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5.18 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拱桥(gǒng) 弧形(hū) 惟妙惟肖(xiào)
B.倾听(qīng) 匀称(chèng) 巧妙绝伦(lún)
C.洨河(xiáo) 推崇(chóng) 交头接耳(jiē)
D.暴涨(zhànɡ) 河堤(dī) 长虹饮涧(jiàn)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川成都武侯祠的一副著名楹联,是我国古代十大名联之一,备受世人推崇。
B.杭州一群中学生把烧水壶当冰壶、把海绵拖把当冰壶刷,就地取材体验起冬奥项目。
C.把盛开的牡丹花雕刻在茶壶上,真是巧妙绝伦的构思。
D.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那充满激情、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3.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____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____优美,而且____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____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A.发现 结构 形式 雄跨 B.出现 形式 结构 盘踞
C.发现 结构 形式 盘踞 D.出现 形式 结构 雄跨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造成电信诈骗频发的原因,是由于犯罪成本低、运营商监管不力、民众防范意识薄弱。
B.沿江高铁的设计、施工、运营,将立足于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C.石家河考古发现的玉器,件件都是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
D.能否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关键在于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
5.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桥。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①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②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③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④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⑤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
A.⑤①④③② B.③⑤④①② C.⑤①②③④ D.③⑤①④②
6.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立春日,鸟巢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漫天雪花,飘飘洒洒。每一朵雪花都在讲述一个冰雪故事。“燕山雪花大如席,”古人的浪漫与想象,穿越时空,映照古今。各国代表团的引导牌造型都是一朵融合了中国结元素的雪花。在巨大的地球背景中,一朵朵小雪花渐渐聚合成一朵巧妙绝伦的大雪花,传达出世界大团结、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祝愿。
A.“燕山雪花大如席,”中的逗号应移至引号外面相关。
B.“巨”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二笔的笔画是竖折。
C.文中画线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但“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
D.“巧妙绝伦”原意是灵巧高明,独一无二;文中形容由各国引导牌聚合成的、像“大雪花”的主火炬台造型非常精巧。
7. 下列对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②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③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④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A.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B.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C.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D.列数字 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
8.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 选出正确答案。( )
A.从现象到本质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特点到用途
D.从整体到部分 E.从主要到次要 F.从概括到具体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B.《中国石拱桥》在介绍石拱桥有关知识时,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用了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的词语,其目的是讲究用语分寸,准确说明事物。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他曾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D.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二、填空题
10.填空
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 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qì ,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diāo 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雅和高贵的文字。②它们是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可以帮助我们抵达高远的境界。③我们应该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
⑴第①句话的主干是:
⑵把第③句改为祈使句:
三、语言表达
12.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
(4)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
13.语言表达。
请你根据下面这张卡片的内容,撰写一份播音稿,在播放杭州桥文化视频时,重点向观众介绍“拱宸桥”,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字数60字左右。
所处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建造年代:明代
得名由来:《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拱”与“共”通,“宸”与“辰”通)之名由,此而来,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
建筑特色:拱宸桥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 m,合大孔的1/15.8;眉石厚20厘米。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四、综合题
14.“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哲理的表述。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活动一:识桥】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所在地命名;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习俗命名;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
选项:①放生桥 ②销魂桥 ③赵州桥 ④钥匙桥
我会选:A. ;B. ;C. ;D.
(2)【活动二:说桥】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两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3)请结合你的积累,说说卢沟桥在我国近现代抗战史上的历史意义。
(4)【活动三: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云南的古桥
①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最早或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②云南山多河多,境内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在穿越悬崖绝壁的激流上建桥,书写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辉煌。
③云南古桥____,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
④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可惜,这座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最早的桥梁”现仅存遗址。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安宁的永安桥、宾川的南薰桥等都被着力描写或赞誉过。这些古桥,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
⑤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⑥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桥长148米,桥面高9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
⑦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县和保山市隆阳区之间的澜沧江上。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篾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桥的西岸是悬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峻。桥西岸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要塞天成”“沧水飞虹”等30余幅历代名人题刻。这座桥也是云南古桥中历代诗人赋诗最多的一座。可惜,霁虹桥于1986年毁于特大洪水。据《保山地区交通志》记载,霁虹桥被毁前是云、贵、川、藏、陕五省区铁索桥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桥梁,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⑧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这些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⑨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古桥一般有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价值、结构传力与构筑技术价值以及观赏审美价值。云南的一些桥梁具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价值,而位于屏边五家寨的人字桥兼有三种价值。人字桥是滇越铁路桥梁建筑的精华所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与河北赵州桥一起列入《世界名桥史》。
⑩云南大地上的古桥,或雄伟壮阔,或小巧玲珑,或精雕细琢,或古朴随意。它们渗透了建造者的智慧,既是宝贵的交通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节选自《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有删改)
15.请在选文第③段横线上补出恰当的语句,使该段总领下文。
16.选文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7.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现仅存遗址。
B.茅以昇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禄丰五马桥属于梁式桥,建水双龙桥属于拱式桥。
C.第⑨段加点词“之一”用得很准确,说明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多种,桥梁只是其中的一种。
D.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云南的古桥,作者行文时按照古桥修建的时间先后逐一进行说明,条理很清晰。。
18.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宾川南薰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上建有牌楼,桥廊装饰精美华丽。红军长征时曾在此激战,并在桥附近留下标语。
