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9* 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炽热(chì) 猝至(cù) 筋疲力尽(jīng)
B.钥匙(yào) 踱步(duó) 气氛和谐(fēn)
C.沉淀(diàn) 燥热(zhào) 小心翼翼(yì)
D.吹嘘(xū) 窒息(zhì) 暴风骤雨(zòu)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筋”应读“jīn”;B项,正确;C项,“燥”应读“zào”;D项,“骤”应读“zhòu”。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笼罩 幼稚 抚摸 毫不夸大
B.轮廓 练制 冻僵 和颜悦色
C.酸渍 沸腾 扰乱 专心至志
D.梦境 熔化 莹光 触目惊心
【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正确;B项,“练制”应为“炼制”;C项,“专心至志”应为“专心致志”;D项,“莹光”应为“荧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
B.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C.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答案】D
【知识点】造句;错用修改
【解析】【分析】A和颜悦色: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使用正确;B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使用正确;C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使用正确;D洗心革面:指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常用于比喻彻底悔改。这里不符合语境,故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成语的运用要明白成语的意思,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不要前后矛盾。不要错用。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我们所学的课文里面涉及的成语我们平时要注意搜集并记住它们的意思。
4.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讲孝亲,最难的是“色难”。对待双亲不光是生活上的奉养,神情上还要和颜悦色,动不动就烦躁可不行。
B.“00后”唐卡画师更姐左手端碗,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画布上勾勒,一条绿色橄榄枝的轮廓逐渐显现。
C.摩托化步兵在演习期间运用机动防御战术将“敌人”折磨得筋疲力尽,然后转入进攻。
D.创立“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哥白尼,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的居里夫人都家喻户晓,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侧目而视。
【答案】D
【知识点】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A和颜悦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B小心翼翼: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C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D“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用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判断成语(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先要理解成语(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考虑成语(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等。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B.玛丽的性格里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C.今天的早餐品种丰富,你是吃稀饭馒头?还是吃豆浆油条?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答案】C
【知识点】顿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引号
【解析】【分析】A句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使用正确;B句中的顿号是句子中的停顿,比逗号停顿短,使用正确;C选择问的第一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故使用错误;D省略号表示没有列举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破折号、顿号、问号和省略号的使用。;破折号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顿号是句子内词和词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的停顿;句号表一句话说完的停顿;问号一般用于句末的疑问(包括反问、设问),但常见错误要注意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该作逗号)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该作句号)选择问句中情况较复杂:选项较短而在语气上没有停顿,只在句末用问号;选项为两项时,前一项通常用逗号;选项较多(如三项),可以在每个选项后用问号。省略号的作用:表示所引用的原文有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有言外之意;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表示语音延长;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静默或思考。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平时学习要注意识别辨析。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B.居里夫人即使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也难以掩盖她为科学献身。
C.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如果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长存风华。
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应改为: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能否成功;
B成分残缺,后面填“的决心”;
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如果”改为“只有”;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病的分析,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
7.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③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④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A.比喻 引用 排比 夸张 B.拟人 夸张 比喻 比喻
C.比喻 比喻 比喻 夸张 D.拟人 引用 排比 夸张
【答案】C
【知识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
【解析】【分析】第1句将“烂漫的樱花”必成“绯红的轻云”是比喻;第2句将眉毛必成树根,是比喻;第3句将大胡子比成滔滔的白浪,是比喻;第4句眼睛有一百只眼珠是夸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比拟、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偶、对比、反语等,要对每一种修辞都能辨析,并恰当运用。
8.(2022八上·兴仁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展示了母亲的美德,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茨威格。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妇的女儿所著的《居里夫人传》。本文赞扬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忘我献身、执着追求的精神。
【答案】C
【知识点】列夫·托尔斯泰;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C: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填空题
9.体会课文中“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走进他们的梦境”的细节,然后完成填空。
让我们放慢镜头,一点一点体会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溜走”说明居里夫妇 ,“挽臂步行”写出了这对科学伴侣的 ,“走过、穿过、插入”一切都冷静悄然,那嘎嘎地响着的门打开的是 。
【答案】内心怀有极大的喜悦;志同道合;齐心协力一个即将实现的梦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溜走”表现了居里夫妇对科学研究极大的热情和投入,在极力掩藏内心的喜悦;“挽臂而行”形象地写出这对科学伴侣的志同道合、齐心协力;实验室虽然简陋,却是举例夫妇梦想中的境界。“走过、穿过、插入”一切都冷静悄然,那吱嘎响着的门打开的是“一个实现的梦”。
故答案为:内心怀有极大的喜悦; 志同道合;齐心协力一个即将实现的梦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进行解答。
