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6.23《孟子》三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失道寡助( guǎ) 富贵不能淫(yín)
B.戒之日(jiè) 丈夫之冠也( guàn )
C.亲戚畔之( pàn) 舜发于畎亩之中( tiǎn)
D.胶鬲(gé) 人则无法家拂士( bì)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
A注音无误;
B注音无误;
C畎亩 (tiǎn)——( quǎn ),有误;
D注音无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词语积累包括汉字的拼音 、书写 、词义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掌握多音字、形似字、后鼻音、翘舌音等语法知识。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案】C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A“环而攻之而不胜”中的“而”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委而去之”中的“而”表顺承,可以不译,意义和用法不同;
B“然而不胜者”中的“者”是“的原因”,“得道者多助”中的“者”是“的人”,意义和用法不同;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以天下之所顺”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意义和用法相同;
D“寡助之至”中的“之”主谓之间,无意义,“天下顺之”中的“之”是代词,代“它”,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养成多记多积累的好习惯,在做笔记时要做好归类整理,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应该注重上下文的联系,通过推敲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该词的具体含义;寻找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有固定的搭配方式,因此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搭配方式来确定该词的意义;根据语法规则判断词性:文言文中的词语有时会因为语法结构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该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来判断其词性;借助词典或其他资料: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该词的意义,可以查阅相关的词典或其他资料,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总之,在解决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和分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答案】B
【知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句意: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环”解释为包围,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
B、句意: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解释为护城河,而不是“水池”,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
C、句意: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
D、句意: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域”是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限制”,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应联系语境,要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畔”是通假字,“域”是词类活用,“环”“池”“畔”“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要牢记。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 亲戚畔之 B.环而攻之 环环相扣
C.兵革之利 天时地利 D.委而去之 相委而去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后一个“之”是人称代词,译为“他”,加点字的意思不同;
B、前一个“环”是动词,解释为“围”;后一个“环”是名词,解释为“环节”,加点字的意思不同;
C、前一个“利”是形容词,解释为“锐利”,后一个“利”是名词,解释为“有利的形势”,加点字的意思不同;
D、两个“委”都是动词,解释为“丢下、舍弃”,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先分别解释选项中加点词语在两种语境下的意思,然后判断这些意思是否相同,选出意思都相同的一项即可。解释实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解释虚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结合虚词的常见用法来进行。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有:①结构助词,译作“的”;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音节助词,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无实义;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代词,代指人或物,译作“她/他/它”。
5.下列加横线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答案】B
【知识点】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句意: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解释为护城河,该项解释正确;
B、句意: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域”是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限制”,该项解释错误;
C、句意: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举”解释为“被选拔,被起用”,该项解释正确;
D、句意: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苦”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受苦”,该项解释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应联系语境,要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域”“苦”都是词类活用,“池”“域”“举”“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要牢记。
6.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前一句的句意是: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解释为护城河,后一句中“池”解释为池塘,加点词意义不同;
B、前一句的句意是: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兵”解释为兵器,后一句的句意是: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兵”解释为士兵,加点词意义不同;
C、两个“者”都是代词,解释为“......的人”,加点词意义相同;
D、前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是动词,解释为“去、到”,加点词意义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先分别解释选项中加点词语在两种语境下的意思,然后判断这些意思是否相同,选出意思都相同的一项即可。解释实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解释虚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结合虚词的常见用法来进行。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有:①结构助词,译作“的”;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音节助词,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无实义;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代词,代指人或物,译作“她/他/它”;⑦动词,译作“去/到/往”。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①代词,可译为“......的/......的人/地方/方面/原因”等;②助词,用于判断句中表判断;③助词,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反问语气,译为“呢”。
7.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答案】D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过程;举例论证;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A、①中“三里”“七里”分别指内城、外城,说明防守地域之小,连这么小的地域都难以攻破,更好地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所以①错误,排除此项;
B、①中“三里”“七里”分别指内城、外城,说明防守地域之小,所以①错误,排除此项;
C、④中举例子的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以“人和”来治理国家,即:施行仁政,所以④错误,排除此项;
D、②③⑤对课文的理解都正确,选择此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给出的五种说法,联系课文原文进行分析,判断出说法错误的句子,对选项进行排除,选出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即可。在判断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如“三里”“七里”说的是防守地域之小,又如:“池非不深也”是双重否定表肯定,强调护城河的深。
8.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阐述思路是,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更清楚。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C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论证过程;中心论点
【解析】【分析】A、该项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内容理解正确;
B、该项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的理解正确;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阐述思路是从个人说到国家,而不是“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该项对文章意思的理解不正确;