材料二 由于材料的原因,一般石桥较为耐久,留存年代较为久远。但木桥、索桥破损较为严重,竹桥、藤索桥就更惨不忍睹。
材料三 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中有一段关于赵州桥的文字:“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阅读
科学设计的内金水河
周乾
①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不仅拥有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城内亦有一条长长的河流环绕,这条河被称为内金水河。
②内金水河全长约2100米,平均深度约4米,河水时隐时现,时直时弯,时宽时窄,最宽处达11. 8米,最窄处不超过2米。河底及侧帮均由石材铺砌。蜿蜒的河流和碧绿的河水给紫禁城带来了灵气,其造型亦点缀着紫禁城,丰富了建筑艺术效果。然而,内金水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科学设计在保护紫禁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③我们知道,紫禁城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内外檐还饰以油性易燃材料,一旦着火,需要及时而充足的水源进行扑救。紫禁城内虽然有七十二口生活用水井,且它们能够提供消防水源,但这些水井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各大宫殿附近,而紫禁城宫殿建筑数量众多,因而水井无法满足紫禁城的消防用水需求。这时内金水河就起到了重要的防火作用。
④宦官刘若愚所作《酌中志》里面有关于内金水河的这么一段话:“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这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形状,主要目的就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
⑤清乾隆四十一年建造的“皇家图书馆”——文渊阁内藏有《四库全书》。文渊阁的选址位置即在文华殿区域的内金水河后面。文渊阁与前面的文华殿隔着内金水河,一方面防止其他建筑物失火时的火势蔓延,另一方面可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
⑥北京每年的汛期一般是6月1日至9月15日。尽管该时段紫禁城内的雨水暴增,但是紫禁城内9000余间房屋从未出现过积水问题;即使在对外开放的今天,紫禁城内的暴雨也绝不会形成积水影响公众参观,这无疑得力于紫禁城优秀的排水系统。
⑦紫禁城的排水系统包括屋顶、地上和地下三个部分。屋顶排水,即雨水降落到屋顶上,而后从屋顶排至地面;地上排水,即地表雨水流入明沟,再流入暗沟,或直接排入内金水河;地下排水,即暗沟的水排入内金水河。紫禁城屋顶排水利落;而地上、地下排水系统纵横交错,巧妙地通向各个宫殿及院落,它们将雨水由中轴线排向东西两侧,再统一由北向南排向内金水河,最后由东华门区域的内金水河及时排出紫禁城,经护城河流入通惠河。由此可知,内金水河是紫禁城内排水系统最终的环节和最重要的保障。
⑧紫禁城的布局特点是“背山面水”,此处“山”即为紫禁城北面的景山,“水”则是指紫禁城南面的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在南面、在东西两侧亦环绕紫禁城,因而紫禁城中的水汽比较丰富。不仅如此,内金水河的水汽还有利于紫禁城建筑的避暑和御寒。在夏天,内金水河能通过水汽蒸发来降低各个建筑的温度,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高,并产生良好的避暑效果;在冬天,内金水河的水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低,并起到一定御寒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土壤,而物体的温度变化与比热容成反比,在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改变没有土壤明显。可见内金水河还调节着周边环境的气温。
⑨内金水河有效分割了紫禁城的空间,增添建筑的活力和美感。它可静止、可活动、可映射周围的景物,因而具有独特的美。内金水河的流水增添了紫禁城建筑群的灵气,动态的水景与静态的建筑形成完美的统一,刚柔并济,对比鲜明,形成了和谐的人文景观。
19.内金水河在保护紫禁城建筑方面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请简要概括。
20.第④、⑤段都介绍了内金水河的防火作用,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21.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22.爷爷家的新院子修好了,爷爷总觉得靠近湖边的那间屋子冬暖夏凉,请你运用从本文中学到的知识向爷爷简要解释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A弧形(hú),B匀称(chèn),D暴涨(zhǎn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近义成语语义轻重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推崇: 尊崇,推重崇敬。
B就地取材: 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C巧妙绝伦: 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D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这里用来形容演讲不合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3.【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发现”表示“人发现事物”或“事物被人发现”,而“出现”则表示事物主动出现,第一个空应该是石拱桥“出现”,排除此项;
B、第一空填“出现”恰当;“优美”常用来形容“形式”,“坚固”常用来形容“结构”,第二空填“形式”恰当;第三空填“结构”恰当;“盘踞”常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长期占据某地,强调接触面大而广,而“雄跨”表示大幅度跨越,桥正是大幅度跨越在江河之上的,第四空填“雄跨”恰当,排除此项;
C、第一空填“出现”恰当,排除此项;
D、第一空填“出现”恰当;第二空填“形式”恰当;第三空填“结构”恰当;第四空填“雄跨”恰当,选择此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否恰当,首先需要准确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定位要填入的空,联系空前和空后的词语,来分析词语填入句中,意思是否合适,若意思合适,则词语恰当,若意思不合适,则词语不恰当。本题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分析每个选项的词语,选出所有词语都恰当的一项即可。
4.【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句式杂糅,可以删去“由于”。C搭配不当,可将“代表”改为“达到”。D前后不一致,可以删去“能否”。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5.【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A、通读句子可知,这段话是说明文,抓关键词“两千年来”“解放后”“近几年来”可知,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第①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在时间上属于“解放后”,在意思上,紧承第⑤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排第二位;结合题干标点符号“_____,_____。”可知,这里填入的两个分句在意思上要有紧密联系,第③句“其中”紧承第②句“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故第②③句分别排第三、四位;该项排序错误;
B、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该项排序错误;
C、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第①句紧承第⑤句,排第二位;第②③句分别排第三、四位;⑤①②③说的都是“解放后”,结合关键词“两千年来”“解放后”“近几年来”可知,第④句“近几年来”排最后一位,即:⑤①②③④,该项排序正确;
D、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该项排序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给句子排序的方法是“一判三抓两中间”:①根据文段内容判断文本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议论);②抓开头:中心句、总起句,背景(在....../随着......),下定义(......是什么)的词句;②抓结尾:总结句,说方法、谈启示的句子,标志词有“因此”“所以”“从此以后”;③抓顺序:通过时间词判定时间顺序(从前、现在、未来/从古到今),通过方位词判定空间顺序(上下左右/整体局部/远近),通过事情判定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内在逻辑判定逻辑顺序(首先,其次,最后);④放中间:代词(你他她它)、关联词(但是/然后/从此以后/却)、补充说明(另外)都放中间;⑤打包挨着放中间:意思上有联系的打包挨一起,放中间。
6.【答案】B
【知识点】汉字笔画笔顺;逗号;节气
【解析】【分析】ACD正确。B“巨”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二笔的笔画是横折。 “巨”字的笔画是:横,横折,横,竖折/竖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汉字笔画、文化常识及理解词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巨”的笔画, “巨”字的笔画是:横,横折,横,竖折/竖弯。像这样特殊的汉字笔画要特别记忆。
7.【答案】A
【知识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解析】【分析】A、①句中列举了“50.82米”“9.6米”“9米”等具体数字来说明赵州桥的雄伟,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句中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桥的大小不一,形式多样,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③句“就像”一词,将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④句将“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和“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进行比较,突出了这座桥的坚固,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正确;
B、②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③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④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有误;
C、①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有误;
D、③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有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②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的说明方法;③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④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⑤打比方是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便于理解;⑥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⑦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⑧画图表是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⑨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⑩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8.【答案】E
【知识点】逻辑顺序
【解析】【分析】A、通读文段,抓住关键词“首先”“其次”“再次”可知,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B、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C、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D、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E、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正确;
F、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故答案为:E。