10.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
(2)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 )
(3)“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
【答案】(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知识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方式。“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是外貌描写。“穿上外衣”“挽臂步行”是动作描写。“看哪……看哪!”是语言描写。
故答案为:⑴外貌描写;
⑵动作描写;
⑶语言描写。
【点评】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
三、语言表达
11.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请结合以上材料为居里夫人写一段赞美词。
【答案】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 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知识点】应用文;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赞美词的拟写。顾名思义,赞美词的目的在于赞美,所以要写出居里夫人对“镭”的研究和淡泊名利,辛勤认真工作的科学家精神。
故答案为: 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 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要求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文字生动地表现出来。注意要用简洁、优美的、带有具有抒情性的语言。
12.下面有三个句子,原文共有五十多字,请把它改成只有三十多字的两句话,使原意无损,语言更简明。
原文:①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②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③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改写:
【答案】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知识点】缩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缩句。 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缩写后仍然是句子,抓住主体“书”,书有什么特点,综合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点评】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四、语段阅读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3.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4.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答案】13.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4.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知识点】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材料,再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采访用语,首先要注意彼此的身份地位,用语要恰当,其次要围绕采访目的提出中心话题,问题不可太多,还有注意提问的问题与对方的关系,让对方有兴趣有话要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从她买便宜水果制作果酱、煮饭、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等内容,可以看出她也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普通,而且还要为生活精打细算。材料二,介绍了袁隆平对自己“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但却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可以看出袁隆平有其伟大的一面,亦有其平凡普通的一面。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表现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平凡普通的,对生活亦精打细算。表述的意思相近好可。
故答案为: 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4.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
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采访目的、受访者身份提出,让对方有兴趣、有话可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比如采访材料一中的居里夫人,可围绕着第一题提取出的共同点,从她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这方面来设计问题。
故答案为: 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五、综合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 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 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但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名人,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答案】(1)伟大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凡的而且会生活的人。
(2)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简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知识点】新闻概括;活动设计;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⑴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从她买便宜水果制作果酱、煮饭、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等内容,可以看出她也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普通,而且还要为生活精打细算。材料二,介绍了袁隆平对自己“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但却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可以看出袁隆平有其伟大的一面,亦有其平凡普通的一面。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表现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平凡普通的,对生活亦精打细算。表述的意思相近好可。
故答案为: 伟大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凡的而且会生活的人。
⑵ 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采访目的、受访者身份提出,让对方有兴趣、有话可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比如采访材料一中的居里夫人,可围绕着第一题提取出的共同点,从她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这方面来设计问题。
故答案为: 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简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⑵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女辛德勒"钱秀玲
张雅文
①1913年3月12日,钱秀玲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开明的乡绅家庭。1929年,16岁的她随同哥哥到比利时留学,22岁便获得了鲁汶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②1935年,钱秀玲与白俄罗斯青年贝尔兰基结为伉俪。婚后,她随丈夫来到距离布鲁塞尔170公里的偏远小村艾尔伯蒙,开了一家诊所。
③1940年5月,纳粹德国占领了比利时。1943年3月,村里一个叫罗杰的反战青年因炸毁德军铁路被盖世太保逮捕,绞刑布告都贴出来了。全村陷入绝望之中,拥到罗杰家里哭作一团。钱秀玲忽然想到德国派驻比利时的军政总督法尔根豪森将军早在1934年曾担任过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问,与她堂兄钱卓伦将军的私交甚笃。于是,钱秀玲带着当地的市长、罗杰父母及全村父老乡亲的联名求情信,冒着生命危险,奔赴170多公里外的布鲁塞尔,见到了法尔根豪森。法尔根豪森欣然同意帮忙,将罗杰的死刑改成了苦役,另一名同名的死刑犯也因此获救。
④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从此,钱秀玲成了比利时人民心中的英雄。全国各地被押人员的家属纷纷向她求助。她风雨无阻地奔波在艾尔伯蒙与布鲁塞尔之间,冒着被盖世太保逮捕的危险,扔下几个年幼的孩子,营救那些抵抗者。从1943年3月到1944年5月,经她手究竟救了多少人,她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⑤花甲之年的法尔根豪森将军,不顾被希特勒撤职杀头的危险,游说柏林总部赦免反战人士的死刑。他对钱秀玲说:“我非常钦佩那些抵抗者的爱国行动!”他叮嘱她说:“一定要把赦免名单亲自交到我手里,免得落到他人手里惹出麻烦!”
