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7 16: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好学,善作文。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抒情。特征: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有时也写景寄情。
答 谢中书 书
解读文题
称名 称所厌恶的人/用于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
称字 如:李太白(李白) 杜子美(杜甫)
称号 如:青莲居士(李白)
称谥号 如:王文公(王安石) 范文正公(范仲淹)
称斋名 如:聊斋先生(蒲松林) 杨诚斋(杨万里)
称官名 如:杜工部(杜甫) 杜拾遗(杜甫)
称籍贯 如:柳河东(柳宗元)
称官地 如:柳柳州(柳宗元)
称呼大科普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划分层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补充
骈句,指的是以四、六句式为主,两两相对,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
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长短不一,富有变化的句子。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界/仙都,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南朝承自东晋,从420年刘裕代晋算起,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
北朝承自十六国,自北魏439年统一北方算起,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于577年灭北齐。581年北周被隋所灭,北朝结束。589年,隋灭陈和后梁,结束了西晋末年以后延续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走近作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梁国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南京)人。永明十年(公元492年),辞去朝廷食禄,陶弘景选择遁入山林,之后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都在山林间度过。陶弘景虽然很少与人交流,但却能洞察天下事。被称为“山中宰相”。他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风清真。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峰入云,水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石壁,五色交杂。)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茂林修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晓雾将散,猿鸟齐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日欲坠,沉鳞跳跃。)
原文
改文
精读细研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俯仰结合,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白云之缥缈灵动,境界开阔、清新。
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精读细研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6个字,两组对偶。“交”字写出了石壁色彩斑斓、目眩神迷之感。“俱”字写出了终年常绿的美丽。竹木与山石相互辉映,呈现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既有清爽宜人之感,又有万物勃发的生机。
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精读细研
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出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
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静景)
(动景)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仰视)
(俯视)
(平看)
(平看)
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意境美
精读细研
形体: 高峰——流水
光色:林清翠竹——五色交辉
声响:日出雾歇——猿鸟乱鸣
日落山暝——沉鳞竞跃
静态
动态
动静相衬之美
精读细研
“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美的景物描绘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批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山水作为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诗人。他的诗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歌的形成。因此赢得了中国山水诗派开山鼻祖的称号。
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18岁时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精读细研
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何言外之意?
(1)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了作者对谢灵运的钦佩;
(2)自谢灵运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3)“我”是继谢灵运后又一个“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待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表达情感
将这里比作“人间天堂”,以极高的赞美和感慨来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小试牛刀
1.写山之高,水之净,山水相衬之美的语句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哪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在《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