D、该项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揭示道理的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然后选取进攻方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防御方的例子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之后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用排比句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益处;最后总结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B.孟子认为的“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C.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观点一致。
D.文中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其目的在于说明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
【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有误。孟子通过言“礼”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是为了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对选项要仔细阅读,要结合原文来进行辨析判断。
二、填空题
10.填空题
〔先秦〕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 ,字 。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时期 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
【答案】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孔孟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名人事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孔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文学常识的识记,要求学生在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不断识记,并且要经常性回顾,加以巩固,要记牢。
11.第二段:从攻城方面论证了“ ”。第三段:从守城方面论证了“ ”。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解析】【分析】 细读文本可知:第二段:从攻城方面论证了 只要占据有利地理位置,比如城墙高,护城河深,就能够比单独的“天时”重要;而 第三段:从守城方面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哪怕你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但是没有把众人团结起来,没有拧成一股绳,也是会吃败仗的。
故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方式、方法和论证角度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结合相关语句去分析和把握。
三、语言表达
12.下面材料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史实。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测吴越争霸的结果,并简要说明这个结果使你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有了怎样更深刻的理解。
[材料]夫差既立为王,以伯豁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馀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①厚币②遗吴太宰豁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③。吴王将许之。伍子胥④甲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豁计,与越平⑤。(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①种:即文种,越国的重要谋臣。②厚币:厚礼。③委国为臣接:把国政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④伍子胥:吴国重臣,因多次进谏,受谗被赐死。⑤平:讲和。
结果:
理解:
【答案】结果:越国战胜吴国。;理解: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知识点】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伍子胥甲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豁计,与越平”这句话可知吴王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所以会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故答案为:结果:越国战胜吴国。理解: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点评】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在通读文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注意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确表述自己的阅读感悟。
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答案】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及句子的语法结构断句。这句话的大意是: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 。“公孙衍、张仪”是主语,“岂不”是状语。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故答案为: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四、综合题
14.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2)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知识点】见解表述;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⑴ 根据平时积累写出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即可,如: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⑵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有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如: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故答案为:⑴ 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⑵ 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点评】⑴本题考查知识的积累及运用。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传统文化,多积累名言警句故事等,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⑵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平时的学习与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积累,语文课堂中的独立思考,参加平时的实践活动,积累实战经验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五、文言文阅读
(2022八上·舞钢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仆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③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④,通⑤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⑥,虽万被戮⑦,岂有悔哉?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②究天人之际:研究天象和人事的关系。③草创:开始创立或创办。④其人:指那些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⑤通:通达。⑥责:同“债”,负欠。⑦戮:杀。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而后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7.【甲】文第二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① 面进行论证,第二层从② 面进行论证,论证的内容从③ 推广到④ 。
18.结合【甲】【乙】两文,探究司马迁最终能彪炳千古,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答案】15.同“增”,增加;了解,明白
16.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17.正;反;个人(造就人才)
18.示例:孟子认为经历磨难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司马迁虽遭受宫刑,却没有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反而立下鸿志,奋发有为,著书立说,传与后人,一雪耻辱,故而受到后人敬仰。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及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链接材料:我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15.①句意: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曾:同“增”,增加。
②句意:然后才能被人了解。喻:了解,明白。
故答案为:同“增”,增加
了解,明白
16.句中的“入(在国人)、拂(同‘弼’,辅佐)、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恒(常常)”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故答案为: 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17.第二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正
反
个人(造就人才)
18.从【链接材料】看,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却没有意志消沉,自暴自弃,而是立下发奋要著书立说,传与后人,用来昭雪自己的耻辱。司马迁虽经历磨难,但发奋努力著书,终获成就。正验证了孟子所认为经过磨难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的观点。其行为值得后人景仰。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示例:孟子认为经历磨难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司马迁虽遭受宫刑,却没有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反而立下鸿志,奋发有为,著书立说,传与后人,一雪耻辱,故而受到后人敬仰。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宋昭公出亡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日:‘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有删改)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苦其心志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至于鄙
