可以针对小明所说的内容,指出牢记历史,是为了珍惜和平。
示例:小明,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国热情是对的,但设立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我们化仇恨为力量,为国家富强努力奋斗吧!
(3)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和理解。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抒发康有为变法受挫后内心难以平静、渴求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与“烈士”无关;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表现了诗人意气风发的战斗热情,与“烈士”无关;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表达了对已逝英雄的怀念、赞美之情,符合“中国烈士纪念日”这个主题;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表达了诗人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与“烈士”无关;
故选C。
4.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 5.逻辑顺序。 6.下定义。简明、周密、准确地说明了航空母舰的本质特征。 7.“几乎”表程度,表示非常接近(或“差不多”),说明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接近失速的程度,但不是完全失速的程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8.D
【解析】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航空母舰舰载机”,而“舰载机的升降技术”是航空母舰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3---6小节讲的是舰载机的起飞;文章7---8小节讲的是舰载机的降落。所以,本文的主要说明内容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起降技术”。
5.考查说明顺序。文章1---2小节讲的是对航空母舰及作用简要介绍,文章3---6小节讲的是舰载机的起飞;文章7---8小节讲的是舰载机的降落。9段为收束全文,点出舰艇与战机结合发挥的巨大作用。所以使用的是逻辑顺序。
6.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为海军飞机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舰艇”明显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本题就通过下定义的方法,简明、周密、准确地说明了航空母舰的本质特征。
7.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几乎”本义:差一点,差不多,接近。表程度,语境义: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接近失速的程度,但不是完全失速的程度。删去就变成了降落时飞机的速度降低到失速的程度,这样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
8.D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文章第⑦段第一句明确表示“降落比起飞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
【点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二、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