⑥1944年6月8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第三天,艾克兴市的抵抗组织击毙了3名盖世太保军官。盖世太保立刻包围了小镇,逮捕了96名青年男人,并宣布36 小时之内必须交出枪杀盖世太保官员的游击队员,否则每次枪毙15人。人们在绝望中又想到了钱秀玲,他们从地下室草堆里翻出一台老掉牙的雪铁龙汽车,从德国人那儿偷来汽油,跑了160 多公里,半夜12点找到了钱家。钱秀玲拖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连夜赶往艾克兴市。第二天上午,她最后一次见到法尔根豪森,说明了来意。法尔根豪森说:“我现在的处境很糟,盖世太保在严密地监视我,我很快就要被解职了。但我会利用手中最后的权力来拯救这些无辜的生命!”
⑦96名人质果然获救,他们被押往德国的集中营去干苦力,直到二战结束。暗杀希特勒的“七二O”事件失败之后,1944年7月29日,法尔根豪森被盖世太保秘密逮捕,关进了集中营。
⑧二战后,比利时政府特授予钱秀玲“国家英雄”勋章,并将一条街命名为“钱秀玲女士之路”。钱秀玲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国王和王后将亲自签名的合影赠送给她,留作纪念。
⑨1948年初春,法尔根豪森以比利时头号战犯的身份被押回布鲁塞尔接受军事审判。钱秀玲得知后,立刻到监狱里去探望他,而且不畏舆论压力,为这名阶下囚将军四处奔走呼号,答记者问,发表文章,向社会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我在大战期间为比利时人民做了一点儿事情,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将一事无成!”在法庭上,她以证人的身份,向法官出示了当年被法尔根豪森赦免死刑者的联名信,并请来数名被营教过的人出庭作证。1951年3月,在监狱里度过了7个春秋的法尔根豪森,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他在监狱里仅关了1年后就被提前释放,在德国度过了平静的晚年生涯,直到1966年去世,享年88岁。
⑩钱秀玲于2008年8月1日在布鲁塞尔安然辞世,享年95岁,比利时人民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选自《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注]①盖世太保是德语“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的缩写Gestapo的音译。
16.以下是两名同学读完文章后就一些话题进行的交流,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
(话题一)为法尔根豪森求情的事要不要详写?
甲:文章详写了钱秀玲 、 和为法尔根豪森求情三件事情。比利时政府授予钱秀玲“国家英雄”勋章是因为她帮助了比利时人民,因此为纳粹将军法尔根豪森求情这件事不必详写。
乙:这件事详写是有道理的。我的理由是: 。
(话题二)传记的真实性是怎么体现的?