卒得反国
2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被服以立 投以骨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
21.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22.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答案】19.使……痛苦;同“横”,梗塞 不顺;边境(边远的地方);终于
20.C
21.①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②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22.“谄谀者众”而“无法家拂士”。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诵读和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养成多记多积累的好习惯,在做笔记时要做好归类整理,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应该注重上下文的联系,通过推敲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该词的具体含义;寻找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有固定的搭配方式,因此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搭配方式来确定该词的意义;根据语法规则判断词性:文言文中的词语有时会因为语法结构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该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来判断其词性;借助词典或其他资料: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该词的意义,可以查阅相关的词典或其他资料,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总之,在解决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和分析。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首先要结合注释,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只有了解文章大意,你才能进一步去揣摩文章的主题、内涵,才能进一步去探讨人物的性格、品质;其次是读题,带着问题到文中找答案,在通读全文,了解了文章大意以后,开始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次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由于有了第一遍的通读,对于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这一步做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组织语言,用什么模式答题。
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根据翻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苦”是“使……痛苦”;根据翻译: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 ,“衡”同“横”,“梗塞 不顺”的意思;根据翻译:到达了边境 ,“鄙”是“边境(边远的地方) ”;根据翻译: 最后得以返回国家,“卒”是“终于”得意思。
故答案为:使……痛苦;同“横”,梗塞 不顺;边境(边远的地方);终于
20.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A喟然叹曰的“然”是“…… 的样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然”是代词,“这样”的意思,不同;
B被服以立的“以”是虚词,无实在意义,投以骨的“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不同;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的“而”是表顺承,温故而知新的“而”表顺承,相同;
D孙叔敖举于海的“于”是介词“在”的意思,所恶有甚于死者的“于”是“比”的意思,不同。
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是: 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注意“征”是“表现”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翻译是: 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注意“是以”是以是,“因此”的意思。
故答案为:①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②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离国家失社稷”是离开国家丢掉社稷的意思,根据【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原因是“无法家拂士”;根据【乙】文“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这句话可知原因是“谄谀者众也”。
故答案为:“谄谀者众”而“无法家拂士”。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6.23《孟子》三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失道寡助( guǎ) 富贵不能淫(yín)
B.戒之日(jiè) 丈夫之冠也( guàn )
C.亲戚畔之( pàn) 舜发于畎亩之中( tiǎn)
D.胶鬲(gé) 人则无法家拂士( b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 亲戚畔之 B.环而攻之 环环相扣
C.兵革之利 天时地利 D.委而去之 相委而去
5.下列加横线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6.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7.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8.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阐述思路是,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更清楚。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B.孟子认为的“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C.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观点一致。
D.文中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其目的在于说明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
二、填空题
10.填空题
〔先秦〕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 ,字 。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时期 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
11.第二段:从攻城方面论证了“ ”。第三段:从守城方面论证了“ ”。
三、语言表达
12.下面材料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史实。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测吴越争霸的结果,并简要说明这个结果使你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有了怎样更深刻的理解。
[材料]夫差既立为王,以伯豁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馀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①厚币②遗吴太宰豁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③。吴王将许之。伍子胥④甲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豁计,与越平⑤。(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①种:即文种,越国的重要谋臣。②厚币:厚礼。③委国为臣接:把国政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④伍子胥:吴国重臣,因多次进谏,受谗被赐死。⑤平:讲和。
结果:
理解:
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四、综合题
14.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2022八上·舞钢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仆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③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④,通⑤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⑥,虽万被戮⑦,岂有悔哉?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②究天人之际:研究天象和人事的关系。③草创:开始创立或创办。④其人:指那些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⑤通:通达。⑥责:同“债”,负欠。⑦戮:杀。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而后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7.【甲】文第二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① 面进行论证,第二层从② 面进行论证,论证的内容从③ 推广到④ 。
18.结合【甲】【乙】两文,探究司马迁最终能彪炳千古,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宋昭公出亡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日:‘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有删改)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苦其心志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至于鄙
卒得反国
2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喟然叹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被服以立 投以骨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
21.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22.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