【点评】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逻辑顺序主要以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为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等。①从现象到本质:先说现象,再揭示现象的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常见标志词有“由于/因为”“因此/所以/故”等;③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特点,再点明用途,常见标志词有“特点/特征”“用来/作为/运用”“价值”等;④从整体到部分,先从整体上介绍事物,再从不同的部分来说明事物;⑤从主要到次要,先说主要、重要的部分,再说次要、不那么重要的部分,常见标志词有“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最后”等;⑥从概括到具体,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特征,再从不同方面展开说明。
9.【答案】C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分析说明对象特征;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D说法正确。C.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说明文的多方面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①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②掌握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分析;③掌握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严密的特点,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赏析;④积累有关文学常识;⑤筛选与选项内容有关的信息,并与选项进行比较,判断选项是否与原文相符。
10.【答案】dī;砌;雕;xiào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河堤”的“堤”应读dī,“铺qì”的“qì”应写为砌,“diāo刻”的“diāo”应写为“雕”,“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ào。
故答案为:dī;砌;雕;xiào。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字和多音字的字音。堤(dī)、砌(qì)、雕(diāo)只有一个读音,要牢记。肖,多音字,读xiāo时,表示姓,可组词为姓肖;读xiào时,表示像、相似,常组词为肖像
、酷肖、不肖、生肖、惟妙惟肖等。
11.【答案】诗词凝聚文字。;请让我们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吧!
【知识点】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主谓句
【解析】【分析】(1)考查句子的主干,即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即可。
(2)本题考查句型的转换。画线句子是表肯定的陈述句,语气平缓,祈使句表示请求、要求、命令或禁止的语气,如:请让我们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吧!
故答案为:(1)诗词凝聚文字。
(2)请让我们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吧!
【点评】(1)考查句子的主干。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 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2)本题考查句型的转换。句子主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12.【答案】(1)打比方
(2)列数字
(3)引资料
(4)举例子
【知识点】中国石拱桥;举例子;列数字;引材料;打比方
【解析】【分析】(1)由“就像虹”可知,这句话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由“265米”“11个”“16米到21.6米”可知,这句话列举了数字来说明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由“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可知,这句话引用古诗文来说明桥,使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4)由“其中最著名的当推”“还有”可知,这句话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桥的形式,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1)打比方;(2)列数字;(3)引资料;(4)举例子。
【点评】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②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的说明方法;③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④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⑤打比方是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便于理解;⑥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⑦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⑧画图表是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⑨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⑩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13.【答案】观众朋友们,拱宸桥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它是明代建造的,名字来源于《论语》里的一句话,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这座桥有三个孔,中间的孔大,两边的孔小,很特别。
【知识点】创新题型;应用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向观众介绍“拱宸桥”的任务,卡片中是关于“拱宸桥”的相关知识,包括所处地点、建造年代、得名由来、建筑特色。向观众介绍时,要把这座桥的建造时间和主要特色告诉观众,而主要特色没有必要列举那些具体数据,而要根据观众能看到的情况介绍这座桥有三个孔,中间的大,两边的小就可以了;为了吸引观众,得名由来也应当介绍,但不必具体介绍《论语》的原句,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文言文在播音稿中也不易听明白;但名字的寓意是吸引观众的内容,应当介绍。最后注意整理这些内容,顺序恰当,没有语病等,还要注意字数。
故答案为: 观众朋友们,拱宸桥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它是明代建造的,名字来源于《论语》里的一句话,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这座桥有三个孔,中间的孔大,两边的孔小,很特别。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材料,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14.【答案】(1)③;④;①;②
(2)①张飞喝断当阳桥。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③红军飞夺泸定桥。④许仙白娘子情定断桥。
(3)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是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见证者。
(4)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知识点】材料探究;网络链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桥梁命名方式和题目要求,考生可根据桥梁名字去分析。如放生桥,一定要当地人有再次放生的习俗;再如赵州桥一读就会明白根据所在地命名;销魂桥属于抒情方式命名;钥匙桥肯定根据形状命名。(2)关于桥的故事在古典名著、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中有很多,答案不唯一。如 ①张飞喝断当阳桥。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③红军飞夺泸定桥。④许仙白娘子情定断桥。(3)本题考查学生的见解表述能力。可结合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进行概括回答。(4)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例句为比喻句,只要把事物比作桥即可。如 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故答案为:⑴③;④;①4;② ⑵ ①张飞喝断当阳桥。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③红军飞夺泸定桥。④许仙白娘子情定断桥。 ⑶ 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是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见证者。 ⑷ 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点评】(1)材料探究类的题目,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结合题目进行分析。⑵概括故事类的题目,可从文学名著、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方面进行归纳,语言要简洁。⑶见解表述类的题目,既要从内容上分析,还要从意义上阐述。⑷仿写句子题,一定要仔细体会例句的特点和要求等,同时仿写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
【答案】15.不仅历史悠久(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16.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148米”“9米”“17个”三个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
17.D
18.古桥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古桥的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重视对古桥的维修和保护。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分析;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语句的能力。“补写语句”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语句,要求所补写的语句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3)本题考查阅读说明文的多方面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①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②掌握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分析;③掌握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严密的特点,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赏析;④筛选与选项内容有关的信息,并与选项进行比较,判断选项是否与原文相符。
(4)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15.根据选文第④段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第⑤段“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6段“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⑦段“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篾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以及第段“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等内容概括可知,云南的古桥历史悠久;根据选文第④段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段“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及第段“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藤桥”等内容可知,云南的桥类型多样;第③句为总起句,后文从历史和类型两方面对云南的桥进行说明,据此可补写语句。示例: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故答案为: 不仅历史悠久(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16.根据“148米9米”“17个”可知,画线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双龙桥的桥长、桥面高度以及桥孔数量,科学准确地说明双龙桥的规模宏大,点明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这一地位。
