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8.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茨威格 年级:八年级
学习目标
1. 把握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理解作者的评价,感受托尔斯泰的“天才灵魂”。
2. 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理解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情感。
3. 体会文章传神的肖像描写和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精彩运用。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列夫是他的名字,托尔斯泰是姓。托尔斯泰是世界级的大文豪,写过好几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创造了史诗体小说。著名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同时他还是思想家、哲学家。后人对他评价很高。
背景链接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高尔基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等。
知识链接: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1928 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 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到托尔斯泰的出类拔萃及其超越自身、超越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托尔斯泰》为其中一部。
预习资料速查
又名《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为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司汤达(法国作家)、卡萨诺瓦(意大利作家)作传。
传记文学
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风貌,刻画人物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以传记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真实性,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二是文学性,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可以运用想象和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阅读教材课文后的助学内容,包括“阅读提示”“读读写写”以及“补白(夸张)”,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读读写写”借助工具书查漏补缺;
2.通过“阅读提示”初步把握文章结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
3.阅读“补白”,理解夸张的修辞手法。
整体感知
胡髭 黝黑 鬈发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犀利 锃亮 甲胄 粲然 滞留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侏儒
zī
yǒu
quán
làn
gòu
xī
zèng
zhòu
càn
zhì
jīn
hàn
huáng
zhū rú
字词识记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指皮肤不干净。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文中形容眼神犀利。
必考字词梳理
成语积累
( )姓肖
( )肖像
xiào
xiāo
( )
( )
扎
( )
扎实
挣扎
包扎
zhā
zā
zhá
必考字词梳理
肖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敦( )敦厚
郭( )城郭
谆( )谆谆教诲
dūn
guō
zhūn
蔼( )和蔼
谒( )拜谒
霭( )雾霭
ǎi
yè
ǎi
胄( )甲胄
胃( )肠胃
zhòu
wèi
形近字
段落 内容概括 主要特征或 具体内容 作者的评价 (提炼观点) 写作技巧
1
2
3
4
5
第一部分(第1-5段):
铺陈:为了强调而层层铺开,反复叙说。
渲染: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方面集中描写。
段落 内容概括 具体特征 作者的评价 (提炼观点) 写作技巧
6
7
8
9
第二部分(第6-9段):
第一段:须发的特点
第二段:面部轮廓、结构
第三段:面容表情
第四段:长相平平
第五段:外貌令人失望
第六段:目光犀利
第七段:蕴含丰富
第八段:眼睛具有威力
第九段:眼睛的犀利 与人生的不幸
外貌特征
眼光犀利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课文研读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须发:
眉毛:
额头:
皮 肤:
鼻子:
目光:
表达效果
比喻效果:
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夸张效果:
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2、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什么?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了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
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
课文研读
3.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课文研读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幸福”与“不幸”
本篇文章写作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独特性?
一、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
手法总结
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课外作业:
搜集积累列夫·托尔斯泰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