乙:文章从钱秀玲的出生写到她的辞世,这些时间词可以体现出传记的真实性。
甲:还有 ,也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乙:我还关注到文中画线句写到许多具体的数字,也有这样的作用。
17.这是我写的批注:
①盖世太保立刻包围了小镇,逮捕了96名青年男人,并宣布36小时之内必须交出枪杀盖世太保官员的游击队员,否则每次枪毙15人。 ②人们在绝望中又想到了钱秀玲,他们从地下室草堆里翻出一台老掉牙的雪铁龙汽车,从德国人那儿偷来汽油,跑了160多公里,半夜12点找到了钱家。③钱秀玲拖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连夜赶往艾克兴市。 (批注)三句话三组数字,第①组数字表明了人质数量之多及情况之紧急;
【答案】16.营救反战青年罗杰;解救96名人质;一是钱秀玲解救比利时人民都是在法尔根豪森将军的帮助下完成的,读者也关心这位纳粹将军的命运;二是为法尔根豪森求情这件事同样体现了钱秀玲身上的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辉;引用人物的语言(文中写到的许多具体的地点等)
17.第②组数字写路远夜深,可见钱秀玲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也表明对钱秀玲极大的信任;第③组数字体现了钱秀玲为拯救人质的义无反顾和艰辛付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主要情节,可以按情节的发展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折大意。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
(2)本题考查词语作用的分析。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第(1)空,根据第③段中“钱秀玲带着当地的市长、罗杰父母及全村父老乡亲的联名求情信,冒着生命危险,奔赴170多公里外的布鲁塞尔,见到了法尔根豪森。法尔根豪森欣然同意帮忙,将罗杰的死刑改成了苦役”,可概括为“营救反战青年罗杰”填空。
第(2)空,根据第⑦段“96名人质果然获救”,可概括为“解救96名人质”填空。
第(3)空考查情节作用的分析。文章详写了钱秀玲营救反战青年罗杰、解救96名人质和为法尔根豪森求情三件事情。第三件事情,为为法尔根豪森求情之所以也要详写,首先是因为前两件事都是在为法尔根豪森的帮助下才完成的。为法尔根豪森作为二战时德国派驻比利时的军政总督,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比利时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但他毕竟是纳粹德国的将军,读者对他战后的命运也非常关注。其次,法尔根豪森是比利时的头号战犯,他为比利时人民做的很多好事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钱秀玲作为知情人,四处奔走呼号,在法庭上为法尔根豪森作证求情,这件事体现了钱秀玲坚持正义的高贵品格,与前两件事一样体现了她闪耀的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第(4)空考查传记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的时间词,条理清晰地体现了钱秀玲从出生到辞世的过程,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另外,文章有很多具体地点,如第①段中出生地、留学地,第②段中她们夫妇开诊所的偏远小村艾尔伯蒙,第③段中她去为反战青年求情的布鲁塞尔等地,也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第⑤⑥段中直接引用的法尔根豪森将军的话,第⑨段中引用的钱秀玲的话,也都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故答案为:营救反战青年罗杰;解救96名人质;一是钱秀玲解救比利时人民都是在法尔根豪森将军的帮助下完成的,读者也关心这位纳粹将军的命运,二是为法尔根豪森求情这件事同样体现了钱秀玲身上的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辉;引用人物的语言(文中写到的许多具体的地点等)
17.本题考查词语作用的分析。
②句“人们在绝望中又想到了钱秀玲,他们从地下室草堆里翻出一台老掉牙的雪铁龙汽车,从德国人那儿偷来汽油,跑了160多公里,半夜12点找到了钱家。”这个句子中的“160公里”写了路途之远,“半夜12点”写出了夜已很深。人们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不仅因为形势危急,还因为他们已别无指靠,只能寄希望于钱秀玲女士,这两个数字也表明了他们对钱秀玲的信任之深。
③句“钱秀玲拖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连夜赶往艾克兴市”,怀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钱秀玲毅然连夜出发,可见她为拯救人质而奋不顾身的举动是多么地艰辛,意志是多么的强烈。
第③组数字体现了钱秀玲为拯救人质的义无反顾和艰辛付出。
故答案为: 第②组数字写路远夜深,可见钱秀玲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也表明对钱秀玲极大的信任;第③组数字体现了钱秀玲为拯救人质的义无反顾和艰辛付出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9* 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炽热(chì) 猝至(cù) 筋疲力尽(jīng)
B.钥匙(yào) 踱步(duó) 气氛和谐(fēn)
C.沉淀(diàn) 燥热(zhào) 小心翼翼(yì)
D.吹嘘(xū) 窒息(zhì) 暴风骤雨(z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笼罩 幼稚 抚摸 毫不夸大
B.轮廓 练制 冻僵 和颜悦色
C.酸渍 沸腾 扰乱 专心至志
D.梦境 熔化 莹光 触目惊心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
B.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
C.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讲孝亲,最难的是“色难”。对待双亲不光是生活上的奉养,神情上还要和颜悦色,动不动就烦躁可不行。
B.“00后”唐卡画师更姐左手端碗,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画布上勾勒,一条绿色橄榄枝的轮廓逐渐显现。