故答案为: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148米”“9米”“17个”三个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
17.ABC正确。D.根据选文选文第④段“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和第段“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可知,作老行文时并非按照古桥修建的时间先后逐一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D
18.根据【材料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宾川南董桥”“桥上建有牌楼,桥廊装饰精美华丽”红军长征时曾在此激战,并在桥附近留下标语”等内容可得:古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二】“但木桥、索桥破损较为严重,竹桥、藤索桥就更惨不忍睹”和【材料三】“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桥又恢复了青春”等内容可得:古桥损毁严重,人民政府在不懈努力对古桥进行保护修缮。示例:古桥具有极高价值,但其现状堪忧,我们要保护好古桥。
故答案为: 古桥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古桥的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重视对古桥的维修和保护。
【答案】19.①防火;②排水;③调节周边环境的气温。
20.不重复。因为两段内容分别说明了内金水河在防火方面的不同作用:第④段引用《酌中志》中的话,意在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形状目的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第⑤段用文渊阁所处位置来说明内金水河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上起到重要作用。
21.不能删掉。“比较”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说明因为内金水河,紫禁城中水汽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但不是很丰富,去掉后,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2.冬暖夏凉是因为湖泊起到了一定范围内调节气温的作用。夏天的时候,湖水能通过水汽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附近的建筑的温度,产生避暑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没有土壤温度改变得明显,湖泊附近的温度稍高于别处,起到一定御寒效果。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有三种方法:①把握文章中心句及连接词。中心句往往有很强的概括性,它或提示下文说明要点,或归纳上文的内容。有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包含在中心句中。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②借助说明方法来捕捉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说明方法也会体现说明事物的特征。③从内容上捕捉事物的特征。有些文章没有明显地概括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把握。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相关段落,对段落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分析出两段内容的侧重点,侧重点不同,表达的内容不相同,因此不存在重复的问题。据此分析题目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征。词语能否删去,首先回答“不能”;然后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如果删去词语,句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最后点明词语体现了说明文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的语言特征。
(4)本题考查知识运用。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章相关段落,分析出原理;运用文章中的原理去解释题干所说的“靠近湖边的那间屋子冬暖夏凉”的原因。作答时,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即可。
19.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第②段“内金水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科学设计在保护紫禁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作用需要联系下文分析。
由第③段最后一句话“这时内金水河就起到了重要的防火作用”可知,内金水河的第一个重要作用是防火;
由第⑦段最后一句话“内金水河是紫禁城内排水系统最终的环节和最重要的保障”可知,内金水河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是排水;
由第⑧段最后一句话“可见内金水河还调节着周边环境的气温”可知,内金水河的第三个重要作用是调节周边环境的气温;
故答案为:①防火;②排水;③调节周边环境的气温。
20.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第④⑤段,通读两段内容可知,第④段引用《酌中志》中的话,意在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形状目的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第⑤段用文渊阁所处位置来说明内金水河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上起到重要作用;两段内容分别说明了内金水河在防火方面的不同作用,因此不重复。
故答案为: 不重复。因为两段内容分别说明了内金水河在防火方面的不同作用:第④段引用《酌中志》中的话,意在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形状目的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第⑤段用文渊阁所处位置来说明内金水河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上起到重要作用。
21.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第⑧段中的加点词语“比较”,“比较”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说明因为内金水河,紫禁城中水汽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但不是很丰富;去掉“比较”一词后,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所以不能删掉。
故答案为:不能删掉。“比较”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说明因为内金水河,紫禁城中水汽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但不是很丰富,去掉后,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2.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第⑧段“在夏天,内金水河能通过水汽蒸发来降低各个建筑的温度,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高,并产生良好的避暑效果;在冬天,内金水河的水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低,并起到一定御寒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土壤,而物体的温度变化与比热容成反比,在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改变没有土壤明显”可知,靠近湖边的那间屋子冬暖夏凉是因为湖泊起到了一定范围内调节气温的作用。夏天的时候,湖水能通过水汽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附近的建筑的温度,产生避暑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没有土壤温度改变得明显,湖泊附近的温度稍高于别处,起到一定御寒效果。
故答案为: 冬暖夏凉是因为湖泊起到了一定范围内调节气温的作用。夏天的时候,湖水能通过水汽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附近的建筑的温度,产生避暑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没有土壤温度改变得明显,湖泊附近的温度稍高于别处,起到一定御寒效果。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5.18 中国石拱桥 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拱桥(gǒng) 弧形(hū) 惟妙惟肖(xiào)
B.倾听(qīng) 匀称(chèng) 巧妙绝伦(lún)
C.洨河(xiáo) 推崇(chóng) 交头接耳(jiē)
D.暴涨(zhànɡ) 河堤(dī) 长虹饮涧(jiàn)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A弧形(hú),B匀称(chèn),D暴涨(zhǎnɡ)。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川成都武侯祠的一副著名楹联,是我国古代十大名联之一,备受世人推崇。
B.杭州一群中学生把烧水壶当冰壶、把海绵拖把当冰壶刷,就地取材体验起冬奥项目。
C.把盛开的牡丹花雕刻在茶壶上,真是巧妙绝伦的构思。
D.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那充满激情、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近义成语语义轻重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推崇: 尊崇,推重崇敬。
B就地取材: 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C巧妙绝伦: 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D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这里用来形容演讲不合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3.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____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____优美,而且____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____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A.发现 结构 形式 雄跨 B.出现 形式 结构 盘踞
C.发现 结构 形式 盘踞 D.出现 形式 结构 雄跨
【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发现”表示“人发现事物”或“事物被人发现”,而“出现”则表示事物主动出现,第一个空应该是石拱桥“出现”,排除此项;
B、第一空填“出现”恰当;“优美”常用来形容“形式”,“坚固”常用来形容“结构”,第二空填“形式”恰当;第三空填“结构”恰当;“盘踞”常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长期占据某地,强调接触面大而广,而“雄跨”表示大幅度跨越,桥正是大幅度跨越在江河之上的,第四空填“雄跨”恰当,排除此项;
C、第一空填“出现”恰当,排除此项;
D、第一空填“出现”恰当;第二空填“形式”恰当;第三空填“结构”恰当;第四空填“雄跨”恰当,选择此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否恰当,首先需要准确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定位要填入的空,联系空前和空后的词语,来分析词语填入句中,意思是否合适,若意思合适,则词语恰当,若意思不合适,则词语不恰当。本题要求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分析每个选项的词语,选出所有词语都恰当的一项即可。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造成电信诈骗频发的原因,是由于犯罪成本低、运营商监管不力、民众防范意识薄弱。
B.沿江高铁的设计、施工、运营,将立足于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C.石家河考古发现的玉器,件件都是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
