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培优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培优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7 11: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藤野先生 课时同步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当夜间________,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________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________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________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 疲倦 瞥见 抑扬顿挫 增加 B. 疲惫 望见 抑扬顿挫 增加
C. 疲惫 瞥见 高低起伏 增强 D. 疲倦 望见 高低起伏 增强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 _______,给我____ 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 _____ ,不倦的____ ……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A. 鼓舞感激希望教导 B. 感激鼓舞期望教诲 C. 感谢鼓励教诲希望 D. 感激鼓励希望教诲
3.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___,给我____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 ,不倦的 。
A. 鼓舞 感激 希望 教导
B. 感激 鼓舞 期望 教诲
C. 感谢 鼓励 教诲 希望
D. 感激 鼓励 希望 教诲
4.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绯红(fěi) 不逊(xùn) 烂熳(màn) 喝采(hè)
B. 瞥见(piē) 畸形(qī) 下咽(yàn) 订正(dìng)
C. 诘责(jié) 教诲(huǐ) 解剖(pōu) 裹脚(guǒ)
D. 驿站(yì) 托辞(cí) 霉菌(jūn) 标致(zhì)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掌故 愤然 适值 正人君子 抑杨顿挫
B. 卢荟 托辞 标致 杳无消息 美其名曰
C. 斥责 烂熳 模糊 精通时事 油光可签
D. 落第 教诲 疲倦 难以下咽 深恶痛疾
6. 下列加点词语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7.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B. 地摊经济放开以来,我们小区窝在家里的人数比起放开以前减少了一倍。
C. 通过“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D. “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形式,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9.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安徽庐江发现的西汉古墓中的千年古棺由金丝楠木制成,油漆鲜艳无比,油光可鉴。
B. 老鼠和麻雀经常到庄稼地或粮仓粮库等地方偷吃粮食,这一点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令人深恶痛疾。
C. 我知道他疏懒,本不以杳无消息为奇,但有时也颇怨他不给一点消息。
D.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10. 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②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③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④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⑤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如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⑥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 ①句用了夸张,又用了比喻。 B. ②③句都用了比喻。
C. ④⑦句都用了反语。 D. ⑤⑥句也用了比喻。
11. 判断下面句子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是( )
A.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C. 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12.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带”指的是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中东再到欧洲这样一条带状之路。
②今天这个概念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提出来的。
③其实中国对东南亚的海外贸易早就有了,宋朝时期非常发达,明朝有郑和下西洋。
④“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和印尼的时候提出来的。
⑤“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
A. ④①⑤③② B. ④⑤①②③ C. ②④⑤①③ D. ①⑤④③②
二、填空题
13. 作者名片。
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1918年发表《 》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代表作品有小说集《 》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和一些杂文集等。
1901年,鲁迅从矿路铁路学堂毕业,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________弘文学院学习日语。1904年进入________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现代医学。学医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藤野先生》就是回忆他在日本求学期间的经历。本文选自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我们以前还学习过这部散文集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篇文章。在本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______,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14. 指出下列各句的人物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 )
(2)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
(3)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
(4)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
15.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 )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 )
(3)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 )
三、现代文阅读
16. 课内现代文阅读
甲段: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束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乙段: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概括选文的内容。
(2) 乙段文字首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受了他的影响了。”一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中的“他们”指什么人?“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对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
(5) 在看电影事件中作者共写到哪几种中国人?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
17. 比较阅读
回忆齐白石先生
新凤霞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只小兔。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闷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一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像离开了纸似的。”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篇属于回忆性的文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回忆了与齐白石先生相处的五件事。
B. “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借助象征手法,突出强调了齐白石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
C. 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唱戏方面的启示: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D. 文章结尾和开头相呼应,再次表现了齐白石先生作画风格对“我”唱戏的影响之深。
请对选文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从选文第④⑤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第6课藤野先生课时同步培优练习答案
1. A 2. D 3. D 4. D 5. D 6. C 7. C
8. D 9. D 10. D 11. D 12. A
13. 周树人 狂人日记 呐喊 彷徨 野草 东京 仙台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真挚怀念
14.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心理描写 (4)神态描写
15. (1)记叙 (2)议论 (3)抒情
16. 【小题1】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交待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小题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匿名信事件议论,领起下文看电影事件,表达作者在遭受侮辱后作为弱国国民的极为愤慨和辛酸的情绪。
【小题3】表现作者对某些日本同学们盲目忠君、妄自尊大的嘲讽。
【小题4】前一个指讲堂里的日本同学们,后一个指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作者对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极端失望、愤慨,痛感他们精神麻木、思想愚昧,要救治他们的精神,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小题5】影片中有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和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军枪杀的中国人;讲堂里看电影的“我”。“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
17. 【小题1】B
【小题2】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的小兔画得有神,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有艺术家的气魄。
【小题3】重情义,感情深藏不流露;待人宽厚,宽严相济;生活朴素。
【小题4】示例:列举事件典型。记叙的几件事充分展示了齐白石先生的形象。选材角度丰富。从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选材,写出齐白石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职业的转换。选材真实。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