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 美丽的颜色 讲义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理解传记的真实性特点。2.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1.了解居里夫人的相关知识;识记文中重点字词。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3.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学习居里夫妇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知识点01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
1.作者作品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2、背景链接
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艾芙 居里出版了《居里夫人传》一书。该书详细记载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人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本文节选的是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事情。
3、文题解读
“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美丽”一语双关,也指居里夫妇身上蕴含的“美丽”。
4、主旨点睛
本文通过记叙居里夫妇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表现出居里夫妇对镭的痴迷与热爱,赞扬了居里夫妇不畏艰险、勇于实践、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概念及特点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是一种文学体裁。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即学即练1】
玛丽 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荣获1903年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和丈夫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知识点02 内容与写法
1.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前倾”“热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2.“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表层意思指文中居里夫妇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色彩;深层意思指居里夫妇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
3.文章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即学即练2】本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如文章第5、6、11、14、15段等,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现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也变换了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
知识点03 字词积累
1.字音:
燥热(zào) 沥青(lì) 骤雨(zhòu) 窒息(zhì) 吹嘘(xū) 荧光(yíng) 筋疲力尽(jīn) 炽热(chì) 猝然(cù)
2.词义:
踱:慢步行走。
微妙:指深奥玄妙;精深复杂,难以捉摸。
燥热: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中医病证名。又称燥火。因感受燥气,耗伤津液,化热化火所致。
骤雨:暴雨。
窒息: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吹嘘: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荧光:在光和其他射线照射某些物质时所发出的可见光。
炽热:温度极高,极热。感情和情绪热烈。
猝然:突然地,出乎意料。
筋疲力尽: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从课文学中考答题
1.如何理解“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和“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理解句子含义)
“新的开始”是说居里夫人踏上了开始研究镭的科学新征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是指居里夫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艰苦的条件(环境恶劣、条件简陋、工作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主观上的感受是快乐的。
【答题技巧】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抓住句中的关键词,通过分析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描写方法等,来理解其含义;②抓住句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定语、状语,解读句子的内涵;③联系上下文、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2.赏析第11段中“搬运”“移注”“搅动”等一系列动词的妙处。(赏析词语)
“搬运”“移注”“搅动”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居里夫人工作时工序的繁琐、工作强度之大,表现出她为了科学研究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答题技巧】赏析动词、形容词、副词、叠音词、数量词的妙处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这一(动词、形容词、副词、叠音词、数量词),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强调突出)地写出……的特点(样子、情态、心理等),表现了……的感情。②赏析感彩变化的词语:这个词语原意为……,是一个褒(贬)义词,这里是……的意思,属于褒(贬)词贬(褒)用,突出表达……的感情。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简陋(lòu) 骤雨(zhòu) 小心翼翼(yì)
B.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筋疲力尽(jīng)
C.荧光(yíng) 轮廓(kuò) 酸渍(zì) 来回踱着(duó)
D.燥热(zhào) 沥青(lì) 搅动(jiǎo) 嘎嘎地响(g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气氛 幼稚 抚摸 小心翼翼
B.姿势 练制 冻僵 筋疲力尽
C.酸渍 沉淀 扰乱 专心至志
D.猝至 简陋 躁热 触目惊心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上完体育课,依然个个精神抖擞、筋疲力尽的样子。
B.待人和颜悦色,不仅体现一个人的好情绪,也是一个人难得的修养。
C.大学刚毕业时,他心中燃烧着一股强烈而炽热的浪漫主义激情。
D.李云龙和战友吹嘘自己的独立团有八个营,上万人的兵力。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专注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________。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把简单做到________就是不简单,朝着目标专心做事就会有________,甚至创造奇迹。有了专注的心态和习惯,一件事、一份工作、一个目标、一项事业,便获得了一步步前进的持续性内动力。
A.保障 极致 收成
B.保证 极致 收获
C.保证 极端 收成
D.保障 极端 收获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了《美丽的颜色》一课后,我们领悟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将“领悟”改成“领会”)
B.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严寒的室外。(将“严寒的室外”改为“室外的严寒”)
C.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在“重要”一词后面加上“意义”)
D.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镭,转向这些微光,转向他们的镭,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应将“转向镭”与“转向他们的镭”对调)
6.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 ; , .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阅读传记《屠呦呦与青蒿素》,完成下列各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理由是她研发出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但青蒿素获奖是集体攻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②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呦呦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③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把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作为自己的志向。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但屠呦呦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是能战胜一切的。她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
④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领导团队的才干,至今让当年科研组的人们所称道。而屠呦呦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则更是令人叹服不已。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⑤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⑥“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⑦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7.这篇传记主要记述了屠呦呦的 和 的事迹。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B.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少数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在短期内显而易见,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研发的青蒿素就属于这一类。
C.传记第⑦段“各种肤色的人表达敬意”的主要原因是: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对屠呦呦研发青蒿素艰难历程的描写就很细腻生动。
9.第④段告诉我们: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改进了提取药物的方法。她这样做是从哪里受到的启发?改进的最关键的两种提取药物的方法是什么?
