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免疫失调(共42张ppt1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3免疫失调(共42张ppt1个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8 22: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问题探讨
生活中,我们有时看到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耐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据统计,全世界20%-40%的人被过敏问题所困扰。
1.你还知道哪些过敏现象?
2.上述过敏反应与免疫反应有什么关系?
本质上说,过敏反应就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
药物过敏(如青霉素过敏、链霉素过敏)、呼吸道过敏(如花粉过敏、尘螨过敏、毛屑过敏)、消化道过敏(如食用鱼、虾、蟹、蛋、奶导致的过敏性肠胃炎、皮肤过敏(如荨麻疹、湿疹)
食物过敏
正常的免疫功能可以识别并排除进入体内的“非己”物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免疫功能不正常时,就可能发生免疫失调性疾病。
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过强/错误
免疫功能过弱
一、过敏反应
1.概念
_______的机体,在_____接触_____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_________或________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已免疫
再次
相同
组织损伤
功能紊乱
实质:免疫系统对外界无害物质发生免疫反应
2.过敏原
(1)概念
___________的_______叫做过敏原
(2)常见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
抗原物质
鱼、虾、牛奶、蛋类、花生
磺胺、奎宁、青霉素
花粉、室内尘土、宠物的皮屑、棉絮
练习:《金版》,P126:1
3.过敏反应的发病机理
(1)有些人在( )接触______时,在_______的刺激下,B细胞会____________;
(2)这些抗体_____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________)的______;
过敏原
过敏原
活化产生抗体
吸附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黏膜
肥大细胞
表面
柳树开花
柳树花粉
B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抗体
初次
3.过敏反应的发病机理
(3)当_____的过敏原_____进入机体时,就会与____在_________的_______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_____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_____、血管壁通透性_____、平滑肌_____和腺体分泌______,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
再次
相同
吸附
细胞表面
相应抗体
组胺
扩张
增强
收缩
增多
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
柳树开花
柳树花粉
B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抗体
组织胺和其他化学物质
过敏反应的发病机理模式图
过敏原
初次接触、刺激
B细胞
活化
浆细胞
分泌产生
抗体
吸附
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
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
过敏原与吸附在细胞表现的相应的抗体结合
引起
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引起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炎)
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B
细胞

细胞
增殖分化
肥大细胞
抗体
组织胺等化学物质
腹泻
刺激
胃肠平滑肌收缩
过敏实例1:鱼虾引起过敏性腹泻
首次摄入
再次摄入
分泌
鱼虾蛋白
分泌
练习:《金版》P124:例1
4.过敏反应的特点
(1)有____ 之分,反应强烈
(2)许多过敏反应还有明显的 _______和_______
快慢
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出现反应,也可能24h后才有症状
遗传倾向
个体差异
5.主要预防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如果自己不能找到过敏原,可由医生通过医学方法来检测;
出现过敏症状的人,应当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
练习:《金版》P124:例2
(3)一般 破坏组织细胞,也 引起组织损伤
不会
不会
比较内容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反应时机
抗体分布
反应结果
联系 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过敏原
抗原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即可发生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主要)、组织液、外分泌液
使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练习:《金版》P126:3
抗组织胺药物
靶细胞
抗组织胺药物
这些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组织胺比较类似,他们可以竞争性的结合组织胺的受体并且不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变化,进而阻断组织胺对靶细胞的刺激,有效抑制血管壁舒张以及特定神经的兴奋,对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思考:如何缓解过敏症状?
抑制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发挥功能
过敏的治疗
思考:免疫系统会不会攻击自身的正常物质呢?
案例:王同学曾经有过链球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很快痊愈了。可是有一天王同学突然感觉胸闷、头晕,医生告诉他这是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心脏瓣膜受损,属于风湿性心脏病。王同学不理解,普通的细菌感染怎么会和心脏病产生关系呢?
风湿性心脏病致病机理
资料1
组织细胞的正常工作离不开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全身供血不足可以导致头晕、胸闷等症状。
资料2
人的心脏由两心室两心房组成,此外在心室与心房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存在着心脏瓣膜,像单向阀门一样保证血液总是从心房流到心室,再从心室流到动脉进而运向全身的组织器官。
人体心脏及瓣膜
抗原M
特定蛋白
某种链球菌
人的心脏
资料3
某些链球菌表面有一种重要的抗原M,其空间结构与心脏瓣膜细胞表面某种蛋白质非常类似。
请根据资料,绘制链球菌感染引发头晕、胸闷等风湿性心脏病症状的流程图。
机体产生针对抗原M的特异性免疫
抗M抗体与效应T细胞作用于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受损
部分血液回流,全身供血不足
头晕、胸闷等症状
二、自身免疫病
1.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_____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_____和_____造成____并出现了____,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自身
组织
器官
损伤
症状
2.常见实例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实质: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3.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机理
在某种_______的表面有一种_____分子,与心脏____上的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_____,当人体____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________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____的同时,_____也受到了_____。
抗原
瓣膜
心脏瓣膜
病菌
心脏
相似
感染
链球菌
损伤
相关了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病程可有缓解和发作交替进行,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白细胞减少等,本病大多见于年轻女性。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75‰,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观察表明,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练习:《金版》P124:例3 P126:5、6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
在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_____或_____而引起的疾病
不足
缺陷
2.分类
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概念
实例
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概念
实例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大多数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该病是由与____ ______有关的基因_____或____引起的
3.实例
(1)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①发病机理
②特点
淋巴细胞发育
突变
缺陷
患者多为______和______;
他们存在严重的________和_____ __缺陷,任何一种病原体感染,对他们都是致命的;
新生儿
婴幼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泡泡男孩” 大卫·菲利浦·威特
大卫·菲利浦·威特,别名泡泡男孩,生于1971年9月21日,患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从出生那一刻起, 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中,他在塑料泡泡里度过了12年的光阴。1984年2月22日,与病魔和孤独斗争了12年半的“泡泡男孩”离开了人世。在塑料泡泡里度过的12年中, 他渴望亲人深情地拥抱, 却在临死那一刻, 第一次触摸到妈妈的手。
____ ___________(简称_____)
(2)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①相关病毒
②发病机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HIV能够_______ ________,主要侵染__________;
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辅助性T细胞
③特点:
具有_______;HIV侵入人体后通常可以潜伏______甚至更长时间;
潜伏期期间,HIV会经历__ 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免疫系统分泌__________ ,这也是目前______ _的重要依据,直到艾滋病病发时,机体_________ _______;
但是,随着_____ ____,_____的数量持续下降,使免疫系统功能____,感染者出现___ _____、____、___ ____等症状;
最终,患者死于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____ ___或_____ ___等;
④过程:
潜伏期
2-10年
迅速增殖
免疫反应
抗HIV的抗体
HIV检测
仍会继续分泌该抗体
病毒的复制
T细胞
减退
淋巴结肿大
发热
体重下降
严重感染
恶性肿瘤
⑤直接死因
死于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____ ___或_____ ___等;
严重感染
恶性肿瘤
⑥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 _____、____ ___和___ _____;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⑦预防措施
a.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
b.避免注射吸毒;
c.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
d.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e.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⑧注意
与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等,_____使人感染HIV;
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艾滋病病人应该少一份歧视,多一分关爱;
不会
练习:《金版》
P125:例6
P127:9
正确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病
练习:《金》P127:12
2.HIV病毒 课本P81
病毒包膜
来源于病毒____所在的________;
基本支架为__________;
外壳
保护内部核酸的_______外衣
表面蛋白
能使HIV和宿主细胞的_____结合
核酸
包含___条_____的____链,是复制更多病毒的_________
逆转录酶
____个拷贝,能够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将_____转化为___(即______)
最后
宿主细胞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受体

