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召开红星发布会”、“破密红军档案”,了解纪实性报告文学的特点。
2、 通过“破密红军档案”掌握主要红色革命人物的相关信息。
3、 通过回顾历史,诵读文段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继承与弘扬红色精神。
教学过程
采访斯诺,亲历新闻 ——召开红星发布会
1、 将同学分为三组:记者团、斯诺团、评委团。由记者团依据采访提纲提问、斯诺团人员进行回答、评委团人员进行记录。
2、 请评委团人员依据评价表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引出纪实性文学的特征——记录人与事的真实情况,用事实说话。
红色人物,体悟文学 ——破密红军档案
1、依次展示周恩来的五官图片,请同学们依据书籍中的外貌描写内容猜测人物名称并请学生填写红色人物档案,请其他同学补充。
2、通过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的方式了解朱德与彭德怀的人物相关事迹。
3、通过资料得出《红星照耀中国》作为报告性文学的文学性。
4、出示毛泽东的截取照片,请学生猜测,同时出示1937年日本内阁印刷局发行的《周报》上“毛泽东”的照片请同学们猜测,并请同学依据《红星照耀中国》介绍真实的毛泽东。
5、引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发布打破了外界对中国红军的污蔑,让中国红军为世界所了解,体现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声临其境,感染精神 ——回顾百年历史
1、 出示图片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史。
2、 齐读《红星照耀中国》语段:
“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
作业设计
1、必做:完善自己的红军档案(选一人物,班内尽量不重复)、全班整理成红军人物册。
2、选做:在一名外国记者撰写《红星照耀中国》解密西北红色谜团的同时,中国有一位记者范长江也写了一本纪实性报告文学《中国的西北角》对比阅读这两本书,分析其在书写内容、语言风格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