C.摩托化步兵在演习期间运用机动防御战术将“敌人”折磨得筋疲力尽,然后转入进攻。
D.创立“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哥白尼,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的居里夫人都家喻户晓,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侧目而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B.玛丽的性格里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C.今天的早餐品种丰富,你是吃稀饭馒头?还是吃豆浆油条?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B.居里夫人即使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也难以掩盖她为科学献身。
C.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如果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长存风华。
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7.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③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④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A.比喻 引用 排比 夸张 B.拟人 夸张 比喻 比喻
C.比喻 比喻 比喻 夸张 D.拟人 引用 排比 夸张
8.(2022八上·兴仁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主要事迹,展示了母亲的美德,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茨威格。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妇的女儿所著的《居里夫人传》。本文赞扬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忘我献身、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填空题
9.体会课文中“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走进他们的梦境”的细节,然后完成填空。
让我们放慢镜头,一点一点体会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溜走”说明居里夫妇 ,“挽臂步行”写出了这对科学伴侣的 ,“走过、穿过、插入”一切都冷静悄然,那嘎嘎地响着的门打开的是 。
10.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
(2)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 )
(3)“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
三、语言表达
11.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请结合以上材料为居里夫人写一段赞美词。
12.下面有三个句子,原文共有五十多字,请把它改成只有三十多字的两句话,使原意无损,语言更简明。
原文:①还有一种立体的会活动的书,也很吸引人。②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③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改写:
四、语段阅读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3.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4.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五、综合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 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 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但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名人,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女辛德勒"钱秀玲
张雅文
①1913年3月12日,钱秀玲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开明的乡绅家庭。1929年,16岁的她随同哥哥到比利时留学,22岁便获得了鲁汶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②1935年,钱秀玲与白俄罗斯青年贝尔兰基结为伉俪。婚后,她随丈夫来到距离布鲁塞尔170公里的偏远小村艾尔伯蒙,开了一家诊所。
③1940年5月,纳粹德国占领了比利时。1943年3月,村里一个叫罗杰的反战青年因炸毁德军铁路被盖世太保逮捕,绞刑布告都贴出来了。全村陷入绝望之中,拥到罗杰家里哭作一团。钱秀玲忽然想到德国派驻比利时的军政总督法尔根豪森将军早在1934年曾担任过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问,与她堂兄钱卓伦将军的私交甚笃。于是,钱秀玲带着当地的市长、罗杰父母及全村父老乡亲的联名求情信,冒着生命危险,奔赴170多公里外的布鲁塞尔,见到了法尔根豪森。法尔根豪森欣然同意帮忙,将罗杰的死刑改成了苦役,另一名同名的死刑犯也因此获救。
④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从此,钱秀玲成了比利时人民心中的英雄。全国各地被押人员的家属纷纷向她求助。她风雨无阻地奔波在艾尔伯蒙与布鲁塞尔之间,冒着被盖世太保逮捕的危险,扔下几个年幼的孩子,营救那些抵抗者。从1943年3月到1944年5月,经她手究竟救了多少人,她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⑤花甲之年的法尔根豪森将军,不顾被希特勒撤职杀头的危险,游说柏林总部赦免反战人士的死刑。他对钱秀玲说:“我非常钦佩那些抵抗者的爱国行动!”他叮嘱她说:“一定要把赦免名单亲自交到我手里,免得落到他人手里惹出麻烦!”