10.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请参考示例,从第③④段中再梳理出一个因素并稍加说明(可以引用原文说明,也可以概括说明)。
示例:志向。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把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作为自己的志向。
11.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哪一个因素对你触动最大?请就这一因素谈谈你的感受。
谢道韫:从《三字经》里走来
①1600年前,她出生在东晋谢家。陈郡谢家与琅琊王家齐名,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合称“王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们。
②《世说新语》记载:有一年冬天,谢安给几个孩子上课,他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随口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还没有来得及评价,一旁的谢道韫不慌不忙站起来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因此被人们称赞为“咏絮之才”。
③转眼间,谢道韫到了出嫁的年龄,谢安把目光投向了能与谢家平起平坐的琅琊王家。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命运的走向却往往不遂人心愿。虽说王羲之书法独步天下,儿子个个风流儒雅,器宇轩昂,但谢道韫的夫婿凝之却略显愚钝。她与他精神世界不在一个层次,她是一朵立于寒风中灿灿的梅花,衣袂飘飘,青丝飞扬,骨子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傲气;而他,是一棵躲在秋风里瑟瑟发抖的老槐,资质平平,皱褶里藏着迂腐和平庸。谢道韫很失望,“大薄凝之”。尽管对丈夫的畏畏缩缩不太满意,但她还是恪尽妇道,该干嘛干嘛。
④尽显魏晋风流的王家,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官宦、书画名流都喜欢在他们家诗酒唱和,谈玄论辩,兰亭集会。谢道韫很是喜欢这样的场合,虽不能抛头露面,坐在帘后听他们思辨,也是一种享受。有一次,谢道韫听到小叔子献之与客人辩论,竟然被大家说的理屈词穷。帘后的谢道韫坐不住了,她遣婢女出去,“欲为小郎解围”。一言既出,语惊四座,纷纷为她鼓起掌来。她在屏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讲得入情入理,环环相扣,宾客们被她驳得哑口无言,甘拜下风。
⑤读书多的人,通身带着一股书卷气,慧黠幽默,清雅睿智,在俗世纷扰中自成一方天地,挡也挡不住熠熠闪烁的光辉。
⑥日子就这样在精彩与无奈间切换着,一天天过去了。
⑦晋安帝隆安三年,孙恩叛乱,会稽被围,城中大乱。作为会稽最高领导的王凝之,并不急着派兵,而是在府中设坛祭神,祈祷神灵保佑。任她磨破嘴皮子,他依然不为所动。后来城破兵败,王凝之被砍了脑袋,他们的儿子也被杀。谢道韫横刀在手,抱着年幼的外孙,杀出重围,终因寡不敌众,“手杀数人,乃被虏”。孙恩要杀她,谢道韫神态淡定,气势凛然,那是知识与智慧的沉淀,是深入到骨子里的高贵。孙恩胆怯了,他对才女谢道韫以礼相待,护送其返回会稽。
⑧战乱平息后,家园残破,物是人非,谢道韫把家里收拾干净,在堂上拉一素帘,传道、授业、解惑,受益学子不计其数。
⑨谢道韫最令人钦佩的,不是美貌,也不是文采,而是那种任波澜起伏宠辱不惊的淡定。这位魏晋才女,用一生阐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含义。
⑩“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那个读书多的女孩,被后人写进了《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作者:孟庆果,选自《散文百家》2019.02,有删改)
12.第⑥段加点词语各指什么内容
“精彩”是指:
“无奈”是指:
13.研读文章第⑧段,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坐在素帘后的谢道韫此时的心境。
14.结合文中描写谢道韫的事件,在下面《三字经》空白处续写两句。
谢道韫,能咏吟, ,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15.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谢道韫的才情与性格,请任选一处赏析。
16.现代国学大师余嘉锡先生曾评价谢道韫,说她“以一女子而有林下之风,足见其为女中名士”。请结合本文,说说你对“林下之风”的理解。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7.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做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示例:
(3)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示例:
18.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
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3)假如近期袁隆平爷爷正在南昌市做学术交流,你代表八一中学学生会邀请他来给同学们做报告,请拟一份邀请函。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9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炽热(zhì)”读作“chì”;
B.“筋疲力尽(jīng)”读作“jīn”;
D.“燥热(zhào)”读作“zào”。
故选C。
2.A
【详解】B.“练制”的“练”应为“炼”;
C.“专心至志”的“至”应为“致”;
D.“躁热”的“躁”应为“燥”;
故选A。
3.A
【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A.筋疲力尽:用尽了力气,极其疲劳。与“精神抖擞”的语境不符;
B.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正确;
C.炽热:非常热。正确;
D.吹嘘:有意夸大优点;夸张地宣扬。正确;
故选A。
4.B
【详解】第一空: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起担保作用的人或事物。结合语境,专注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第二空: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也指绝对,偏激。极致:最高境界。结合语境,选择“极致”。