D.能否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关键在于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句式杂糅,可以删去“由于”。C搭配不当,可将“代表”改为“达到”。D前后不一致,可以删去“能否”。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5.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桥。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①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②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③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④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⑤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
A.⑤①④③② B.③⑤④①② C.⑤①②③④ D.③⑤①④②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A、通读句子可知,这段话是说明文,抓关键词“两千年来”“解放后”“近几年来”可知,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第①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在时间上属于“解放后”,在意思上,紧承第⑤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排第二位;结合题干标点符号“_____,_____。”可知,这里填入的两个分句在意思上要有紧密联系,第③句“其中”紧承第②句“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故第②③句分别排第三、四位;该项排序错误;
B、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该项排序错误;
C、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第①句紧承第⑤句,排第二位;第②③句分别排第三、四位;⑤①②③说的都是“解放后”,结合关键词“两千年来”“解放后”“近几年来”可知,第④句“近几年来”排最后一位,即:⑤①②③④,该项排序正确;
D、第⑤句时间上紧承“两千年后”那一句,排第一位,该项排序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给句子排序的方法是“一判三抓两中间”:①根据文段内容判断文本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议论);②抓开头:中心句、总起句,背景(在....../随着......),下定义(......是什么)的词句;②抓结尾:总结句,说方法、谈启示的句子,标志词有“因此”“所以”“从此以后”;③抓顺序:通过时间词判定时间顺序(从前、现在、未来/从古到今),通过方位词判定空间顺序(上下左右/整体局部/远近),通过事情判定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内在逻辑判定逻辑顺序(首先,其次,最后);④放中间:代词(你他她它)、关联词(但是/然后/从此以后/却)、补充说明(另外)都放中间;⑤打包挨着放中间:意思上有联系的打包挨一起,放中间。
6.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立春日,鸟巢夜,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漫天雪花,飘飘洒洒。每一朵雪花都在讲述一个冰雪故事。“燕山雪花大如席,”古人的浪漫与想象,穿越时空,映照古今。各国代表团的引导牌造型都是一朵融合了中国结元素的雪花。在巨大的地球背景中,一朵朵小雪花渐渐聚合成一朵巧妙绝伦的大雪花,传达出世界大团结、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祝愿。
A.“燕山雪花大如席,”中的逗号应移至引号外面相关。
B.“巨”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二笔的笔画是竖折。
C.文中画线的“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但“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
D.“巧妙绝伦”原意是灵巧高明,独一无二;文中形容由各国引导牌聚合成的、像“大雪花”的主火炬台造型非常精巧。
【答案】B
【知识点】汉字笔画笔顺;逗号;节气
【解析】【分析】ACD正确。B“巨”字是半包围结构,第二笔的笔画是横折。 “巨”字的笔画是:横,横折,横,竖折/竖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汉字笔画、文化常识及理解词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巨”的笔画, “巨”字的笔画是:横,横折,横,竖折/竖弯。像这样特殊的汉字笔画要特别记忆。
7. 下列对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②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③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④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A.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B.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C.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D.列数字 举例子 下定义 作比较
【答案】A
【知识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解析】【分析】A、①句中列举了“50.82米”“9.6米”“9米”等具体数字来说明赵州桥的雄伟,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句中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桥的大小不一,形式多样,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③句“就像”一词,将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④句将“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和“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进行比较,突出了这座桥的坚固,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正确;
B、②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③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④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有误;
C、①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有误;
D、③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该项判断有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②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的说明方法;③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④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⑤打比方是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便于理解;⑥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⑦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⑧画图表是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⑨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⑩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8.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 选出正确答案。( )
A.从现象到本质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特点到用途
D.从整体到部分 E.从主要到次要 F.从概括到具体
【答案】E
【知识点】逻辑顺序
【解析】【分析】A、通读文段,抓住关键词“首先”“其次”“再次”可知,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B、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C、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D、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E、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正确;
F、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主要到次要,该项错误;
故答案为:E。
【点评】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逻辑顺序主要以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为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等。①从现象到本质:先说现象,再揭示现象的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常见标志词有“由于/因为”“因此/所以/故”等;③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特点,再点明用途,常见标志词有“特点/特征”“用来/作为/运用”“价值”等;④从整体到部分,先从整体上介绍事物,再从不同的部分来说明事物;⑤从主要到次要,先说主要、重要的部分,再说次要、不那么重要的部分,常见标志词有“首先、其次、再次/然后、最后”等;⑥从概括到具体,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特征,再从不同方面展开说明。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B.《中国石拱桥》在介绍石拱桥有关知识时,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用了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的词语,其目的是讲究用语分寸,准确说明事物。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他曾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D.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答案】C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分析说明对象特征;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BD说法正确。C.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说明文的多方面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①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②掌握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分析;③掌握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严密的特点,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赏析;④积累有关文学常识;⑤筛选与选项内容有关的信息,并与选项进行比较,判断选项是否与原文相符。
二、填空题
10.填空
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 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qì ,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diāo 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答案】dī;砌;雕;xiào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河堤”的“堤”应读dī,“铺qì”的“qì”应写为砌,“diāo刻”的“diāo”应写为“雕”,“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ào。
故答案为:dī;砌;雕;xiào。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字和多音字的字音。堤(dī)、砌(qì)、雕(diāo)只有一个读音,要牢记。肖,多音字,读xiāo时,表示姓,可组词为姓肖;读xiào时,表示像、相似,常组词为肖像
、酷肖、不肖、生肖、惟妙惟肖等。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雅和高贵的文字。②它们是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可以帮助我们抵达高远的境界。③我们应该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
⑴第①句话的主干是:
⑵把第③句改为祈使句:
【答案】诗词凝聚文字。;请让我们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吧!
