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学案2-练习
一、文学文化常识拓展
司马迁生平大事简表
时期 经历 少年 l “耕牧河山之阳”,在乡下读书。体验了民间生活。 青年 l 十九岁随父亲进京至京师长安,受学于董仲舒孔安国。奠定史学基础。 l 二十岁开始出京漫游。为协助父亲著作史记做准备。 l 二十四岁后,任郎中(三十三岁升为侍中),跟随汉武帝各地祭祀巡游。 中年 l 三十六岁时,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 l 三十八岁时,司马迁正式接任太史令,继承其父作《史记》遗愿。 l 四十二岁时,汉武帝命司马迁等人作《太初历》【1】,同年开始著述《史记》 中晚年 l 四十七岁,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2】,下狱遭宫刑。 l 五十岁,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任中书令。 l 五十五岁,司马迁完成《史记》,《报任安书》【3】写于这一年。 l 司马迁死亡时间原因无确定说法。
【链接】
1.《太初历》
《太初历》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首先,它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这和我们现代生活所使用的太阳历历法已经极其接近。其次,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阴历正是正月为岁首)。第三,它第一次把辅助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对以后农业生产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2.李陵之祸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开汉元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作为当时世界第一的强国,这真是奇耻大辱,汉武帝立马发兵讨伐匈奴。
在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攻打匈奴,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兄弟,汉武帝派李广利攻击匈奴,主要是想让李广利立功封侯。其实汉武帝也了解李广利这个人,老实有余,能力有限,所以为了顺利击败匈奴,自然选择很多久经沙场的将军给他打辅助,这其中就包括李广的孙子李陵。李广利带着强兵打得不多的几次胜仗,也都是损兵折半,而且不能体恤士卒,难以和他们融洽相处,因此在军中并没有多少威望。李陵最看不起的可能就是这号人。李广利统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匈奴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要他为大军运送粮草。李陵不甘心只做个粮草官,决心效法霍去病,向汉武帝请兵五千,决定以寡敌众,直捣黄龙。汉武帝答应了他。
李陵率军走到浚稽山的时候,遭遇匈奴单于,多番苦战之后粮尽矢绝,李陵最终降敌。《汉书》里说,李陵觉得自己在汉武帝面前夸下海口,这次失败食言,无言面对汉武帝,因此投降匈奴。消息传回朝廷,汉武帝勃然大怒,把李陵全家投进大狱。朝堂上下,口径一致,都声讨李陵投敌。
就在这个时候,天天在家埋头写《史记》的司马迁站了出来。他直面汉武帝,替李陵说情,说:“李陵在家侍奉双亲,极其孝敬,和士人交往又有信义,并且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主力,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但他的功绩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不是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司马迁这话里虽然没有提到李广利一个字,但是汉武帝却觉得他弦外之音是认为这次被匈奴打败是李广利的不救援导致的,这更是直指汉武帝用人之过。与此同时,公孙敖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灭族李陵,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后改为宫刑。
3.《报任安书》
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字少卿,在大将军卫青门下。在巫蛊之祸时,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
事件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追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关于任安,汉武帝对他的做法认为还可以,没有责怪他。可是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
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
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绝无平反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于是,在征和二年十一月,五十五岁的司马迁写了一封长信给任安。这就是《报任安书》。
而任安,最终还是被腰斩了。
【拓展】史书体例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拓展】背景知识
1.周亚夫
周亚夫(?-前143),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族,沛县(今属江苏)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
除了本文所记叙的驻军细柳,严于治军,为保卫国都长安免遭匈奴铁骑的践踏做出的贡献外,周亚夫最大的功绩是指挥平定七国之乱。这场平乱粉碎了诸侯王企图分裂和割据的阴谋,维护了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周亚夫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在景帝时期任丞相,但因功高盖主和个性耿直而被景帝下狱,最终绝食而死。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朝和梁国联手平定,七大功臣为:汉朝方面周亚夫、窦婴、栾布、郦寄,梁国方面刘武、张羽、韩安国。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诸侯王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
2.本文背景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写的是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的事。这年冬天,居住在北方的匈奴六万多人进攻西汉的上郡和云中,烧杀抢掠得很厉害。汉文帝急忙调兵遣将,防守关隘。过了一个多月,匈奴离去,汉兵又撤退了。当时守卫长安附近的有刘礼、徐厉和周亚夫率领的三支部队,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和细柳。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入营慰劳将士,本文讲的就是这次劳军的事情。
一个多月以后,部队撤兵,文帝就任命他为中尉(负责首都卫戍部队的军事首长),负京城的治安和保卫。周亚夫的治军给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帝临死时嘱咐告诫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说:“国家若有急难,周亚夫真正可以担当带兵的重任。”
二、名句链接
【热爱祖国】
1、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2、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
3、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4、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5、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6、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伯坚
7、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8、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9、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果戈理
10、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乙】
淮阴侯①列传(节选)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②,羞与绛、灌③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
注:①淮阴侯,指韩信。②鞅鞅:通“怏怏”,不服气、郁闷失意的样子。③指绛侯周勃、灌婴,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臣多多而益善耳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C.军细柳,以备胡 以光先帝遗德
D.于君何如 皆以美于徐公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先交代背景即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人奉命备战戍边,这样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广阔地展示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B.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C.乙文段中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信出门,笑曰”的“笑”可以看出韩信尊重将领爱惜人才,为与樊哙为伍而欣喜。
D.两文在塑造人物上手法各有所长,甲文在对比中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来表现韩信的性格特征。
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5.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此真将军矣”,韩信在语言上毫不吝啬地称赞自己领兵打仗“多多而益善耳”,他们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将帅之才。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司马迁刻画两者之间的区别,结合原文谈谈分别塑造了周亚夫、韩信怎样的人物形象。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乙】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启、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①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②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③,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
【注释】①降下:投降和攻下。②镇:坐镇后方,使……安定。③给馈饷:供给军饷。
6.解释加点的词语。
(1)天子且至
(2)曩者霸上、棘门军
(3)陛下使人攻城掠地
(4)不绝粮道