⑥1944年6月8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第三天,艾克兴市的抵抗组织击毙了3名盖世太保军官。盖世太保立刻包围了小镇,逮捕了96名青年男人,并宣布36 小时之内必须交出枪杀盖世太保官员的游击队员,否则每次枪毙15人。人们在绝望中又想到了钱秀玲,他们从地下室草堆里翻出一台老掉牙的雪铁龙汽车,从德国人那儿偷来汽油,跑了160 多公里,半夜12点找到了钱家。钱秀玲拖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连夜赶往艾克兴市。第二天上午,她最后一次见到法尔根豪森,说明了来意。法尔根豪森说:“我现在的处境很糟,盖世太保在严密地监视我,我很快就要被解职了。但我会利用手中最后的权力来拯救这些无辜的生命!”
⑦96名人质果然获救,他们被押往德国的集中营去干苦力,直到二战结束。暗杀希特勒的“七二O”事件失败之后,1944年7月29日,法尔根豪森被盖世太保秘密逮捕,关进了集中营。
⑧二战后,比利时政府特授予钱秀玲“国家英雄”勋章,并将一条街命名为“钱秀玲女士之路”。钱秀玲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国王和王后将亲自签名的合影赠送给她,留作纪念。
⑨1948年初春,法尔根豪森以比利时头号战犯的身份被押回布鲁塞尔接受军事审判。钱秀玲得知后,立刻到监狱里去探望他,而且不畏舆论压力,为这名阶下囚将军四处奔走呼号,答记者问,发表文章,向社会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我在大战期间为比利时人民做了一点儿事情,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我将一事无成!”在法庭上,她以证人的身份,向法官出示了当年被法尔根豪森赦免死刑者的联名信,并请来数名被营教过的人出庭作证。1951年3月,在监狱里度过了7个春秋的法尔根豪森,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他在监狱里仅关了1年后就被提前释放,在德国度过了平静的晚年生涯,直到1966年去世,享年88岁。
⑩钱秀玲于2008年8月1日在布鲁塞尔安然辞世,享年95岁,比利时人民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选自《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
[注]①盖世太保是德语“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的缩写Gestapo的音译。
16.以下是两名同学读完文章后就一些话题进行的交流,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全对话。
(话题一)为法尔根豪森求情的事要不要详写?
甲:文章详写了钱秀玲 、 和为法尔根豪森求情三件事情。比利时政府授予钱秀玲“国家英雄”勋章是因为她帮助了比利时人民,因此为纳粹将军法尔根豪森求情这件事不必详写。
乙:这件事详写是有道理的。我的理由是: 。
(话题二)传记的真实性是怎么体现的?
乙:文章从钱秀玲的出生写到她的辞世,这些时间词可以体现出传记的真实性。
甲:还有 ,也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乙:我还关注到文中画线句写到许多具体的数字,也有这样的作用。
17.这是我写的批注:
①盖世太保立刻包围了小镇,逮捕了96名青年男人,并宣布36小时之内必须交出枪杀盖世太保官员的游击队员,否则每次枪毙15人。 ②人们在绝望中又想到了钱秀玲,他们从地下室草堆里翻出一台老掉牙的雪铁龙汽车,从德国人那儿偷来汽油,跑了160多公里,半夜12点找到了钱家。③钱秀玲拖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连夜赶往艾克兴市。 (批注)三句话三组数字,第①组数字表明了人质数量之多及情况之紧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筋”应读“jīn”;B项,正确;C项,“燥”应读“zào”;D项,“骤”应读“zhòu”。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项,正确;B项,“练制”应为“炼制”;C项,“专心至志”应为“专心致志”;D项,“莹光”应为“荧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D
【知识点】造句;错用修改
【解析】【分析】A和颜悦色: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使用正确;B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使用正确;C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使用正确;D洗心革面:指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常用于比喻彻底悔改。这里不符合语境,故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成语的运用要明白成语的意思,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不要前后矛盾。不要错用。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我们所学的课文里面涉及的成语我们平时要注意搜集并记住它们的意思。
4.【答案】D
【知识点】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A和颜悦色:形容态度温和亲切
B小心翼翼: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C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D“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用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判断成语(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先要理解成语(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考虑成语(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等。
5.【答案】C
【知识点】顿号;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问号;引号
【解析】【分析】A句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使用正确;B句中的顿号是句子中的停顿,比逗号停顿短,使用正确;C选择问的第一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故使用错误;D省略号表示没有列举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破折号、顿号、问号和省略号的使用。;破折号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顿号是句子内词和词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的停顿;句号表一句话说完的停顿;问号一般用于句末的疑问(包括反问、设问),但常见错误要注意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该作逗号)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该作句号)选择问句中情况较复杂:选项较短而在语气上没有停顿,只在句末用问号;选项为两项时,前一项通常用逗号;选项较多(如三项),可以在每个选项后用问号。省略号的作用:表示所引用的原文有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有言外之意;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表示语音延长;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静默或思考。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平时学习要注意识别辨析。
6.【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应改为: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能否成功;
B成分残缺,后面填“的决心”;
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如果”改为“只有”;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病的分析,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
7.【答案】C
