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五节
遗传与进化(一)陈佩斯房祖名谢庭锋成龙陈强谁是俺们的爹?谢贤 太好了谢谢!你是怎么知道的呀?找一找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科学含义?另我们还听过“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又有什么科学含义呢?1、遗传:
生物通过生殖产生子代,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很相似的现象。如俗语: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遗传和变异你比较像你父亲还是母亲?哪里比较像他们呢?你和他们完全相同吗?讲一讲: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与身边的同学互相观察,比较: 小调查: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与身边的同学互相观察,比较: 小调查:结果比较:2、变异:不同的生物个体在性状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的现象。如俗语: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结论: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使生物的种族得以稳定。3、生物遗传与变异对生物来说
有何意义?遗传——是生物发展进化的内动力。变异二、遗传物质的传递:卵子精子知识回顾受精的实质资料分析:1、A、B、C羊各提供了什么?
2、多莉像谁?说明了什么?
3、细胞的遗传信息在哪里?
A:去核细胞
B:细胞核
C:子宫B羊细胞核多利的诞生多莉虽由C羊所生, 但长相却一点也不像C羊,也不像A羊,而是几乎和B羊一模一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结论: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与生物遗传现象有关。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其细胞中的染色体完全相同,因此,其性状也极其相似。结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与生物遗传现象有关。科学家的发现:人类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果蝇的染色体 科学家们发现在生物体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和种类却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同一物种的不同生物个体间,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种类几乎完全相同,性状也很相似;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间,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种类有一定的差异,性状也有较大的差异。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1、遗传物质:(1)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两种物质组成: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对生物性状起着决定作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现象是出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外面是蛋白质 内部是DNA分子染色体模型科学家的发现:数一数我们有多少染色体?
比一比男女染色体一样吗?
X Y
X X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母细胞子细胞[女人]
22对常染色体+XX22条常染色体+X22条常染色体+X22条常染色体+X22条常染色体+Y[男人]
22对常染色体+XY受精卵22对常染色体+XX
[女人]22对常染色体+XX
[女人]22对常染色体+XY
[男人]22对常染色体+XY
[男人]克里克
英国生物学家 1962年,克里克和沃森因其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在揭开生物遗传信息秘密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 DNA:对生物性状起着决定作用,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沃森
美国生物学家 碱基磷酸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基本单位)DNA分子的结构模型DNA的双螺旋结构了解一下⑶基因:(遗传单位)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生物体每一个性状都由特定基因来控制。一个DNA分子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控制着一个或多个性状(如人的肤色、色觉、花的形状等) 。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人的性状有不同。细胞核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物质:
染色体、DNA、基因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有关的物质称为遗传物质。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在遗传中起重要作用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DNA分子的基本单位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碱基顺序不同,则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小结: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C、 染色体 基因DNA 染色体 DNA基因 基因 DNA染色体 基因 染色体DNAB知识反馈:2、各种生物的性状是由( ) A、染色体决定 B、蛋白质决定 C、基因决定 D、细胞决定C课件20张PPT。第五节
遗传与进化(二)
细胞核
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
组成DNA上起
遗传作用
的片段
——基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基因是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
DNA是遗传物质课前复习: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哪里?有哪些?白化病人不能合成黑色素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遗传物质的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化。 白化病人白化病多指基因决定着生物的性状: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事例 和表妹爱玛生育六个子女,三个中途夭折,三个终生不育。达尔文成对的基因和成对的染色体一样,也是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所以后代同时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父母精 子卵细胞受精卵子女受精发育(23对)(23对)(23对) (23条)(23条)(23对) 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生物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的。XXXYXXXY生男生女的秘密?母亲父亲XXY50%50%禁止近亲结婚:在近亲结婚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白化病,先天聋哑等多种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一般家庭的发病率为万分子一到百万分子一,而表兄妹婚配的家庭发生率比一般家庭要高出6-60倍。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优生:
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遗传缺陷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提高人口素质。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母伯叔姑父舅母姨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兄弟本人姐妹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儿子女儿孙子女外孙子女上三代下三代进化理论的发展:基因的“自然选择”2001年2月12日美、英、德、俄、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完成了人类基因核苷酸物理图谱测定。31.647亿个核苷酸,33.5万个基因,2%的基因与蛋白质合成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的基因是果蝇的两倍;比水稻少四分之一;人类构成基因的核苷酸数量和小白鼠的差不多。1990年10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9年12月1日,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 因完整排序的测试。