【知识点】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主谓句
【解析】【分析】(1)考查句子的主干,即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即可。
(2)本题考查句型的转换。画线句子是表肯定的陈述句,语气平缓,祈使句表示请求、要求、命令或禁止的语气,如:请让我们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吧!
故答案为:(1)诗词凝聚文字。
(2)请让我们好好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吧!
【点评】(1)考查句子的主干。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 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2)本题考查句型的转换。句子主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三、语言表达
12.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
(4)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
【答案】(1)打比方
(2)列数字
(3)引资料
(4)举例子
【知识点】中国石拱桥;举例子;列数字;引材料;打比方
【解析】【分析】(1)由“就像虹”可知,这句话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由“265米”“11个”“16米到21.6米”可知,这句话列举了数字来说明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由“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可知,这句话引用古诗文来说明桥,使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4)由“其中最著名的当推”“还有”可知,这句话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桥的形式,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1)打比方;(2)列数字;(3)引资料;(4)举例子。
【点评】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②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的说明方法;③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④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⑤打比方是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便于理解;⑥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⑦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⑧画图表是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⑨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⑩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13.语言表达。
请你根据下面这张卡片的内容,撰写一份播音稿,在播放杭州桥文化视频时,重点向观众介绍“拱宸桥”,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表达得体,字数60字左右。
所处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建造年代:明代
得名由来:《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拱”与“共”通,“宸”与“辰”通)之名由,此而来,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
建筑特色:拱宸桥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 m,合大孔的1/15.8;眉石厚20厘米。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答案】观众朋友们,拱宸桥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它是明代建造的,名字来源于《论语》里的一句话,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这座桥有三个孔,中间的孔大,两边的孔小,很特别。
【知识点】创新题型;应用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向观众介绍“拱宸桥”的任务,卡片中是关于“拱宸桥”的相关知识,包括所处地点、建造年代、得名由来、建筑特色。向观众介绍时,要把这座桥的建造时间和主要特色告诉观众,而主要特色没有必要列举那些具体数据,而要根据观众能看到的情况介绍这座桥有三个孔,中间的大,两边的小就可以了;为了吸引观众,得名由来也应当介绍,但不必具体介绍《论语》的原句,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文言文在播音稿中也不易听明白;但名字的寓意是吸引观众的内容,应当介绍。最后注意整理这些内容,顺序恰当,没有语病等,还要注意字数。
故答案为: 观众朋友们,拱宸桥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它是明代建造的,名字来源于《论语》里的一句话,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这座桥有三个孔,中间的孔大,两边的孔小,很特别。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材料,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四、综合题
14.“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哲理的表述。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活动一:识桥】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所在地命名;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习俗命名;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
选项:①放生桥 ②销魂桥 ③赵州桥 ④钥匙桥
我会选:A. ;B. ;C. ;D.
(2)【活动二:说桥】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两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3)请结合你的积累,说说卢沟桥在我国近现代抗战史上的历史意义。
(4)【活动三: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答案】(1)③;④;①;②
(2)①张飞喝断当阳桥。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③红军飞夺泸定桥。④许仙白娘子情定断桥。
(3)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是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见证者。
(4)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知识点】材料探究;网络链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桥梁命名方式和题目要求,考生可根据桥梁名字去分析。如放生桥,一定要当地人有再次放生的习俗;再如赵州桥一读就会明白根据所在地命名;销魂桥属于抒情方式命名;钥匙桥肯定根据形状命名。(2)关于桥的故事在古典名著、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中有很多,答案不唯一。如 ①张飞喝断当阳桥。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③红军飞夺泸定桥。④许仙白娘子情定断桥。(3)本题考查学生的见解表述能力。可结合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进行概括回答。(4)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例句为比喻句,只要把事物比作桥即可。如 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故答案为:⑴③;④;①4;② ⑵ ①张飞喝断当阳桥。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③红军飞夺泸定桥。④许仙白娘子情定断桥。 ⑶ 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是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见证者。 ⑷ 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点评】(1)材料探究类的题目,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结合题目进行分析。⑵概括故事类的题目,可从文学名著、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方面进行归纳,语言要简洁。⑶见解表述类的题目,既要从内容上分析,还要从意义上阐述。⑷仿写句子题,一定要仔细体会例句的特点和要求等,同时仿写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云南的古桥
①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最早或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②云南山多河多,境内有大小河流800多条。千百年来,云南人发挥聪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在穿越悬崖绝壁的激流上建桥,书写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辉煌。
③云南古桥____,而且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价值。
④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可惜,这座被称为“万里长江上最早的桥梁”现仅存遗址。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安宁的永安桥、宾川的南薰桥等都被着力描写或赞誉过。这些古桥,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