【知识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
【解析】【分析】第1句将“烂漫的樱花”必成“绯红的轻云”是比喻;第2句将眉毛必成树根,是比喻;第3句将大胡子比成滔滔的白浪,是比喻;第4句眼睛有一百只眼珠是夸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修辞手法的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比拟、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偶、对比、反语等,要对每一种修辞都能辨析,并恰当运用。
8.【答案】C
【知识点】列夫·托尔斯泰;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C: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9.【答案】内心怀有极大的喜悦;志同道合;齐心协力一个即将实现的梦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溜走”表现了居里夫妇对科学研究极大的热情和投入,在极力掩藏内心的喜悦;“挽臂而行”形象地写出这对科学伴侣的志同道合、齐心协力;实验室虽然简陋,却是举例夫妇梦想中的境界。“走过、穿过、插入”一切都冷静悄然,那吱嘎响着的门打开的是“一个实现的梦”。
故答案为:内心怀有极大的喜悦; 志同道合;齐心协力一个即将实现的梦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进行解答。
10.【答案】(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知识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考查描写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方式。“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是外貌描写。“穿上外衣”“挽臂步行”是动作描写。“看哪……看哪!”是语言描写。
故答案为:⑴外貌描写;
⑵动作描写;
⑶语言描写。
【点评】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
11.【答案】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 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知识点】应用文;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赞美词的拟写。顾名思义,赞美词的目的在于赞美,所以要写出居里夫人对“镭”的研究和淡泊名利,辛勤认真工作的科学家精神。
故答案为: 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 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要求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文字生动地表现出来。注意要用简洁、优美的、带有具有抒情性的语言。
12.【答案】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知识点】缩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缩句。 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缩写后仍然是句子,抓住主体“书”,书有什么特点,综合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把书打开,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点评】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答案】13.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4.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知识点】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材料,再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采访用语,首先要注意彼此的身份地位,用语要恰当,其次要围绕采访目的提出中心话题,问题不可太多,还有注意提问的问题与对方的关系,让对方有兴趣有话要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从她买便宜水果制作果酱、煮饭、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等内容,可以看出她也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普通,而且还要为生活精打细算。材料二,介绍了袁隆平对自己“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但却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可以看出袁隆平有其伟大的一面,亦有其平凡普通的一面。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表现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平凡普通的,对生活亦精打细算。表述的意思相近好可。
故答案为: 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4.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
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采访目的、受访者身份提出,让对方有兴趣、有话可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比如采访材料一中的居里夫人,可围绕着第一题提取出的共同点,从她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这方面来设计问题。
故答案为: 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15.【答案】(1)伟大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凡的而且会生活的人。
(2)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简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知识点】新闻概括;活动设计;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⑴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从她买便宜水果制作果酱、煮饭、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等内容,可以看出她也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普通,而且还要为生活精打细算。材料二,介绍了袁隆平对自己“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但却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可以看出袁隆平有其伟大的一面,亦有其平凡普通的一面。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表现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平凡普通的,对生活亦精打细算。表述的意思相近好可。
故答案为: 伟大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凡的而且会生活的人。
⑵ 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采访目的、受访者身份提出,让对方有兴趣、有话可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比如采访材料一中的居里夫人,可围绕着第一题提取出的共同点,从她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这方面来设计问题。
故答案为: 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简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⑵本题考查新闻采访。解答此题,要明确采访对象的身份,针对身份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受访者工作或生活领域的范围,围绕中心话题即可.
