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时同步培优练习
【自主预习】
1.重点字音字形
名轲( ) 寡助( ) 域民( ) 甲胄( )
米 sù ( ) 亲 qi( ) pàn( )之
2.解释加粗重点字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
(2)池非不深也 ( )
(3)兵革非不坚利也 ( )
(4)委而去之 ( )
(5)得道者多助 ( )
(6)寡助之至 ( )
(7)亲戚畔之 ( )
3.常识概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邹 (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 期思想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 家大师,被 尊称为" ”。他主张施行" ", 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提出的“ , , ”民本思想,
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4.主旨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通过对 、 、 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 的根本条件是 ,而决定 的根本条件是 能否 。
【课时训练】
解释加点的词。
(1)委而去之 ( )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3)天下顺之 ( )
6. 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7 .一词多义。
(1)夫环而攻之( )
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 ( )
(2 )地利不如人和 (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8.古今异义(根据今义,找出并释古义)。
(1)委而去之 古义: 今义:委任
(2)亲戚畔之 古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
家庭或它的成员
(3)池非不深也 古义: 今义:池塘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现象)。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 )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用作动词,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 )
10.理解性默写句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 。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 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
(3)文中指出人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4)作者认为“战必胜”的条件是: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文:
(2)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阅读赏析】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各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这 一 论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 为什么
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3.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③,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故从其四欲⑤,则远者自亲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⑦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 牧民 四顺》)
【注释】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 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夫环而攻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不效,则治臣之罪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①“ 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②“ 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③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