⑤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经多次重修,至清代时为石墩木梁桥,是云南梁式桥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检查私盐的关卡,在云南古代盐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⑥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扩建后的双龙桥桥长148米,桥面高9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从远处望去,17个桥孔一字排开,孔孔相连,雄伟壮丽,如长虹卧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桥上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双龙桥,另外三枚是北京卢沟桥、苏州枫桥和河南小商桥,这充分体现了双龙桥在我国古桥中的重要地位。
⑦霁虹桥是云南古桥中吊式桥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县和保山市隆阳区之间的澜沧江上。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篾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该桥全长113米,桥宽3.7米,由18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悬崖上,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扶手索。桥的西岸是悬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峻。桥西岸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要塞天成”“沧水飞虹”等30余幅历代名人题刻。这座桥也是云南古桥中历代诗人赋诗最多的一座。可惜,霁虹桥于1986年毁于特大洪水。据《保山地区交通志》记载,霁虹桥被毁前是云、贵、川、藏、陕五省区铁索桥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桥梁,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⑧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这些桥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⑨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古桥一般有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价值、结构传力与构筑技术价值以及观赏审美价值。云南的一些桥梁具有其中一种或两种价值,而位于屏边五家寨的人字桥兼有三种价值。人字桥是滇越铁路桥梁建筑的精华所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与河北赵州桥一起列入《世界名桥史》。
⑩云南大地上的古桥,或雄伟壮阔,或小巧玲珑,或精雕细琢,或古朴随意。它们渗透了建造者的智慧,既是宝贵的交通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节选自《云南古桥前世今生》,有删改)
15.请在选文第③段横线上补出恰当的语句,使该段总领下文。
16.选文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7.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连通了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茶马古道,现仅存遗址。
B.茅以昇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禄丰五马桥属于梁式桥,建水双龙桥属于拱式桥。
C.第⑨段加点词“之一”用得很准确,说明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有多种,桥梁只是其中的一种。
D.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云南的古桥,作者行文时按照古桥修建的时间先后逐一进行说明,条理很清晰。。
18.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宾川南薰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上建有牌楼,桥廊装饰精美华丽。红军长征时曾在此激战,并在桥附近留下标语。
材料二 由于材料的原因,一般石桥较为耐久,留存年代较为久远。但木桥、索桥破损较为严重,竹桥、藤索桥就更惨不忍睹。
材料三 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中有一段关于赵州桥的文字:“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答案】15.不仅历史悠久(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16.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148米”“9米”“17个”三个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
17.D
18.古桥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古桥的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重视对古桥的维修和保护。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语言分析;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语句的能力。“补写语句”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语句,要求所补写的语句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3)本题考查阅读说明文的多方面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①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②掌握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分析;③掌握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严密的特点,并结合有关内容进行赏析;④筛选与选项内容有关的信息,并与选项进行比较,判断选项是否与原文相符。
(4)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15.根据选文第④段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在《徐霞客游记》中,寻甸的七星桥……有的则只留在记载中了”,第⑤段“始建于1301年的禄丰县五马桥”,6段“建水的双龙桥是拱式桥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间始建,清道光年间扩建”⑦段“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初为藤篾桥。明成化十一年霁虹桥被改建为铁索吊桥,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泸定桥早建成二百多年”以及第段“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溜索和被称为原始斜拉桥’的藤桥”等内容概括可知,云南的古桥历史悠久;根据选文第④段而长江现存最古老的铁链桥,是位于丽江至永胜间的金龙桥”段“茅以昇先生认为,桥梁可分为梁、拱、吊三种类型。云南的古桥,三种类型都有”及第段“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还保留着……藤桥”等内容可知,云南的桥类型多样;第③句为总起句,后文从历史和类型两方面对云南的桥进行说明,据此可补写语句。示例: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故答案为: 不仅历史悠久(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16.根据“148米9米”“17个”可知,画线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双龙桥的桥长、桥面高度以及桥孔数量,科学准确地说明双龙桥的规模宏大,点明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这一地位。
故答案为: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148米”“9米”“17个”三个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的多孔联拱桥。
17.ABC正确。D.根据选文选文第④段“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铁桥”和第段“霁虹桥于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可知,作老行文时并非按照古桥修建的时间先后逐一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D
18.根据【材料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宾川南董桥”“桥上建有牌楼,桥廊装饰精美华丽”红军长征时曾在此激战,并在桥附近留下标语”等内容可得:古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根据【材料二】“但木桥、索桥破损较为严重,竹桥、藤索桥就更惨不忍睹”和【材料三】“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桥又恢复了青春”等内容可得:古桥损毁严重,人民政府在不懈努力对古桥进行保护修缮。示例:古桥具有极高价值,但其现状堪忧,我们要保护好古桥。
故答案为: 古桥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古桥的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应重视对古桥的维修和保护。
阅读
科学设计的内金水河
周乾
①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不仅拥有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城内亦有一条长长的河流环绕,这条河被称为内金水河。
②内金水河全长约2100米,平均深度约4米,河水时隐时现,时直时弯,时宽时窄,最宽处达11. 8米,最窄处不超过2米。河底及侧帮均由石材铺砌。蜿蜒的河流和碧绿的河水给紫禁城带来了灵气,其造型亦点缀着紫禁城,丰富了建筑艺术效果。然而,内金水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科学设计在保护紫禁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③我们知道,紫禁城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内外檐还饰以油性易燃材料,一旦着火,需要及时而充足的水源进行扑救。紫禁城内虽然有七十二口生活用水井,且它们能够提供消防水源,但这些水井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各大宫殿附近,而紫禁城宫殿建筑数量众多,因而水井无法满足紫禁城的消防用水需求。这时内金水河就起到了重要的防火作用。
