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2《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2《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5 15: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活语文课堂
教材解读
《与朱元思书》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小品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它以清丽的文辞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奇山异水,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文章骈散结合,清新隽永。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前一学年我们的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八年级的学生应当能很快接受这篇短文,很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这篇经典短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积极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只是对于文本中的“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八年级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尚有难度,但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单元主题:山川美景
单元解读:
本单元的导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就是指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观察者可以通过睁大眼睛去捕捉、叫醒耳朵去聆听、带着敏感的心去感受周围的景物特点,从而产生美好的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无限的美好遐想。这一单元的学习,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当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范畴。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三峡》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的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象。
《短文两篇》选了两篇艺术风格不同的写景文章。《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记承天寺夜游》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
《与朱元思书》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色。
《唐诗五首》选入了从初唐到中唐的五首唐人律诗:《春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或写田园风光;或写登临之景;或写塞外景象;或写辞亲远游所见景象;或写西湖早春景象。
总的来说,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单元目标:
1.学会在留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捕捉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适当采用写景方法描写景物,抒发真情实感。
2.借助注释,结合文本,应用多种方式朗读,想象课文及诗词中描写的画面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等作用。
单元教学模式预设:
1.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设“云旅游”大情境:
2.根据各篇目具体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任务群。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三峡》计划用2课时,《短文两篇》计划用2课时,《与朱元思书》计划用1课时,《唐诗五首》计划用2-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感受作者厌弃尘俗、向往自然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品味妙语佳句。
2.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突出特征,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高雅的志趣,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可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再任意出游了。但是老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老师准备以书为媒介,带着大家去云旅游。而今天第一站我们就先随着吴均一同去欣赏他笔下的富春江美景吧。
二、品山析水,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活动激趣,检查预习
利用希沃白板软件,设计课堂活动,检查重点文言词语的预习情况。
课堂活动之选词填空:生字我会读
①缥(piǎo) ②湍(tuān) ③邈(miǎo) ④泠(línɡ) ⑤嘤(yīnɡ) ⑥鸢(yuān) ⑦戾(lì) ⑧窥(kuī) ⑨纶(lún) ⑩ 柯(kē)
课堂活动之知识配对:词语我会译
①从:跟随。
②东西:向东或向西。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
③缥碧:青白色。
④轩:高。这里作动词用。往高处伸展。
⑤邈: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
⑥戾:至、到达。
⑦经纶:筹划、治理。
学习任务二:朗读课文,熟悉文本
①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②朗读形式:
同桌互读,一人读一人听,纠正字音。
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本篇骈文以四字句为主,读时要注意它的节奏,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
名家范读,细心聆听,体会技巧。
学生齐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学习任务三:师生合作,疏通文意
①各学习小组结合课本注释及课前预习成果讨论理解文句:部分成员读原文,部分成员试译,最后达成共识。教师巡视、点拨。
②以三个自然段为序,教师随机挑选三个学习小组展示小组讨论理解成果。
③教师依序分享各段译文,学生齐读。
文段一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文段二译文: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文段三译文: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看上去使人心生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千百座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冷冷的流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叫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着,猿猴也持续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像鸢那样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刚刚十分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作者笔下富春江的美丽。老师相信同学们早已是心驰神往,那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所制作的“富春江的游览地图”,让我们正式开启今天的云旅游吧。
学习任务四:品文寻美,习得方法
通过同学们所展示的游览地图,富春江的美景已经得到了同学们的认证。吴均所写的《与朱元思书》诗意与画意兼备,情景兼美,能给人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为了展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班级准备将文中的富春江美景拍摄成短视频,让其他班级的同学也能一起欣赏到富春江的美景,请你完成下列脚本设计。
提示:展现景物的角度
(1)观察景物的角度(俯视、仰视;远景、近景等)
(2)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等)
(3)写景方法的角度(修辞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以声衬静等)
学习小组充分讨论、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小组代表分享学习小组探究成果。
教师示例:
所选取的景物:“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景物特点:富春江水的清澈、湍急,山的高峻、生机勃勃的特点
展现景物的方法、角度、视角等:运用了俯视与仰视相结合的手法(近景到远景的写法)
选曲:纯音乐《山水如画》。因为该音乐整体轻柔淡雅,部分片段又有力量感,符合所选景物特点。
教师小结:《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
学习任务五:赏句析情,领悟境界
请同学们找到文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说一说作者赏景时的内心感受。
议论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教师补充:背景介绍
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隐居避世。吴均出身寒微,自幼聪慧好学,有俊才,却不被赏识、重用,一生仕途不顺。他曾撰写《齐春秋》呈给梁武帝,梁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隐退后,将要到石门中隐居。
生自由发挥。
教师小结:富春江景色真是美如画啊,人在江中游,恰似画中行。看那高山俊朗,江水清澈,真是别有一番韵味。这样的美景真是令人赞叹不已,惊喜不已。此处与作者所厌恶的尘世差别极大,这真是作者心中理想的隐居避世之地。
学习任务六:学以致用,写景体验
通过完成前面一系列的课堂活动,相信同学们已经充分领略了富春江山水的美。那么大家对现在的富春江的景象很好奇吧?(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后,请你给吴均回一封简短的书信。请运用本课学到的写景方法之一,介绍一下你眼中现在的富春江的美景,突出它的某一特征。100字左右。
教师小结:富春江的山水美不胜收,吴均的文笔如诗如画,同学们的课堂表现精彩纷呈!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大家的参与!
三、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以下三项作业任选。
1.吟咏诵读,铭记经典。
2.把文章改写成一篇现代文。
3.设想你是富春江的导游,请你结合吴均对富春江的描写,运用本文的写作技巧,为富春江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