2000年4月底,中国科学家完成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2000年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二十一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1年2月12日,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巨大工程 有助于揭开人类进化之迷;揭开人类生物学之迷;疾病、遗传病诊断、治疗;药物开发等人类基因组计划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意义?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更重要的法律、伦理问题的研究。... 育种与优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育种方法:人工选择、杂交育种育种的目的: 改良动物、植物的遗传性状育种的应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骡骡63条马32对驴31对杂种优势 杂种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杂种优势。1、杂种优势:人们设想用一些优良的基因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2、基因工程:这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 新兴的基因工程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改造动物、植物遗传物质的技术。如,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
保持生物生命特征的物质是细胞核中的基因(DNA)。所谓转基因生物,即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将DNA进行人为改造的生物。通常的做法是提取某生物具有特殊功能(如抗病虫害、增加营养成分)的基因片断,通过基因技术加入到目标生物当中。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就是移动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人们可以用鲜鱼的基因帮助西红柿、草莓等普通植物来抵御寒冷;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而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培育转基因鼠的过程:讨论:你赞成利用基因工程进行人类自身的遗传改良吗?为什么?1、下列几种关系中,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 A、亲兄弟 B、叔叔与侄女 C、祖父母与孙子女 D、堂兄妹
2、引起遗传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因主要有:-----C知识反馈:
近亲结婚
1.5遗传与进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识别遗传和变异现象
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并且能正确表达DNA 的结构模型。 3、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白遗传物质是通过生殖细胞的传递来完成的。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自己及同学身体特征的的观察以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特征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遗传物质基础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观念。2、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及相互间关系。
教学难点:
1、DNA的结构
2、基因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DNA模型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父母与自己特征的观察,找出异同,从而来了解遗传变异现象;通过对遗传物质的探究,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在与同学的特征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讲解DNA的结构过程中,培养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请你为明星找爸爸
思考:你为他们找到爸爸的依据是什么?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科学含义?另外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又有什么科学含义呢?
二、新课教学
(一)遗传与变异
1、遗传现象:
在前一天,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如下: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分析其在上下代传递中可能会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
小组汇报:各种性状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同时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归纳结果,引导得出遗传的定义)
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就是遗传。如性状与父母相同,或者与父母之一相同现象。
2、变异的现象
老师提问:“你有像父母的地方,那你跟父母会完全一样吗?”
学生活动:1、讨论自己与父母不同的地方;
2、比较同学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归纳。
性状
具体表现
耳垂的位置
能否卷舌
食指长短
双手自然交叉
上眼睑特征
酒窝
颧骨
发丝
分析归纳::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每一种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递给后代。但是,自然界中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子女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在相貌上总会有些差异。
2、变异现象: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讨论:生物遗传与变异对生物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引导得出:遗传---使生物的种族得以稳定;
变异---是生物发展进化的内动力。
老师提问:每一个生物体都有许多性状,这些性状是如何传给后代的?
学生讨论。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
老师讲述:
人的生殖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而每个受精卵又是由卵细胞和精子融合而成的。即
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可以推测,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同样,各种生物也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给后代的。
17世纪时,有学者认为在人的精子或卵子中有父母性状的缩影,使得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子代个体具有双亲的遗传性状。然而,随着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并没有在人的精子或卵子中发现丝毫人的形象。
老师设疑:生殖细胞中是是靠什么物质来完成遗传的呢?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引导学生回忆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介绍染色体)
1、染色体:
讲述: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时发现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它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将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遗传物质就位于染色体上。
(观看视频: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复制)
科学家还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不同的。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了解人体的染色体:
读图:人类体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讨论:人体的每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中都有这么多染色体?(46条)
他们有何特点?男女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归纳:这些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一共是23对;男性与女性的性染色体不同?