A注音无误;
B注音无误;
C畎亩 (tiǎn)——( quǎn ),有误;
D注音无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情况。词语积累包括汉字的拼音 、书写 、词义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掌握多音字、形似字、后鼻音、翘舌音等语法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A“环而攻之而不胜”中的“而”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委而去之”中的“而”表顺承,可以不译,意义和用法不同;
B“然而不胜者”中的“者”是“的原因”,“得道者多助”中的“者”是“的人”,意义和用法不同;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以天下之所顺”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意义和用法相同;
D“寡助之至”中的“之”主谓之间,无意义,“天下顺之”中的“之”是代词,代“它”,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养成多记多积累的好习惯,在做笔记时要做好归类整理,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应该注重上下文的联系,通过推敲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该词的具体含义;寻找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有固定的搭配方式,因此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搭配方式来确定该词的意义;根据语法规则判断词性:文言文中的词语有时会因为语法结构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该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来判断其词性;借助词典或其他资料: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该词的意义,可以查阅相关的词典或其他资料,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总之,在解决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和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句意: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环”解释为包围,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
B、句意: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解释为护城河,而不是“水池”,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
C、句意: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
D、句意: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域”是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限制”,该项加点词语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应联系语境,要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畔”是通假字,“域”是词类活用,“环”“池”“畔”“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要牢记。
4.【答案】D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后一个“之”是人称代词,译为“他”,加点字的意思不同;
B、前一个“环”是动词,解释为“围”;后一个“环”是名词,解释为“环节”,加点字的意思不同;
C、前一个“利”是形容词,解释为“锐利”,后一个“利”是名词,解释为“有利的形势”,加点字的意思不同;
D、两个“委”都是动词,解释为“丢下、舍弃”,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先分别解释选项中加点词语在两种语境下的意思,然后判断这些意思是否相同,选出意思都相同的一项即可。解释实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解释虚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结合虚词的常见用法来进行。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有:①结构助词,译作“的”;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音节助词,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无实义;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代词,代指人或物,译作“她/他/它”。
5.【答案】B
【知识点】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句意: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解释为护城河,该项解释正确;
B、句意: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域”是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限制”,该项解释错误;
C、句意: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举”解释为“被选拔,被起用”,该项解释正确;
D、句意: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苦”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受苦”,该项解释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应联系语境,要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域”“苦”都是词类活用,“池”“域”“举”“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要牢记。
6.【答案】C
【知识点】常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A、前一句的句意是: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解释为护城河,后一句中“池”解释为池塘,加点词意义不同;
B、前一句的句意是: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兵”解释为兵器,后一句的句意是: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兵”解释为士兵,加点词意义不同;
C、两个“者”都是代词,解释为“......的人”,加点词意义相同;
D、前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是动词,解释为“去、到”,加点词意义不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先分别解释选项中加点词语在两种语境下的意思,然后判断这些意思是否相同,选出意思都相同的一项即可。解释实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解释虚词意思时,应联系语境,结合虚词的常见用法来进行。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有:①结构助词,译作“的”;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音节助词,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无实义;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代词,代指人或物,译作“她/他/它”;⑦动词,译作“去/到/往”。虚词“者”的意义和用法:①代词,可译为“......的/......的人/地方/方面/原因”等;②助词,用于判断句中表判断;③助词,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反问语气,译为“呢”。
7.【答案】D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过程;举例论证;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A、①中“三里”“七里”分别指内城、外城,说明防守地域之小,连这么小的地域都难以攻破,更好地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所以①错误,排除此项;
B、①中“三里”“七里”分别指内城、外城,说明防守地域之小,所以①错误,排除此项;
C、④中举例子的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以“人和”来治理国家,即:施行仁政,所以④错误,排除此项;
D、②③⑤对课文的理解都正确,选择此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给出的五种说法,联系课文原文进行分析,判断出说法错误的句子,对选项进行排除,选出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即可。在判断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如“三里”“七里”说的是防守地域之小,又如:“池非不深也”是双重否定表肯定,强调护城河的深。
8.【答案】C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论证过程;中心论点
【解析】【分析】A、该项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内容理解正确;
B、该项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的理解正确;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阐述思路是从个人说到国家,而不是“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该项对文章意思的理解不正确;
D、该项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揭示道理的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然后选取进攻方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防御方的例子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之后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用排比句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益处;最后总结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9.【答案】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有误。孟子通过言“礼”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是为了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对选项要仔细阅读,要结合原文来进行辨析判断。
10.【答案】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孔孟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名人事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轲;子舆;战国;儒家;亚圣;孔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文学常识的识记,要求学生在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不断识记,并且要经常性回顾,加以巩固,要记牢。
