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苏州园林(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轩榭(xiè) 池沼(zhǎo) 鉴赏(jiàn) 重峦叠嶂(zhàng)
B.亭子(tín) 堆叠(dié) 砌墙(qì) 胸中有丘壑(hè)
C.攀登(pān) 嶙峋(lí) 藤萝(téng) 俯仰生姿(zī)
D.斟酌(zhuō) 阑干(1án) 檐漏(yán) 别具匠心(xī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曼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B.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应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涿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A.映衬 配合 层次 布局
B.配合 层次 映衬 布局
C.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D.映衬 布局 配合 层次
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解说:这句话标点正确。
B.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句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C.参天大树 苏州园林 高尚情操 宝贵意见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解说: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千年书院经时间打磨,其永恒的智慧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 , , , , 。
①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
②守住书院根脉
③古为今用,去芜存菁
④呵护书院历史
⑤激活书院文化
A.①④⑤②③ B.②①④⑤③ C.②④⑤③① D.①③④⑤②
6.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⑶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⑷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A.打比方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B.打比方 作比较 打比方 引用
C.比喻 作比较 摹状貌 打比方
D.摹状貌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完美的图画”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一句中,“可是”是连词。
C.“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一句中,谓语为“当然”。
D.“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句子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二、填空题
8.填空。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_______,说明对象是_______,文章采用了“______”的结构形式,按照_______说明顺序,先总说苏州园林的地位、影响和整体特征,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细微方面进一步说明。
三、综合性学习
9.写作素养
(1)素材积累
关于“苏州园林”的诗句对联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根据你的积累,也搜集一些关于苏州园林的诗句对联写在下面。
(2)小试牛刀
上面是两幅苏州园林的图画,仔细观察,充分发挥你的才智,用你最美的语言任选一幅描述一下。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0.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______。
11.选文第①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B.“亭”音tíng;
C.“嶙”音lín;
D.“酌”音zhuó;
故选A。
2.C
【详解】A.蔓延。
B.映衬。
D.琢磨。
故选C。
3.C
【详解】解此题,要抓住最容易辨析的地方,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层次;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
布局:意思是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设计,文学上为了戏剧效果而引入的方法或人为状态;指棋子分布的态势。
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
配合: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或指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
从内容看,“讲究近景远景的”后面应选“层次”,排除“布局”,因为近景和远景富有层次感,排除AB;从“讲究亭台轩榭”看,“亭台轩榭”应是一座园林的主体建筑,要讲究“布局”,而不是要“映衬”什么东西,排除D。故选C。
4.D
【详解】D.“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误,“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D。
5.C
【详解】此语段介绍千年书院永恒的智慧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 “铭记”指历史,“发展”指新时代,应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叙述,①叙述的是“书院在新时代中”的风采和魅力,不能位于开头,所以排除AD;②④内容关乎历史,①内容关乎新时代,所以①不可以在②④中间,排除B。故选C。
6.A
【详解】(1)句很明显运用的是打比方,把桥比作虹,而比喻不是说明方法,所以C项排除。而(3)句没有比喻,是描摹状态的,所以是摹状貌,由此可知选择A项。
7.C
【详解】“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一句中,谓语为“各个不同”,“当然”为状语。故选C。
8. 叶圣陶 苏州园林 总一分 逻辑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布置 门窗的雕琢 色彩的调配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理解。《苏州园林》作者是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以“苏州园林”为说明对象,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9.(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 王赓言《游狮子林》)(2)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开放性试题,只要写出的诗句对联是关于“苏州园林”的,且不出现错字即可。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2)选择其中一幅图片,运用想象,结合图片,符合题目要求即可。每幅图画都画有树、水、亭、桥。湖水碧绿,树木苍翠,美如一幅画。
10. 苏州园林。 务必使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1.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设计师为使游览者在苏州园林“如在画图中”的认真。 12.用打比方,突出说明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不讲究对称。
把对称建筑比作图案画,突出苏州园林不对称的特点。
【解析】10.本题考查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根据文题《苏州园林》,联系第①段“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知,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根据第①段“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可知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1.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第①段中画线句连用四个“讲究……”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气势,一气呵成。由“讲究”分别引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联系①段“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可知,画线句说明了设计师们为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所付出的努力。
1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
第②段画线句“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可知,把“对称的建筑”比作“图案画”,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结合后文“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把园林比作美术画,把对称建筑比作图案画,生动形象地凸显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