拓展:解放前,一个家庭中如果没能生育出男孩,往往怪罪于女人,生男与生女真的是有女性决定的吗?
从染色体的角度解析“生男生女”的秘密及概率。
讨论:其它生物的体细胞中也是23对染色体吗?
展示几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
分析归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不同生物体染色数目不同。
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的数目必须维持恒定,才能保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视频:DNA分子的结构
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通过实验证明DNA是决定生物体的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
(1)DNA是由两条向右盘旋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构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像一个长扶梯。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排列在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3)碱基排列在骨架的内侧,两链之间相对应的碱基只能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并与主链(骨架)相配合,构成“梯子”的横档。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3、基因:
设疑:是否一个DNA分子就决定我们的一个性状特征呢?(不是)
讲述:进一步研究发现,DAN分子上的一些特定的片段 包含着遗传信息,能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特征。这些片段,每一个片段控制着人体的一个具体的性状。DNA中这些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就叫做基因。
设疑:基因与DNA分子及染色体有什么关系呢?
指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思考:孪生兄弟为什么会长得极其相似?
分析:孪生兄弟是有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所含的基因完全相同,因此,其性状也极其相似。
三、课堂小结:
1、遗传与变异现象: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2、遗传物质的传递:染色体→DNA→基因
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有多个DNA B、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C、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相互无关系
2、各种生物的性状是由( )
A、染色体决定 B、蛋白质决定 C、基因决定 D、细胞决定
五、板书设计
一、遗传与变异现象: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2、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
1、遗传物质:
(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注: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不同,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人体:46条
结构:一个DNA分子及蛋白质
(2)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结构:双螺旋结构
(3)基因:决定每个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2、遗传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1.5遗传与进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
②初步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活中的利用
③了解优生学的重要性,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判定常见疾病的致病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②在观察、探究活动的记录和分组讨论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人类预防遗传病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 进化论的发展、遗传与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教学难点: 育种与优生中遗传物质的传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说明】在本节课中,通过对遗传物质的复习,让学生巩固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同时又提出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进而进入本堂课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白化病的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同时,通过遗传病的发病率,来让学生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以及优生优育的重要性。第二方面,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基因改进方面的成就,如转基因技术,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通过对基因改进研究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欲望,让学生更加富有激情的去学习科学。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图片: 双胞胎的两姐妹
提问:为什么双胞胎的两姐妹会那么想象呢?
生: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提问:那她们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这又是为什么?
生:有,因为她们有的基因不同。
提问: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会有变化吗?
图片:白化病病人
图片:得白化病的病人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二、新课教学
讲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生物体的基因是可以改变的,而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变化,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为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提问:基因突变有何意义?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因而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化理论的发展:
讲述: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人表现出的性状也有所不同,所以,同一物种的生物群体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基因。在代代相传的种族繁衍过程中,这些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发生着某些变异。
通过科学实验表明,生物群体中不同的基因传递给子代的机会是有差异的,某些基因所控制的生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生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能力强,就能在斗争中取胜而生存下去,这就是适者生存,反之,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称之为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自然选择
分析:桦树林中白尺蛾与黑尺蛾的数量变化
讲述: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大多是适应环境的。自然界的环境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环境对生物的差异进行选择,形成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同时也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上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断的被修正,但至今还没有任何新的理论能完全取代它。