RNA
DNA
逆转录

相同
RNA
遗传物质
《金版》
P127 11、15
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1.相关曲线及思考讨论
思考
(1)在A阶段,HIV的数量为什么上升后又快速下降
在HIV侵入人体后初期,迅速增殖,数量上升;
由于此时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HIV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大量病毒被消灭,因此数量下降;
思考
(2)在B阶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思考
(3)C阶段临床出现艾滋病症状,最终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表明患者丧失了免疫系统的哪项功能
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表明丧失了免疫防御功能;患者发生恶性肿瘤,表明丧失了免疫监视功能;
思考
(4)在C阶段,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但不为0,为什么?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分化生成部分辅助性T细胞
思考
(5)HIV侵入人体,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吗?
不会,非特异性免疫还在
讨论
(1)HIV攻击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为什么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泌细胞因子),当它被攻击之后免疫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讨论
(2)我国对所有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实行“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的目的是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也为“到2030年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终结艾滋病”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这样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金》P88 例1、例2
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例如:艾滋病
例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传播方式: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关爱艾滋病病人
免疫过强
免疫失调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例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实质: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
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
实质:免疫系统对外界无害物质发生免疫反应
免疫错误
总结
现学现用: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情况?
1.迪格奥尔格综合征即先天性无胸腺或发育不全,新生儿出生后3~4个月可发生各种严重的病毒、真菌如念珠菌和卡氏肺囊虫感染_____________
2.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而引起的传递功能障碍疾病______________
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___________
4.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作用于正常红细胞,引起红细胞裂解__________
5.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与之结合__________
6.某人注射青霉素之后,出现喉头水肿__________
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正常体液免疫
过敏反应
P80拓展应用(1)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机体会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病毒作战。其中,辅助性T细胞可以通过向B细胞传递信息、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使病毒释放出来,从而使得病毒能被体液免疫消灭,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它受到刺激后,可以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抗体与病毒的结合可以抑制病毒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并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另外,B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也可以向辅助性T细胞呈递抗原信息。(2)“细胞因子风暴” 是指由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细胞因子可刺激免疫细胞活化,活化的免疫细胞又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在机体精密调控下进行。有些人在严重感染(如SARS、流感)等异常情况下,细胞因子调控失常,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导致异常免疫应答,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目前有推测认为,“细胞因子风暴”可能是由免疫系统对新的、高致病性的病原体的过激反应造成的。(3)作为公共卫生的参与者,我们平时应该积极参与提升公共环境卫生的活动;在遇到突发的传染病疫情时,要依靠科学、按照卫生管理部]提出的个人预防措施建议,做好自我防护;等等。从个人卫生和其他生活习惯方面看,应该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心态和按时作息;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等。知识回顾:HIV病毒的中心法则
HIV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有RNA复制吗?
没有
HIV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