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课件2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课件2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1-15 14: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复习课重要概念聚焦:1、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2、各种微生物均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第一节 病毒小试身手:一、病毒:
1、个体微小,借助 观察;
2、形状: 、 、 ;
3、营养方式:异养( );
4、繁殖方式: ;
5、结构:无 ,由 和内部 构成;
6、分类: 、 、细菌病毒(又称 );
7、与人类关系:有害(患病),有益(利用病毒特性制成许多 预防病毒性疾病;利用噬菌体专门寄生在 内的特性治疗 疾病)电子显微镜球状杆状蝌蚪状寄生自我复制细胞结构蛋白质遗传物质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噬菌体疫苗细菌细菌性链接中考:1、(2014聊城中考)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 D.不能独立生活
2、 (2014烟台中考)今年5月,我市发现了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下列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7N9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
B.病毒都是传染源
C.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AB链接中考:3、(2014淄博中考)2013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H7N9禽流感病毒是病原体
C.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相当于抗原
D.H7N9禽流感病毒是噬菌体
D第二节 细菌小试身手:二、细菌:
1、形状: 、 、 ,
2、营养方式: (寄生,腐生)
3、繁殖方式: ,
4、细胞结构:一般结构有 、 、细胞质、 的细胞核,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 (可以摆动)和荚膜(起 作用)
5、细菌在遇不良环境时会形成休眠结构 ,一旦遇适宜环境再形成细菌,
6、与人类关系:有益(利用 菌产生抗生素,酸奶利用 菌等)有害(致病、引起食品 等)球形杆形螺旋形多数异养分裂生殖细胞壁细胞膜未成形鞭毛保护芽孢放线乳酸变质链接中考:1、(2014聊城中考)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
(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 ,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_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__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__条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接种细菌甲不同树种和接种细菌丙一单一变量水分链接中考:2、(2014淄博中考)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1)如果比较A和C,所探究的问题是 。
(2)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3)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如果要使这个实验更严谨,应该设置 组。
(4)从A、B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2014东营中考)消毒可大幅降低手术的感染率,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以能够杀死哪种生物或结构为标准?( )
A.球菌 B.杆菌 C.荚膜 D.芽孢
洗手前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杀灭培养基和培养皿附着的微生物保证研究因子(变量)的单一重复(平行实验)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D第三节 真菌小试身手:三、真菌
1、形态:有单细胞个体( )有
多细胞个体(蘑菇、霉菌等),多细
胞个体由 构成,
2、细胞结构: 、 、 、 的细胞核。(酵母菌有 ),
3、营养方式: (有寄生有腐生,多数为 ) ,
4、繁殖方式:多数 生殖(有的酵母菌 )
5、与人类关系:有益(食用、酿造,利用 可以生产青霉素,利用 可以防治农业害虫等)有害(致病、食品发霉等)酵母菌菌丝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成形液泡异养腐生孢子出芽生殖青霉白僵菌链接中考:1、(2014滨州中考)“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真菌细胞与细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遗传物质 D.成形的细胞核
2、(2014枣庄中考)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酿酒和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B.甲烷细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和真菌相比,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DD链接中考:3、(2014?菏泽)下列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 
B.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②③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C链接中考:4、(2014济宁中考)济宁市能源科研所在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研发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大致流程是:秸秆 → 糖液 → 酒精,从糖液到酒精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该菌的特征有( )
①无成形的细胞核 ②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寄生
④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⑤单细胞结构
A.① ③ ⑤ B.② ③ ⑤C.① ④ ⑤ D.② ④ ⑤
5、(2014临沂中考)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
A.酵母菌—制作面包 B.醋酸菌—制作泡菜
C.乳酸菌—制作酸奶 D.甲烷菌—生产沼气
DB链接中考:6、(2014临沂中考)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 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7、(2014日照中考)家制泡菜的方法特别简单,只需将水烧开冷却,然后按10:3的比例放入食盐,搅拌均匀之后放入青菜、辣椒及其他香料等,密封一段时间之后,酸辣可口的泡菜就制作成功了。泡菜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
A.醋酸菌B.乳酸菌C.酵母菌D.青霉菌DB链接中考:8、(2014烟台中考)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
B.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C.青霉是一种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青霉的孢子呈绿色
9、(2014淄博中考)微生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 )
A.大肠杆菌-胰岛素 B.乳酸菌-面包
C.曲霉-青霉素 D.酵母菌-泡菜BA10、(2014烟台中考)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内酵母菌正在进行某种生理过程,你认为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A.酵母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B.酵母菌在恶劣环境中能形成芽孢
C.苹果汁是酵母菌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D.酵母菌的发酵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D链接中考:11、(2014泰安中考)自20世纪90年代始,国内外专家开始对园林植物的健康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部分植物叫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有减菌、杀菌作用,并对其作用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分析,从而指出园林植物对于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1)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______的组织细胞内,这些有机物是通过[ ]______运输的。叶绿体3 叶肉1 叶脉(2)某实验小组探究”比较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案如下: ①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________。
②表中A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________。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真菌接种③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该探究方案? ________。
④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
⑤比较1、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裸地处的菌落数最多,草地处次之,灌丛处最少(灌丛减菌、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最弱)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小试身手: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促进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在碳循环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2、促进氮循环:固氮作用(微生物将 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 ),固氮微生物如 。二氧化碳氮气氮肥根瘤菌链接中考:1、(2014?潍坊)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中有不少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给人类带来危害
B.病毒不属于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不起作用
C.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D.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B链接中考:2、(2014威海中考)美国一位土壤学家曾在《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指出,中国能够维持土壤肥力几千年,使它们没有被所供养的亿万民众所耗竭,其诀窍在于中国农民一直实施的是一种“无废弃物农业”(如右图所示)。
(2)牲畜和人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将摄取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可见,动物在自然界具有 的作用。促进物质循环(4)土壤中的 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粪便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再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
(5)近年来,无机盐循环有被打破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基本放弃了人畜粪便、作物残留等农家肥的使用而改为大量施用化肥。这种做法虽然也可以满足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但却带来了其他负面的影响,如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的 作用,土壤中有机质减少会减少其中生物的生存,进而影响无机盐的循环。腐生的细菌、真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