阅读: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正式出台和实施,它的第一位负责人就是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人之一的沃森。这项计划中的一个具体目标是要测出人类基因组全部的30亿个碱基序列。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有人把它比喻为新的“曼哈顿工程”和“阿波罗计划”,有人则把它比喻为编制一部反映人类全部遗传信息的大百科全书。
由美、英、日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不久前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即找出了这对染色体所有碱基对的准确位置。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碱基对的总数多达30亿个。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最小的一对,上面共有大约6000万个碱基对。据认为,第22对染色体上存在有与神经纤维肉瘤等遗传性疾病有关的基因,破译出它的遗传密码,将有助于找到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破译出人体一对染色体的全部遗传密码,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思考:人类基因计划有什么意义及它会带来什么问题?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意义是巨大的,它将促进人们从根本上了解各种遗传病、癌症、心血管病及精神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途径,从分子水平揭示发育的遗传程序及其进化,并进一步阐明形态进化,它也将促进农作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升级。
(三)、育种和优生:
1、杂种优势。
讲述:长期以来,人类应用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等方法逐渐改良动物、植物的遗传性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绝大多数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品种都是应用一定的技术陪育而成的。
举例:1、我国20世纪5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使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2、在畜牧业,人们将驴和马杂交,得到了比驴和马更健壮有力的骡。
说明:杂种的生命力比双亲强的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阅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转基因技术
讲述: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对基因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人们设想用一些优良的基因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些有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思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新的基因工程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改造动物、植物遗传物质的技术。例如: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使动物、植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
举例:1、转基因鼠。
2、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1983年培育成功。
3、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
4、转基因绵羊能生产人的一种蛋白酶,而且利用转基因猪的器官进行人类器官移植也已经列入科学家的探讨范围。
讨论:你赞成利用基因工程进行人类自身的遗传改良吗?为什么?
分析:第一种转基因生物问世,人类有关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就从未停止。对转基因技术的主要担心有:含有抗虫害基因的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转基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产品是否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伦理问题等等。
3、遗传病
讲述:禁止近亲结婚是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为什么将遗传病与婚姻法的规定联系起来?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遗传病。
出示:先天性愚型病患者图
讲述:先天性愚型病是一种遗传病。这种病人的患病特征主要是天生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坐、立、走都很晚,只会说“爸”、“妈”单音节词,有的缺少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种疾病是天生的,但得这种病的孩子的父母可能是正常的。那么,患者患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经过研究发现,患者的父母产生的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使患者一生下来就有这种疾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病。是由于患儿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引起的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为遗传病。
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不具有传染性。目前,已经了解的人类遗传病有4000余种,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其中一些遗传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死亡。遗传病一般是无法治疗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遗传病的发生。这些疾病的患者给家庭带来了精神、经济负担,也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如何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读图:哪些亲戚属于近亲?
禁止近亲结婚:
根据统计发现,近亲结婚,如表兄妹、表姐弟结婚,婚后所生子女遗传病发生的几率高于非近亲结婚。如白化病,近亲结婚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非近亲结婚子女患病可能性的13.5倍;全色盲,近亲结婚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非近亲结婚子女患病可能性的17.9倍。我们国家某地有一个山村,由于近亲结婚的人多,出现了许多傻子,被称为“傻子村”。
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也为了减少遗传病给家庭、个人带来的痛苦,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表兄妹、表姐弟结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隐性遗传病的近亲结婚和非近亲结婚的发病率:
疾病名称
隐形遗传病的发病率
表兄妹结婚发病率为非近亲结婚的倍数
此病患者中表兄妹结婚所占%
非近亲结婚
表兄妹结婚
色素性干皮肤
1:23 000
1:2 200
10.5
40
白化病
1:40 000
1:3 000
13.5
46
全色盲
1:73 000
1:4 100
17.5
53
黑蒙性白痴
1:310 000
1:8 600
35.5
70
先天性鱼鳞癣
1:1 000 000
1:16 000
63.5
80
三、课堂小结:
1、基因是可能发生变异的
2、人类基因组计划
3、近亲结婚会导致遗传病发病率大大提高
4、对基因的利用:育种与优生 转基因技术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几种关系中,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 A、亲兄弟 B、叔叔与侄女 C、祖父母与孙子女 D、堂兄妹
2、引起遗传病的原因有哪些?
五、板书设计
(一)基因是可能发生突变的
1、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降低遗传病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
(二)育种与优生
1、杂交优势 2、转基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