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12: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赠从弟》一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A.诗人塑造了这样的松树形象:挺拔端正,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且内心坚劲。
B.“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写松树在风中随风摇摆的欢快状态,表现了松树和风声密不可分的关系。
C.“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本性。
D.“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诗人写松柏的坚韧端正,勉励从弟不畏艰难,保持顽强而高洁的品性。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1-4句以神龟、腾蛇终归于尽为喻,说明人的生命也有尽期,面对“人固有一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诗人内心倍感悲观凄凉。
B.诗歌5-8句运用比喻,诗人以伏在马槽的老骥仍想着驰骋千里来自喻,写出了虽到暮年但建功立业的壮志不减,写出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
C.诗歌9-12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指出人寿命的长短和天有一定关系,但也不是完全由上天决定,体现了诗人不信天命、积极乐观的思想。
D.诗的最后两句说:高兴之极,歌咏此诗以表达自己的心志。这是乐府诗的一种程式化结尾,与正文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
3.下列对《梁甫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这两句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但这里的人生活很幸福。
B.“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写了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
C.“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4.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的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
B.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C.这首诗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D.这首诗的尾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二、句子默写
5.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刘桢)
(3)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______________)
(4)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6.“行止依林阻”中“依”字很有表现力,请加以品味。
7.“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深化了主题。请说说你的理解。
8.阅读古诗,完成小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结合全诗来看,“风”和“松”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赏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龟虽寿
东汉末·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就点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的道理。
B.“盈缩之期,不但在天”说明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C.全诗以景抒怀,诗人虽已到暮年,但是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D.《龟虽寿》从整体看,直抒胸臆。
10.诗中的“烈士”指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的“折”与乙诗的“搔”都是动作描写,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波动。
B.甲诗“馨香盈怀袖”中的“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着花枝,站立了很久。
C.乙诗的颔联运用移情手法,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D.甲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2.这两首诗都以写景开篇,都描绘草木茂盛之景,但目的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赏析。
B.有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为: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寒风非常的凶猛,可是那些松柏依然不畏强暴,刚劲挺拔。更有力地突出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高贵品格,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A.“诗人内心倍感悲观凄凉”有误,此处诗人认为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故选A。
3.A
【详解】A.错误,应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故选A。
4.C
【详解】C.错误,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故选C。
5. 馨香盈怀袖 松枝一何劲 老骥伏枥 曹操 狐兔翔我宇 梁甫行
【详解】注意“馨”“盈”“骥”“枥”“翔”等字的正确书定。
6.“依”字写了妻子以及孩子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7.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6.本题考查炼字。
要结合诗歌内容和主旨来分析解答。“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意思是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一个“依”字让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要靠在林中采集食物而存活,要靠险阻的坳壑以藏躲,他们怕暴露行迹,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一个“依”字把逃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
7.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
“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意思是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反而变成狐兔们的自由跳跃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现实。这两句扩大了全诗的内涵,它不仅使人想见逃民们的伤心落泪,而且使人看到生产凋敝,村落萧索的更广阔的社会图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深化了主题。
8.(1)“一何盛”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一何劲”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本诗以松柏为喻,赞扬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作者坚贞自守的品格,也有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描写对象的特点能力,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分析。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一何”多么,第一个突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和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和背景理解。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这首诗通篇以松柏而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并没有讲他希望堂弟应当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意却又不言而喻,将此诗赠与他的堂弟,目的是为了让堂弟像松一样,不畏严寒,屹立不倒。
【点睛】参考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9.C 10.烈士: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锐意进取、乐观奋发的人生态度。
【解析】9.考查诗歌理解与分析。
C.“全诗以景抒怀”有误,全诗抒怀言志,没有景物描写。故选C。
10.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情的把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烈士”指有远大抱负的人,能建功立业的人。诗中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
11.D 12.示例:甲诗表现春日佳景,反衬相思之苦;乙诗表现长安城因战乱而凄惨破败,表达忧国伤时的感情。
【解析】1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甲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有误,《庭中有奇树》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文人五言古诗,并非律诗;
故选D。
1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意思是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以春日佳景,花事的兴盛,反衬出人物相思的孤独和痛苦;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