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与此有关?罄竹难书隋炀帝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隋亡唐兴
1. 隋朝灭亡的原因:
2. 唐朝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1、大兴土木,徭役加重(如:修大运河、兴建东都洛阳)
2、三征高丽,兵役繁重
3、巡游无度,苛捐杂税增多暴君隋炀帝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
隋的暴政唐朝的建立: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庙号唐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在位唐高祖窦皇后四子表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唐长安城示意图玄武门之变626年玄武门之变两个后
李世民即位, 年号贞观材料解析请看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答:有区别。
材料一说的是唐朝初年经济萧条,
材料二说的是贞观年间经济繁荣的景象。
贞观之治1、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2、原因:
3、表现:
二、贞观之治原因(措施):1.吸取隋亡的教训
2.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3.任用贤才 善于纳谏
4 .整顿吏治
表现:君明臣贤,励精图治,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房玄龄杜如晦房
谋
杜
断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
李靖门 神尉迟敬德秦叔宝(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逝世),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魏征传》魏征唐太宗高祖李渊
618~626三、女 皇 武 则 天女皇武则天(690~705在位)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年武则天称帝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国号:周 史称:武周
自称:圣神皇帝 在她统治期间,户口增加,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A.打击削弱贵族势力,提拔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扩大统治基础;B.任用正直而有才能得人,为以后开元盛世做好人才贮备;C.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与贞观遗风▲ 如: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狄仁杰宋璟(663~737)姚崇(650~721) (武则天说)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
——《臣轨·利人章》 (武则天说)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导。
——《臣轨·利人章》唐高宗、武则天时全国户数比较表陕西唐乾陵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座落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八十公里的乾县梁山上。是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墓。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李治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武则天合葬乾陵。述圣记碑无字碑 是武则天为自己树立的歌功颂德碑,碑文由武则天亲撰,唐中宗李显手书。 整石雕成,雕刻之精细,为历代墓碑之罕见。无字是武则天认为个人功过无需写上,让后人去评说。 太后(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卷二0五 武则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郭沫若武则天弊政1.为巩固统治,使用严酷手段;2.重用酷吏;3.崇尚佛教。说一说 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是唐朝的两位杰出的帝王。如果你是皇帝,要让你的国家富强繁荣起来,你可以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经验?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该材料中唐太宗引用古人这段话表明了他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达到此目的,唐太宗采纳了那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答:他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使唐朝长治久安。
他采纳的政策和措施有:善于用人和纳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勤于政事,大臣廉洁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