第三空:收成:庄稼、蔬菜、果品等收获的成绩,有时也指鱼虾等捕捞的成绩。收获:指取得成熟的农作物,也比喻心得、战果等。结合语境,选择“收获”。
故选B。
5.B
【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A.搭配不当,把“领悟”改为“感受”;
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D.“转向镭,转向这些微光,转向他们的镭,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语序不当,应为“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故选C。
6. 例1: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照亮一个角落。 例2:如果你是一轮皓月,就洒下一抹银辉。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语句仿写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语言运用试题,没有统一答案。解答此题时,要仔细观察例句,注意例句的句式,运用的修辞,内容方面的要求等。根据横线前的句子可知,仿写应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主题,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运用关联词“如果……就……”,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关系。如: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照亮一片黑暗。
7. 立志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 发明青蒿素的经过 8.D 9.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乙醇冷浸法 低沸点溶剂提取法。 10.示例: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选对研究方向,并具有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把从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素上;④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 11.示例: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说明其心无旁骛。屠呦呦在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等情况下,不气馁,坚持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说明其坚持不懈。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传记主要内容的能力。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①②段写屠呦呦因获得诺贝尔奖,被人熟知。第二部分,③段④段写她获得诺贝尔奖的具体原因。③段“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把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作为自己的志向”是本段文中心句,可知她的志向是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④段以时间为序,写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经过。第三部分,⑤⑥⑦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值得所有人向她表达敬意。
8.A.④段中,“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可知A是正确的;
B.⑥段中“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可知B是正确的;
C.⑥段中“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可知C是正确的;
D.“对屠呦呦研发青蒿素艰难历程的描写就很细腻生动”中“细腻生动”错误,应为“平实”;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第④段中,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 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由此可知,屠呦呦是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示。第④段中“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可知,改进的最关键的两种提取药物的方法是乙醇冷浸法和沸点溶剂提取法。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由③“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可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③“她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可知执着能战胜一切。由④“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领导团队的才干,至今让当年科研组的人们所称”,可知唯有担当,方显赤诚。由④“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可知毫不气馁更显英雄本色。由④“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可知不惧失败,善于总结,方能成功。
1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由①“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但青蒿素获奖是集体攻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可知谦虚低调,彰显的是人格的魅力。由③“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可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③“她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可知执着能战胜一切。由④“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领导团队的才干,至今让当年科研组的人们所称”,可知唯有担当,方显赤诚。由④“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可知毫不气馁更显英雄本色。由④“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可知不惧失败,善于总结,方能成功。由⑤“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可知只有不断拼搏,才能书写人生传奇。然后以此为据,再谈自己的感受。
