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减小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神经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
B.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C.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
D.神经递质释放后,能够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
4.如图是某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ab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bc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5.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
B.④为神经递质释放提供能量
C.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中含有特异性受体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在突触处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7.如图所示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的多巴胺也属于神经递质
B.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C.图示表明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运回上一个神经元
D.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
8.α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 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二、不定项选择题
9.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会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动作电位峰值不变
B.动作电位峰值先升高后降低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10.如图表示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大刺激强度,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也增大
B.没有刺激时,图中电流计可测得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
C.电流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表示此时静息电位为零
D.在刺激①处时,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1.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和天冬氨酸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
B.乙酰胆碱和天冬氨酸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C.某物质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则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三、非选择题
12.如图甲是某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
(4)突触小泡的形成与________有关,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________;刺激b处,肌肉________。
13.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膜外________浓度高于膜内,膜内________浓度高于膜外。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甲图所示,当a处受到刺激时,电流计将怎样偏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丙是神经纤维上某点静息时的电位,画出它受刺激以后的电位变化。
14.“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神经中枢中“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对大鼠的脑处理后,再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_中,由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_作用释放到________。
(2)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________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机制的目的。
(3)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B组大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数据。
第2章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答案 C
解析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导,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B、D正确;兴奋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C错误。
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减小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答案 A
解析 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特点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区电位为外负内正,则乙区为兴奋部位,甲区、丙区和丁区都有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B正确;乙区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主要对Na+有通透性,对K+的通透性减小,C正确;丁区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K+外流所致,A错误。
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神经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
B.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C.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
D.神经递质释放后,能够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
答案 D
解析 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神经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A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局部电流即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B正确;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需要排钠吸钾,为逆浓度梯度,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C正确;神经递质释放以后,能够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D错误。
4.如图是某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ab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bc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 C
解析 K+的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ab段Na+大量内流,此时膜外的Na+比膜内浓度高,因此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bc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此阶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动作电位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度无关,D错误。
5.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
B.④为神经递质释放提供能量
C.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中含有特异性受体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答案 C
解析 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经过化学信号的转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通过电信号传导,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A正确;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④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兴奋传递时,③(突触后膜)上含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C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正确。
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在突触处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答案 D
解析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不同步的,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
7.如图所示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的多巴胺也属于神经递质
B.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C.图示表明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运回上一个神经元
D.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
答案 D
解析 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含有神经递质多巴胺,A正确;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B正确;多巴胺作用完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防止神经元持续兴奋,C正确;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D错误。
8.α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 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答案 A
解析 α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表现为肌肉松弛;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酯酶不能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导致乙酰胆碱一直发挥作用,表现为肌肉僵直,A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
9.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会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动作电位峰值不变
B.动作电位峰值先升高后降低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 D
解析 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钠离子浓度,会使进入细胞的钠离子减少而引起动作电位峰值下降,D正确。
10.如图表示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大刺激强度,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也增大
B.没有刺激时,图中电流计可测得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
C.电流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表示此时静息电位为零
D.在刺激①处时,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 ABC
解析 刺激强度超过阈值,都能引起兴奋,产生动作电位,但在此基础上,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变,A错误;用电流计测量膜的静息电位时,要将电流计的两极分别置于膜外、膜内,静息电位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不是零,B、C错误。
11.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和天冬氨酸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
B.乙酰胆碱和天冬氨酸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C.某物质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则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答案 AB
解析 乙酰胆碱和天冬氨酸都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的受体结合,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天冬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不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A错误;乙酰胆碱和天冬氨酸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B错误;若某物质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膜(含乙酰胆碱受体的乙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2.如图甲是某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
(4)突触小泡的形成与________有关,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________;刺激b处,肌肉________。
答案 (1)感受器 d 树突膜或胞体膜 (2)神经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B神经元持续兴奋 (4)高尔基体 蛋白质 (5)不收缩 收缩
13.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膜外________浓度高于膜内,膜内________浓度高于膜外。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甲图所示,当a处受到刺激时,电流计将怎样偏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丙是神经纤维上某点静息时的电位,画出它受刺激以后的电位变化。
答案 (1)外正内负 钠离子 钾离子
(2)将灵敏电流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
(3)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乙 甲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乙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化学信号转换
(5)如图所示
解析 (2)图甲中的电极都位于膜外,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需要把灵敏电流计的一个电极插入膜内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3)当a处受到刺激时,形成动作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将神经冲动传到电流计左侧时,电流计的左侧为动作电位,而右侧为静息电位,这样就具有电位差,产生电流,使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方向为向左)。当神经冲动继续传导至电流计的右侧,使得右侧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左侧恢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这样又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电流,使电流计的指针又发生一次偏转(方向为向右),所以电流计的指针总共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时,需要经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兴奋传递速度慢。
14.“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神经中枢中“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对大鼠的脑处理后,再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_中,由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_作用释放到________。
(2)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________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机制的目的。
(3)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B组大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数据。
答案 (1)突触小泡 胞吐 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 “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
(3)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