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12: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 周亚夫军细柳(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绛侯(jiàng) 军士吏被甲(bèi) 都尉(dū)
B.棘门(jí) 可得而犯邪(yé) 驱驰(qū)
C.按辔(pèi) 曩者(náng) 介胄(zhòu)
D.彀弓驽(nǔ) 持兵揖(yī) 嗟乎(jiē)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D.军中/闻将军令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军士吏被甲 B.称善者久之
C.曾益其所不能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本文重在刻画汉文帝这个人物形象。
C.周亚夫是课文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地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D.本文通过记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经过,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二、填空题
6.《周亚夫军细柳》选自《___________》,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三、情景默写
7.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_________________。细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8.学习了《周亚夫军细柳》,班级拟开展以“走进《史记》”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成语故事都出自《史记》,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的名字。
①完璧归赵( ) ②一言九鼎( ) ③多多益善( ) ④破釜沉舟( )
(2)下列是为《史记》记载的项羽和勾践的故事所作的一副著名的对联,请你补充出下联。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说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
五、课内阅读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9.下列各项中与“天子为动”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王之蔽甚矣 B.帝感其诚 C.唯利是图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例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本义是“军队、军营”,在文中解释为“驻军、驻扎”。
B.选文有些词语与古代的礼仪有关。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
C.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受到军礼约束并未动怒,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说明他是明君。
D.选文节选自《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史事。
11.《史记》写人经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选文,结合这句评语,举一例进行分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被”读作“pī”;
C.“曩”读作“nǎng”;
D.“彀弓驽”应写作“彀弓弩”;
故选B。
2.D
【详解】A.应为: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应为: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回;
C.应为: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故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通假字。
A.“被”同“披”,穿着;
C.“曾”同“增”,增加;
D.“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词,将领/动词,率领;
B.将要/尚且;
C.相同,动词,到;
D.一定,必/坚固。
故选C。
5.B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要塑造的主要人物不是汉文帝,而是周亚夫。所以,B项“本文重在刻画汉文帝这个人物形象”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6.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历史学 文学
【详解】《周亚夫军细柳》是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载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2)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不得入
按辔徐行 (3)天子为动
【详解】默写古诗文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匈奴、驰、辔几个易错的字形。
8.(1) 蔺相如 毛遂 韩信 项羽
(2)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示例】《史记》是历史著作中的“绝唱”,是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的作品。这句话说明它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解析】(1)
本题考查成语知识。
①完璧归赵,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②一言九鼎,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二十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毛遂对楚王直言进谏,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③多多益善,最早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指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谈论武将的本领,当时他们两人的意见不同。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听后哈哈大笑:“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意思是说,“既然你统帅士兵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还被我捉住呢?”韩信镇定自若地解释说:“陛下虽然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后来,人们用“多多益善”表示越多越好。
④破釜沉舟,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2)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与勾践相关的最有名的故事是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根据上联和故事可拟写下联即: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
本题考查理解语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赞叹这是史学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绝学文章,好比没有设韵脚的《离骚》。这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这句话说明它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书写了高洁的志向和人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对于后代文学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描写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9.C 10.D 11.示例:本文利用两种不同的情势加以对照,突出人物形象。如:汉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举一例即可)
【解析】9.本题考查句式。
“天子为动”意为:天子(皇帝)被(他)感动。为:被。本句句式为被动句;
A.大王被蒙蔽一定很厉害了。蔽:蒙蔽,这里指被蒙蔽。被动句;
B.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感:被感动。被动句;
C.“唯利是图”,其中“是”无意义,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唯图利”;
D.“茅屋为秋风所破”指茅屋被秋风吹破,被动句;
故选C。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识记。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D。
11.本题考查对比、衬托的写法。
从文中“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可知,霸上、棘门两军的军纪松弛。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可知,细柳军的军容严整,二者进行对照,形成鲜明地对比,突出周亚夫是个“真”将军。
示例:文章用霸上、棘门两军的军纪松弛与细柳军的军容严整进行对照,突出周亚夫是个“真”将军。
【点睛】参考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