12. 精彩是指她能尽显才华; 无奈是指她丈夫的愚钝。 13.面对变故,内心坚定,心境泰然,从容淡定,优雅高贵。 14. 示例:巧论辩 勇杀敌(或:善为师) 15.示例一:咏雪时,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对比,突出谢道韫的咏絮之才;
示例二:思辨时,小叔子理屈词穷,谢道韫旁征博引,突出谢道韫的清雅睿智;
示例三:战乱时,丈夫设坛祭神,谢道韫横刀在手,杀出重围,突出谢道韫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
示例四:谢道韫淡定、凛然与孙恩的胆怯对比,突出谢道韫的高贵气质。 16.指有才华、有诗韵、有气度、有傲骨的名士之风。
【解析】1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第⑥段“精彩”是针对谢道韫来说的,“她是一朵立于寒风中灿灿的梅花,衣袂飘飘,青丝飞扬,骨子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傲气;”指谢道韫才华出众。“无奈”是针对他的夫婿凝之来说的,他略显愚钝,资质平平,皱褶里藏着迂腐和平庸。指谢凝之愚钝。
13.考查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与想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抓住人物在文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当时的心理活动,谢道韫在城破兵败,亲人被杀,家园残破,物是人非的情况下,谢道韫“谢道韫把家里收拾干净,在堂上拉一素帘,传道、授业、解惑,受益学子不计其数。”的做法,揣摩她此时的心境主要是以坦然面对,内心坚定为主。
14.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文中写谢道韫给小叔子解围与客人辩论的一件事,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讲得入情入理,环环相扣,宾客们被她驳得哑口无言,甘拜下风。另一件事是谢道韫在家里传道、授业、解惑,受益学子不计其数。将这两件事分别概括为三个字,如,巧论辩、善为师。
15.考查对对比写法的理解。如,文中对于谢安随口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用“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谢朗的回答明显不如谢道韫的,谢朗与谢道韫的对比,突出谢道韫的“咏絮之才”。
16.结合文章对谢道韫几件事的描写,看出谢道韫不仅诗文写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林下之风一般是指有才干,有才华,有诗韵,有风度,巾帼不让须眉然又具女性之柔美的奇女子。用在谢道韫身上很是恰当。
17. (1)示例: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2)示例: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 (3)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详解】(1)宣传标语的拟写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2)材料的探究要结合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质来全面概括。
(3)赞美词要写出居里夫人对“镭”的研究和淡泊名利,辛勤认真工作的科学家精神。如:淡泊名利的你是如此美丽,你是科研事业发展之路的路灯,照亮了美好的未来;无私奉献的你是如此美丽,你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引领人类走向更辉煌的明天!你的美丽,印在我心里;你那庄重的形象,印在全人类的心中!
18.(1)(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2)(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3)(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欣闻您近期正在我市做学术交流,我们全校同学都很敬佩您,想请您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我校做一下报告。
期待您能光临我校。
八一中学学生会
x年x月x日
【详解】(1)这道题考查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要求,分别提取两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如材料一中作为名人的居里夫人“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材料二中作为名人的袁隆平“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共同的主题即可。
(2)这道题考查根据材料设计问题的能力。答题时,需要抓住两则材料中人物的事迹,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注意需要有称呼、问候语,语言要得体。比如,敬爱的居里夫人,您每天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亲自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3)这道题考查拟写邀请函的能力。邀请函写作要求:标题---一般只写“邀请函”居于正中即可。称谓---要顶格写受邀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后加冒号。正文---称谓下一行,空两格,写清楚邀请的原因和内容等。敬语---末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请届时出席”之类。落款---署上邀请单位名称或发函者个人名称,署上发函日期。根据题干要求“你代表八一中学学生会邀请他来给同学们做报告”可知,落款部分的署名应该是“八一中学学生会”。正文的主要内容是邀请袁隆平爷爷到学校来给同学们做报告。
答案第2页,共6页
答案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