【答案】16.营救反战青年罗杰;解救96名人质;一是钱秀玲解救比利时人民都是在法尔根豪森将军的帮助下完成的,读者也关心这位纳粹将军的命运;二是为法尔根豪森求情这件事同样体现了钱秀玲身上的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辉;引用人物的语言(文中写到的许多具体的地点等)
17.第②组数字写路远夜深,可见钱秀玲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也表明对钱秀玲极大的信任;第③组数字体现了钱秀玲为拯救人质的义无反顾和艰辛付出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主要情节,可以按情节的发展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折大意。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
(2)本题考查词语作用的分析。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第(1)空,根据第③段中“钱秀玲带着当地的市长、罗杰父母及全村父老乡亲的联名求情信,冒着生命危险,奔赴170多公里外的布鲁塞尔,见到了法尔根豪森。法尔根豪森欣然同意帮忙,将罗杰的死刑改成了苦役”,可概括为“营救反战青年罗杰”填空。
第(2)空,根据第⑦段“96名人质果然获救”,可概括为“解救96名人质”填空。
第(3)空考查情节作用的分析。文章详写了钱秀玲营救反战青年罗杰、解救96名人质和为法尔根豪森求情三件事情。第三件事情,为为法尔根豪森求情之所以也要详写,首先是因为前两件事都是在为法尔根豪森的帮助下才完成的。为法尔根豪森作为二战时德国派驻比利时的军政总督,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比利时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但他毕竟是纳粹德国的将军,读者对他战后的命运也非常关注。其次,法尔根豪森是比利时的头号战犯,他为比利时人民做的很多好事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钱秀玲作为知情人,四处奔走呼号,在法庭上为法尔根豪森作证求情,这件事体现了钱秀玲坚持正义的高贵品格,与前两件事一样体现了她闪耀的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第(4)空考查传记内容的真实性。文章中的时间词,条理清晰地体现了钱秀玲从出生到辞世的过程,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另外,文章有很多具体地点,如第①段中出生地、留学地,第②段中她们夫妇开诊所的偏远小村艾尔伯蒙,第③段中她去为反战青年求情的布鲁塞尔等地,也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第⑤⑥段中直接引用的法尔根豪森将军的话,第⑨段中引用的钱秀玲的话,也都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故答案为:营救反战青年罗杰;解救96名人质;一是钱秀玲解救比利时人民都是在法尔根豪森将军的帮助下完成的,读者也关心这位纳粹将军的命运,二是为法尔根豪森求情这件事同样体现了钱秀玲身上的真善美和人性的光辉;引用人物的语言(文中写到的许多具体的地点等)
17.本题考查词语作用的分析。
②句“人们在绝望中又想到了钱秀玲,他们从地下室草堆里翻出一台老掉牙的雪铁龙汽车,从德国人那儿偷来汽油,跑了160多公里,半夜12点找到了钱家。”这个句子中的“160公里”写了路途之远,“半夜12点”写出了夜已很深。人们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不仅因为形势危急,还因为他们已别无指靠,只能寄希望于钱秀玲女士,这两个数字也表明了他们对钱秀玲的信任之深。
③句“钱秀玲拖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连夜赶往艾克兴市”,怀着“5个月的身孕”,跟着“3个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钱秀玲毅然连夜出发,可见她为拯救人质而奋不顾身的举动是多么地艰辛,意志是多么的强烈。
第③组数字体现了钱秀玲为拯救人质的义无反顾和艰辛付出。
故答案为: 第②组数字写路远夜深,可见钱秀玲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也表明对钱秀玲极大的信任;第③组数字体现了钱秀玲为拯救人质的义无反顾和艰辛付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