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下 4.1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桥梁“博采众长、自主创新”,获得了“世界桥梁建设21世纪看中国”的赞誉。如今,加拿大、美国等特大型桥梁建设都有中国人的身影。这说明( )
①对外开放是推进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②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③技术引进是解决技术落后的根本举措 ④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作用日益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下表是某日省内部分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六项污来物,数值越大,污染越严重。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出现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om
城市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状况 首要污染物
杭州 101 89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宁波 96 72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湖州 92 105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绍兴 124 101 Ⅲ(轻微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A.四个城市中,污染最重的是湖州
B.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
C.AQI的六项指标中,全部属于纯净物
D.二氧化氟、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3.我国城乡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环保,以下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B.减少城市绿地和湖泊的面积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4.垃圾分一分,环境十分美。做好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垃圾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 发芽的马铃薯
B. 水笔芯
C. 笔壳
D. 碎玻璃
5.国家鼓励大家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共同创造蓝天白云、清洁永续的蓝色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21教育网
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将废纸、塑料瓶等收集起来,一起焚烧
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贺卡
6.如图所示,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人多力量大,我们战胜了地球
B.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
C.整个地球就是一个生物圈,我们要保护她,为她“减负”
D.物种过多导致地球不堪重负,要消灭那些对人无用的物种
二、填空题
7.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省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导致此地常降酸雨,庄稼被毁,居民外流.
材料二 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21
材料三 二氧化碳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气体.人类目前由于过多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2·1·c·n·j·y
(1)根据材料一,造成该地区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消除温室效应的方法有那些?
(4)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那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
8.如图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图示,根据图示回答:
(1)人口剧增必将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粮食必然 .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 .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将 ,并使粮食不足,造成饥饿,使人口死亡率 .
9.某地现有1000公顷林场.对这片林场如何处理,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①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②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③把1000公顷人工用材林地,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即100公顷.砍伐以后,随即补种树苗,10年后成材.
21cnjy.com
你赞成以上哪一种办法,为什么?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10.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 ,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 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人的生存离不开 、 和 。除此 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 需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根据如图所示的“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 输出给 。
(2)图中箭头c表示 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 。
(3)将下列选项代号分别填入下面代表图中箭头a和b后的横线上。
a. ;b. 。
A. 铁矿石、水产品 B. 煤渣和污水
C. 垃圾和煤烟 D. 木材和煤炭
三、解答题
12.粮食问题是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人口是否就可以无限制地 增长下去,谈谈你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解析部分
1.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提到的主要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人们科学素养的的提升。
③④ 中的技术引进,以及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不属于自主创新精神的发展。
故答案为:Awww-2-1-cnjy-com
2.B
1.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控制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2.AQI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受污染数越高,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A:四个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绍兴,因此污染最重的是绍兴,A错误。
B:PM2.5吸入人体后,一部分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对血管尤其是最内层的血管内膜造成损伤,长期处于PM2.5高浓度地区,可诱发冠心病,B正确。
C:AQI的六项指标中,PM10、PM2.5不属于纯净物,C错误。
D: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D错误。
故选B。【来源:21cnj*y.co*m】
3.D
根据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分析。
A.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汞、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A不合题意;
B.减少城市绿地和湖泊的面积,空气得不到净化,水资源减少,故B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资源,故D不合题意;
D.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出处:21教育名师】
4.B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又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根据垃圾分类的知识可知,发芽的马铃薯属于厨余垃圾,水笔芯实验有害垃圾,笔壳属于可回收垃圾,碎玻璃属于其他垃圾,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5.C
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总结。
A.选择轻轨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A正确;
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B正确;
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故C错误;
C.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D正确;
故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B
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的资源,会产生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和生态危机。
全球环保人士表示,从气候变化到物种灭绝,再到过度开采资源,全球许多的环境问题都可能与人口增长加剧有关。地球上一半森林的消失、大部分主要渔业的枯竭、大气和气候的改变等趋势,都与人口从史前的几百万增长到今天的人口数量多有着密切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来到地球,这也将为未来地球的环境带来更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导致了地球上大多的雨林被砍伐,成千上万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消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地球表面许多的土地都已被开发或商业化。人口增多将面临“水资源紧张”或“缺水”的状况,因此对此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人口剧增致使资源过度开发,让地球无法承受,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1*cnjy*com
7.(1)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
(3)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符合题意即可)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1)由材料一可知,该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带来的酸雨导致的;
(2)酸雨会导致植物叶片的腐蚀,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植物的死亡;
(3)由材料三可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的使用化石燃料及森林的破坏,所以要想减少温室效应,应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面积;
(4)作为中学生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做到的是参加植树造林,爱护绿色植被;
故答案为:(1) 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2)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危害植物的叶,毒害植物,使植物死亡;(3) 开发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符合题意即可) ;(4)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随意毁坏花草树木等(符合题意即可) 。2-1-c-n-j-y
8.(1)减产
(2)加剧枯竭
(3)加剧;升高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1)土地过度利用,会导致土壤变得贫瘠,粮食则必然会减产;
(2)由图可知,人口增加,导致自然急剧的减少,最终枯竭;
(3)由图可知,人口增加,环境污染水平急剧增加,而最终导致人口数量急剧的减少;
故答案为:(1)减产;(2)加剧枯竭;(3)加剧;升高。
9.赞成第三种方法,原因是第三种方法及实现了经济效益,又及时补苗,还能完成林场肩负的生态任务,暂时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①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属于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不可取;
②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种做法属于毁灭性利用,也不合理;
③把1000公顷人工用材林地,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即100公顷.砍伐以后,随即补种树苗,10年后成材,这种利用方法最合理,即可以从林场中获取木材,又不破坏林场的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 赞成第三种方法,原因是第三种方法及实现了经济效益,又及时补苗,还能完成林场肩负的生态任务,暂时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10.快速增长;100亿;空气;水;食物;精神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基础知识的识记。
近百年来,世界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如果人口仍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超过 100 亿。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除此以外,现代社会上,人们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
故答案为:快速增长;100 亿;空气;水;食物;精神www.21-cn-jy.com
11.(1)废弃物;环境
(2)环境;人类社会
(3)AD;BC
本题是分析题。人类从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并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图中箭头b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废弃物输出给环境。(2)图中箭头c在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互相指向,表示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社会。(3)图中箭头a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表示环境给人类社会提供的物质。图中箭头b由人类社会指向环境,表示人类输出给环境的废弃物。
故答案为:(1)废弃物;环境;(2)环境;人类社会;(3)AD;BC
12.不能.人类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果人口无限制地增长,即使粮食问题能够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其他需求也会与环境、资源发生尖锐冲突,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最终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将用到许多其他的能源,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层次上.所以,即使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也不可以无限制的增长下去.
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将用到许多其他的能源,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层次上.所以,即使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也不可以无限制的增长下去.
故答案为:不能.人类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如果人口无限制地增长,即使粮食问题能够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其他需求也会与环境、资源发生尖锐冲突,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最终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