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设计
课题 空气有质量吗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称量皮球以及称量前后的质量变化,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而且空气的质量是可以被称量的。 科学思维:在测量空气质量的活动中,通过比较皮球前后两次的质量变化,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 科学实践:将称量空气的质量活动贯穿在预测、实验、论证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用称量的方式来测量空气的质量,建构空气有质量的概念 态度责任:通过“空气有质量吗”,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 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难点 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科学聚焦
思考:如何用绿豆表示这个皮球的质量?
皮球放在左盘,往右盘放绿豆,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天平平衡时皮球的质量相当于什么?
皮球的质量相当于右盘里绿豆的质量。
称一称:
皮球有质量,相当于_________绿豆。
木头有质量,相当于_________绿豆。
水有质量,一杯10毫升的水相当于_________绿豆。
思考:空气有质量吗?
二、科学探索
过渡:有的同学认为空气有质量,有的认为没有,如何验证空气到底有没有质量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并说一说。
出示材料,动手做一个简易天平。
活动一:制作简易天平
出示:支架、带有指针的一块长木条(作为横杆,方便观察横杆的变化)、挂钩、小桶、豆子、带网兜的球。
明确制作步骤。
学生分组组装。
讨论:怎么通过这个简易天平称出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设计方案。
活动二:给篮球打入20筒空气
学生预测:请同学们预测一下,你认为打入20筒空气后天平会倾斜吗?如果会,可能往哪边倾斜?
播放演示视频。
学生活动:填写记录单里,反馈交流。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天平向球这一侧发生了倾斜,说明球这一端的质量增加了,增加的质量就是空气的质量。
活动三:让天平重新平衡
思考:怎样使天平重新平衡呢?播放调节平衡视频。
学生动手操作,填写记录单,反馈交流。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活动四:再给球打入20筒空气
预测:同学们,如果我们继续往球里打20筒空气,球的质量是不是又会增加呢?你能猜猜会增加几个豆子呢?播放操作视频。
请你重复上面的实验,完成下面的记录表。
增加的豆子个数
打入20筒空气后
再打入20筒空气后
反馈:同学们,比较一下两次给球打20筒空气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给球充气后放在天平上球这一侧会下沉,说明球中空气的质量增加了,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
换成曲别针(或其它小物件)再次实验。视频演示。
小结:经过再次实验,又一次证明了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三、科学研讨
研讨一:实验中发生了什么?
在实验中,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后,重新放入小桶,原本达到平衡状态的天平向充气后的皮球一端倾斜,需要在另一端的小桶中加入若干豆子,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的。
研讨二: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
天平平衡时,说明充好气的皮球与豆子的质量相同。
打入10筒空气后,皮球一端降低,说明充入空气的皮球比豆子质量大。
增加的质量是充入的10筒空气的质量。
充气前和充气后,空气的“颗粒”明显增多,每个颗粒都是有质量的,所以充气后的皮球质量比之前大。
四、科学拓展
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天平会怎样?
实验材料:自制的简易天平、塑料小桶、充好气的皮球、豆子、气针
实验步骤
(1)在天平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分别挂上塑料小桶,一端的小桶放入充好气的皮球,另一端的小桶放入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2)取出皮球,用气针将皮球放出一部分空气。
(3)把皮球再放入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将皮球放出一部分空气后,重新放回小桶,天平向装豆子的小桶一端倾斜。
空气是有质量的
将皮球放出一部分空气后,空气的微粒减少,空气的质量减轻,因此天平向装豆子的一端倾斜了。
通过这个实验反向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增加空气,质量加重;减少空气,质量减轻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能够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测量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
六、课堂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