11.【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解析】【分析】 细读文本可知:第二段:从攻城方面论证了 只要占据有利地理位置,比如城墙高,护城河深,就能够比单独的“天时”重要;而 第三段:从守城方面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哪怕你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但是没有把众人团结起来,没有拧成一股绳,也是会吃败仗的。
故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方式、方法和论证角度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结合相关语句去分析和把握。
12.【答案】结果:越国战胜吴国。;理解: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知识点】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伍子胥甲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豁计,与越平”这句话可知吴王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所以会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故答案为:结果:越国战胜吴国。理解: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点评】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在通读文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注意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确表述自己的阅读感悟。
13.【答案】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及句子的语法结构断句。这句话的大意是: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 。“公孙衍、张仪”是主语,“岂不”是状语。据此可知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故答案为: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14.【答案】(1)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2)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知识点】见解表述;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⑴ 根据平时积累写出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即可,如: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⑵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有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如: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故答案为:⑴ 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⑵ 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点评】⑴本题考查知识的积累及运用。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传统文化,多积累名言警句故事等,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⑵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平时的学习与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积累,语文课堂中的独立思考,参加平时的实践活动,积累实战经验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答案】15.同“增”,增加;了解,明白
16.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17.正;反;个人(造就人才)
18.示例:孟子认为经历磨难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司马迁虽遭受宫刑,却没有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反而立下鸿志,奋发有为,著书立说,传与后人,一雪耻辱,故而受到后人敬仰。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及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链接材料:我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15.①句意: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曾:同“增”,增加。
②句意:然后才能被人了解。喻:了解,明白。
故答案为:同“增”,增加
了解,明白
16.句中的“入(在国人)、拂(同‘弼’,辅佐)、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恒(常常)”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故答案为: 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17.第二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正
反
个人(造就人才)
18.从【链接材料】看,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却没有意志消沉,自暴自弃,而是立下发奋要著书立说,传与后人,用来昭雪自己的耻辱。司马迁虽经历磨难,但发奋努力著书,终获成就。正验证了孟子所认为经过磨难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的观点。其行为值得后人景仰。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示例:孟子认为经历磨难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司马迁虽遭受宫刑,却没有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反而立下鸿志,奋发有为,著书立说,传与后人,一雪耻辱,故而受到后人敬仰。
【答案】19.使……痛苦;同“横”,梗塞 不顺;边境(边远的地方);终于
20.C
21.①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②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22.“谄谀者众”而“无法家拂士”。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诵读和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养成多记多积累的好习惯,在做笔记时要做好归类整理,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应该注重上下文的联系,通过推敲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该词的具体含义;寻找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有固定的搭配方式,因此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搭配方式来确定该词的意义;根据语法规则判断词性:文言文中的词语有时会因为语法结构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该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来判断其词性;借助词典或其他资料: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该词的意义,可以查阅相关的词典或其他资料,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总之,在解决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和分析。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首先要结合注释,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只有了解文章大意,你才能进一步去揣摩文章的主题、内涵,才能进一步去探讨人物的性格、品质;其次是读题,带着问题到文中找答案,在通读全文,了解了文章大意以后,开始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次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由于有了第一遍的通读,对于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这一步做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组织语言,用什么模式答题。
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根据翻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苦”是“使……痛苦”;根据翻译: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 ,“衡”同“横”,“梗塞 不顺”的意思;根据翻译:到达了边境 ,“鄙”是“边境(边远的地方) ”;根据翻译: 最后得以返回国家,“卒”是“终于”得意思。
故答案为:使……痛苦;同“横”,梗塞 不顺;边境(边远的地方);终于
20.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A喟然叹曰的“然”是“…… 的样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然”是代词,“这样”的意思,不同;
B被服以立的“以”是虚词,无实在意义,投以骨的“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不同;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的“而”是表顺承,温故而知新的“而”表顺承,相同;
D孙叔敖举于海的“于”是介词“在”的意思,所恶有甚于死者的“于”是“比”的意思,不同。
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是: 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注意“征”是“表现”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翻译是: 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注意“是以”是以是,“因此”的意思。
故答案为:①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②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离国家失社稷”是离开国家丢掉社稷的意思,根据【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原因是“无法家拂士”;根据【乙】文“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这句话可知原因是“谄谀者众也”。
故答案为:“谄谀者众”而“无法家拂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