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愚公移山 第1课时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愚公移山 第1课时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17: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24. 愚公移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了解文意、积累词语: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阅读目标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积累拓展四
诵读:加强诵读训练,培养文言语感,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3
4
人物、寓意: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寓意。
阅读目标
故事情节: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对话,把握文章故事情节,了解寓言的特点。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三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三,积累拓展五、六
立德树人
感受愚公的英雄气概,发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列御寇,
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列
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据后人考证,
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
寓言和神话传说,包括《天瑞》《仲尼》
《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
王》《力命》八篇。其中寓言故事百余则,如《造父学御》《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成书于战国早期。当时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寓言及其结构
概念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结构 双重内容结构:表层是一个故事,即“寓体”;里层是作者所寄托的另外意旨或给人的启示,即“寓意”,又叫作寓言的“本体”。
特点 ①篇幅一般较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
②讽刺性和教育性鲜明;
③常用多种修辞和表现手法;
④故事具有虚构性。
万仞( ) 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 )
荷( )担 叩( )石 箕( )畚( )
孀( )妻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亡( )以应 一厝( )
朔( )东 雍( )南 冀( )之南
rèn
文言知识积累
重点字
·



kòu

běn
shuāng
chèn
sǒu
kuì

cuò
shuò
yōng

·
·
·
·
·
·
·
·
·
·
·
·
·
·
·
1. 始一反焉。( )
2. 甚矣,汝之不惠( )
3. 无陇断焉( )
“反”同“返”,往返
通假字
·
“惠”同“慧”,聪明
·
“陇”同“垄”,高地
·
1. 惩山北之塞( )
2.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 北山愚公长息曰( )
4. 毕力平险( )
古今异义
·
古义:苦于;今义:处罚
·
·
古义:草木;
今义: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古义:叹息;今义:休息
古义:尽,全;今义:完成,完结
·
一词多义
汝心之固(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固
·
曾不若孀妻弱子( )
曾益其所不能( )
1.曾
·
·
·
连……都……
同“增”,增加
形容词,顽固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今亡亦死( )
3.亡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4.且
·
·
·
·
动词,没有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5.焉
·
·
动词,逃跑
副词,将近
连词,况且
疑问代词,往哪里、在哪里
语气词,无实义
1. 毕力平险
( )
2.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
3. 跳往助之
( )
词类活用
·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
·
动词作状语,蹦蹦跳跳地
·
◎倒装句
1. 甚矣,汝之不惠


2. 何苦而不平


文言句式
谓语部分“甚矣”提前,正常语序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苦何而不平”
3.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4. 告之于帝
( )
◎固定句式
如太行、王屋何
( )
定语“三夫”后置,翻译时移至“荷担者”之前
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帝告之”
固定句式,“如……何”意为“把……怎么样”
◎省略句
1.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2.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
◎被动句
帝感其诚( )
省略了主语,应为“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省略了介词“于”,应为“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感”意为“被……感动”
愚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人物形象
深刻寓意
情节安排
预习思考问题
文章安排智叟“笑而止之”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2
导思
1
导思
3
关键词:
移山、信念、毅力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读法指导
阅读时一定要把握语气,读出人物的心理、性格。读愚公的话时,要读出坚定的语气;读妻子献疑时说的话时,语气较轻,要读出担忧、疑虑和关切的语气;读智叟的话时,要读出讽刺的意味。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①②):故事的开端。交代故事背景,写愚公决心移山,并得到全家支持, 他们克服困难,开始移山。
第二部分(③):故事的发展。写智叟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
智叟→讥刺→残年余力,甚不惠
愚公→反驳→山不加增,后无穷
对比
第三部分(④):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和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动,命夸娥氏二子把山移走。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板书设计
太行、王屋
愚公移山
移山过程
智愚辩驳
聚室而谋,毕力平险
率子孙荷担,叩石垦壤
邻人遗男,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不改初心
毅力
决心
鲜明对比
移之不易(故事背景)
神话结尾
天帝助其实现愿望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