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21: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使至塞上
——王维
课堂导入
诗如画卷,美不胜收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雨中草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诗人简介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当时,诗人因推助张浚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写作背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淳朴热情以及诗人的真挚感情。
3.理解深刻含义,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⑵,属国过居延⑶。
征蓬出汉塞⑷,归雁入胡天⑸。
大漠孤烟直⑹,长河落日圆⑺。
萧关逢候骑⑻,都护在燕然⑼。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属国,即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见《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地。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即黄河;一说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候骑:一作“候吏”。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译文
1.赏析诗歌首联
内容理解:交代出使任务及经过地区。写自己轻车简从,出使边塞。
炼字角度:①这个“单”字有孤单之意,诗人虽奉命出使,但轻车简从、形单影只;②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郁闷之情。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征蓬一样出使边境,像归雁一样进入遥远的北方。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出了塞外的荒凉萧索,以“蓬”、“雁”自比, 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3.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4.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画面题)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5.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情感、修辞、炼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情感:兴奋欣喜,极目远眺,但见天的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修辞:运用对偶,增强音韵美和语言气势。
炼字:(本诗的颈联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1)“直”字写孤烟之高,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2)“圆”字修饰落日,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3)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6.赏析“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余地。
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守边将士以身许国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文章主旨
课堂小测
1、《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或写出了雄奇、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课堂小测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最能鲜明地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句子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