④宦官刘若愚所作《酌中志》里面有关于内金水河的这么一段话:“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这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形状,主要目的就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
⑤清乾隆四十一年建造的“皇家图书馆”——文渊阁内藏有《四库全书》。文渊阁的选址位置即在文华殿区域的内金水河后面。文渊阁与前面的文华殿隔着内金水河,一方面防止其他建筑物失火时的火势蔓延,另一方面可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
⑥北京每年的汛期一般是6月1日至9月15日。尽管该时段紫禁城内的雨水暴增,但是紫禁城内9000余间房屋从未出现过积水问题;即使在对外开放的今天,紫禁城内的暴雨也绝不会形成积水影响公众参观,这无疑得力于紫禁城优秀的排水系统。
⑦紫禁城的排水系统包括屋顶、地上和地下三个部分。屋顶排水,即雨水降落到屋顶上,而后从屋顶排至地面;地上排水,即地表雨水流入明沟,再流入暗沟,或直接排入内金水河;地下排水,即暗沟的水排入内金水河。紫禁城屋顶排水利落;而地上、地下排水系统纵横交错,巧妙地通向各个宫殿及院落,它们将雨水由中轴线排向东西两侧,再统一由北向南排向内金水河,最后由东华门区域的内金水河及时排出紫禁城,经护城河流入通惠河。由此可知,内金水河是紫禁城内排水系统最终的环节和最重要的保障。
⑧紫禁城的布局特点是“背山面水”,此处“山”即为紫禁城北面的景山,“水”则是指紫禁城南面的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在南面、在东西两侧亦环绕紫禁城,因而紫禁城中的水汽比较丰富。不仅如此,内金水河的水汽还有利于紫禁城建筑的避暑和御寒。在夏天,内金水河能通过水汽蒸发来降低各个建筑的温度,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高,并产生良好的避暑效果;在冬天,内金水河的水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低,并起到一定御寒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土壤,而物体的温度变化与比热容成反比,在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改变没有土壤明显。可见内金水河还调节着周边环境的气温。
⑨内金水河有效分割了紫禁城的空间,增添建筑的活力和美感。它可静止、可活动、可映射周围的景物,因而具有独特的美。内金水河的流水增添了紫禁城建筑群的灵气,动态的水景与静态的建筑形成完美的统一,刚柔并济,对比鲜明,形成了和谐的人文景观。
19.内金水河在保护紫禁城建筑方面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请简要概括。
20.第④、⑤段都介绍了内金水河的防火作用,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21.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22.爷爷家的新院子修好了,爷爷总觉得靠近湖边的那间屋子冬暖夏凉,请你运用从本文中学到的知识向爷爷简要解释原因。
【答案】19.①防火;②排水;③调节周边环境的气温。
20.不重复。因为两段内容分别说明了内金水河在防火方面的不同作用:第④段引用《酌中志》中的话,意在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形状目的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第⑤段用文渊阁所处位置来说明内金水河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上起到重要作用。
21.不能删掉。“比较”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说明因为内金水河,紫禁城中水汽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但不是很丰富,去掉后,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2.冬暖夏凉是因为湖泊起到了一定范围内调节气温的作用。夏天的时候,湖水能通过水汽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附近的建筑的温度,产生避暑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没有土壤温度改变得明显,湖泊附近的温度稍高于别处,起到一定御寒效果。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分析;把握作者的见解;事物性说明文;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有三种方法:①把握文章中心句及连接词。中心句往往有很强的概括性,它或提示下文说明要点,或归纳上文的内容。有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包含在中心句中。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②借助说明方法来捕捉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说明方法也会体现说明事物的特征。③从内容上捕捉事物的特征。有些文章没有明显地概括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把握。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相关段落,对段落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分析出两段内容的侧重点,侧重点不同,表达的内容不相同,因此不存在重复的问题。据此分析题目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征。词语能否删去,首先回答“不能”;然后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如果删去词语,句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最后点明词语体现了说明文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的语言特征。
(4)本题考查知识运用。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章相关段落,分析出原理;运用文章中的原理去解释题干所说的“靠近湖边的那间屋子冬暖夏凉”的原因。作答时,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即可。
19.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第②段“内金水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科学设计在保护紫禁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作用需要联系下文分析。
由第③段最后一句话“这时内金水河就起到了重要的防火作用”可知,内金水河的第一个重要作用是防火;
由第⑦段最后一句话“内金水河是紫禁城内排水系统最终的环节和最重要的保障”可知,内金水河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是排水;
由第⑧段最后一句话“可见内金水河还调节着周边环境的气温”可知,内金水河的第三个重要作用是调节周边环境的气温;
故答案为:①防火;②排水;③调节周边环境的气温。
20.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第④⑤段,通读两段内容可知,第④段引用《酌中志》中的话,意在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形状目的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第⑤段用文渊阁所处位置来说明内金水河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上起到重要作用;两段内容分别说明了内金水河在防火方面的不同作用,因此不重复。
故答案为: 不重复。因为两段内容分别说明了内金水河在防火方面的不同作用:第④段引用《酌中志》中的话,意在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形状目的是充分接近流域途经的各个宫殿,以利于及时救火;第⑤段用文渊阁所处位置来说明内金水河在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和提供及时、可靠的消防水源上起到重要作用。
21.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第⑧段中的加点词语“比较”,“比较”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说明因为内金水河,紫禁城中水汽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但不是很丰富;去掉“比较”一词后,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所以不能删掉。
故答案为:不能删掉。“比较”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说明因为内金水河,紫禁城中水汽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但不是很丰富,去掉后,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2.根据题干要求,结合第⑧段“在夏天,内金水河能通过水汽蒸发来降低各个建筑的温度,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高,并产生良好的避暑效果;在冬天,内金水河的水有利于避免紫禁城内温度过低,并起到一定御寒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土壤,而物体的温度变化与比热容成反比,在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改变没有土壤明显”可知,靠近湖边的那间屋子冬暖夏凉是因为湖泊起到了一定范围内调节气温的作用。夏天的时候,湖水能通过水汽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附近的建筑的温度,产生避暑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没有土壤温度改变得明显,湖泊附近的温度稍高于别处,起到一定御寒效果。
故答案为: 冬暖夏凉是因为湖泊起到了一定范围内调节气温的作用。夏天的时候,湖水能通过水汽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附近的建筑的温度,产生避暑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同样的热量条件下,水的温度没有土壤温度改变得明显,湖泊附近的温度稍高于别处,起到一定御寒效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