7.翻译句子。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8.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多处对比,突出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其统帅顿生敬意。
B.汉初“三杰”中对刘邦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的人是韩信。
C.两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是皇帝,【甲】文通过记叙了文帝劳军的故事,【乙】文记叙了高祖与群臣的一段对话。
D.项羽虽仁而爱人,但他嫉妒贤能,加害有功者,独占所得利益,是他失败的原因。
9.汉文帝与高祖二位君主任选其一,概括其形象特点。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跳往助之 称善者久之 B.又不得入 不得志,独行其道
C.天子且至 年且九十 D.居无何 面山而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2.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共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 军:驻军,驻扎
B.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C.既出军门 既:已经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大约
1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备胡 请以军礼见
B.称善者久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为人谋而不忠乎
D.已而之细柳军 面山而居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记叙了汉文帝细柳劳军的故事。其中重点刻画了周亚夫这一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卫、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
C.汉文帝开明、识大体。周亚夫用军礼、军规接待“劳军”的汉文帝,“群臣皆惊”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
D.本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试卷第4页,共11页
试卷第5页,共11页
参考答案:
1.C 2.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C 4.(1)披甲戴盔的将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2)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5.甲文运用侧面描写,以文帝赞赏来肯定周亚夫;乙文运用正面描写,写韩信在语言对话中直接夸赞自己。文帝称赞周亚夫“真将军”,其他军营防备对比如同儿戏,可见周亚夫军有方,军纪严明,恪尽职守;韩信笑着接受樊哙对他“王”的称呼;称汉王能力不过率领十万士兵,而自己领兵越多越好,可见韩信恃才自傲,狂妄自大。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A.将要/况且;
B.好/好处;
C.都是表目的,用来;
D.对/比;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为: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故断句为: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信出门,笑曰”的“笑”是嘲笑的意思,可知韩信恃才自傲,骄傲自大,不够谦虚。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
(1)重点字词:介胄,披甲戴盔;拜,行跪拜礼。
(2)重点字词:且,况且;授,赐予。
5.本题考查文言比较阅读。阅读文章,由甲文中第二段“称善者久之”可知,运用侧面描写,以文帝赞赏来肯定周亚夫。乙文中“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可知,运用正面描写,写韩信在语言对话中直接夸赞自己领兵打仗“多多而益善耳”。由甲文“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可知,文帝称赞周亚夫“真将军”,其他军营防备对比如同儿戏,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尽职尽责。乙文中“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可知,韩信笑着接受樊哙对他“王”的称呼。由乙文“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可知,韩信称汉王能力不过率领十万士兵,而自己领兵越多越好,可见韩信恃才自傲,骄傲自大,不够谦虚。据此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甲】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乙】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却又希望被重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我家。”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就是和樊哙你这般人同伍的啊!”皇上曾经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6.(1)将要 (2)先前 (3)派 (4)断绝 7.(1)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2)在营帐里谋划决策,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我不如张良。 8.C 9.汉文帝:深明大义,知人善任,知错就改等。 高祖:慧眼识才,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善听,总结经验,能自省等。
【分析】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且,一词多义,将要。曩,本义,先前。使,一词多义,派。绝,一词多义,断绝。
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 被,同“披”,穿着。锐兵刃,刀出鞘。彀,张开。持满,把弓拉满。(2)夫,发语词,不译。帷幄,军营的帐幕。于,在。
8.C.“两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是皇帝”有误,甲文刻画的是将领周亚夫,乙文刻画的是汉高祖。故选C。
9.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汉文帝:根据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营处处碰壁却没有生气,可知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根据他把周亚夫认命做细柳营的将领,并称赞他是一个“真将军”,可知他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根据他听从守营士兵的言语在营中“按辔徐行”,可知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汉高祖:根据“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可知他赏罚分明。根据他任用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可知他是一个慧眼识才,知人善任的人。根据他向君臣讲解自己为什么会战胜项羽拥有天下的原因,可知他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能自省的人。根据他认真听取高启、王陵二人的回答,可知他是一位善于聆听的人。
【点睛】译文:
甲: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乙: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10.C 11.(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2)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 12.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分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理解。
A.代词,指移山这件事/助词,无实意;
B.能够/施展;
C.两个都是“将要”的意思;
D.停止,这里是“等”的意思/居住;
故选C。
11.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重点词语有:诏:告诉;劳:慰劳;句意为: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书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2)句中重点词语有:为:被;容:神情;式:扶着车前的横木;句意为: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
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可从周亚夫和皇帝两人的作为上考虑“惊”的丰富内涵:根据第一段“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等看出他们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根据第一段“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可看出他们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根据第一段“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可看出他们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根据第一段“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以他们看出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点睛】翻译: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13.D 14.B 15.B
【分析】13.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
D.句意为: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约:规定;
故选D。
14.考查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A.以:连词,来/介词,用;
B.之:两者均为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C.为:动词,做/介词,替;
D.而:和“已”连在一起,表时间,不久/助词,表修饰;
故选B。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卫、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表述错误,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卫、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这些内容是对周亚夫治军严明的侧面描写,不是正面描写;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