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短文两篇(2课时)课件(11张PPT+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短文两篇(2课时)课件(11张PPT+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09:22:02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黄山
庐山
雁荡
初读知“音”
1、齐读两文,要求读准字音。
初读知“音”
2、自由朗读,划分停顿节奏,感受语言风格的不同。
整齐中而有变化:多为四字短语,偶有长短句,读来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富有韵律。
句子有长有短,读来富有变化,高低错落。
初读知“音”
知识卡片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骈文。骈文多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讲究对仗、声律。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文”。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答谢中书书》和本单元的另一篇课文《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的“骈文双壁”。
自六朝以来为区别于散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就是一篇古代散文。
译读知景
3、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感知本文之景。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再读赏景
1、文中开头就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同学们再读这篇短文,来进一步感受山川的美景。边读边选出一处你最欣赏的语句,说说“美”在何处。(要求:选择的一组语句要包含“山与水”“早与晚”“动与静”或者“起与伏”。)
VS
VS
VS
【示例】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峰直入云端,说明山很高;水流可以见底,说明水极清澈。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汇聚,境界清新。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
   之 ,古来共谈。 入 ,
见 。两岸 ,五色 。 ,四时俱备。 将 , 乱 ; 欲 ,
竞 。实是 之 。自 以来,未复有 者。
再读赏“景”
2、背诵全文。
再读赏“景”
3、结合注释,自主阅读疏通文意,看看作者写了怎样一件事,描述了怎样的景。不妨边读边想象作者笔下的“入户”之月和“庭下”之月。
再读赏“景”
3、自主阅读《记承天寺夜游》,看看作者写了怎样一件事,描述了怎样的景。不妨边读边想象作者笔下的“入户”之月和“庭下”之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共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子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再读赏“景”
问题1: 可能是怎样的“入户”之月,引发了作者“欣然起行”的兴趣呢?
再读赏“景”
问题2:有月光浅照的“庭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月下的庭院似被积水充满,清澈透明,竹柏的影子,映于地上,如水藻、荇藻纵横交错。“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空灵明澈,“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庭中景物,浑然一体,不知是月光化为了积水,还是积水反射了月光。
作者仅用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共13张PPT)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衡山
(第二课时)
泰山
昆仑山
1.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三读悟“情”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答谢中书书》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陶弘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他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元丰六年,这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苏轼
三读悟“情”
“康乐”指谢灵运。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描绘的山水清丽曼妙,备受后世山水诗人的尊重;陶弘景来到谢灵运曾涉足的山水胜地,写下“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自谢灵运以来,再也无人能够欣赏这里的奇丽景色,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限乐趣,言语中带有自豪之感,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谢灵运的敬仰之情,又表现了自己热爱山水、淡泊名利的志趣。
1.文中提到的“康乐”指的谁?作者提及此人有何用意?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读悟“情”
2. 以“声”传“情”。
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创意朗读设计,促进对情感的理解。
男生读:
高峰入云……
师生齐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女生读:
清流见底。
男生读: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女生读: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男生读: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女生读: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男生读:
实是欲界之仙都。
女生读:
实是欲界之仙都。
男女生齐读:(加强)
实是欲界之仙都。
教师读: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读悟“情”
三读悟“情”
“闲人”,即清闲的人。
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
3.“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寄寓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三读悟“情”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3.“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寄寓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三读悟“情”
“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3.“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寄寓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三读悟“情”
4. 以“声”传“情”。
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创意朗读设计,促进对情感的理解。
一学生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旁白:月色如此皎洁,岂能辜负,怎忍睡去?)
男生读:
何夜无月?
(旁白:月好——乐,怀民未寝——乐,可默契漫步再——乐!)
女生读:
庭下如积水空明……
男生读:
水中藻、荇交横……
请一学生读:
盖竹柏影也。
(旁白:庭下月色如水,明亮中却也有阴影……)
女生读:(喜悦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请一学生读:(深情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女生读:
何处无竹柏?
男生读:(沉郁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旁白:闲人,可叹是像我们两人这样,任闲职有闲时的人;可喜的是像我们两人这样,有闲情逸致能共同发现美、感受美的朋友啊!)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分层次背诵。
延读通“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议论
议论抒情
描写
《记承天寺夜游》
叙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描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议论
延读通“理”
借山水的“美”与“奇”,隐居山中的陶弘景抒发了自己陶醉其中,与古人比肩的自得;在那个清凉的秋夜,看到如水月色下的树影斑驳,被贬谪的苏轼内心宁静澄澈又不免泛起淡淡的悲凉……触景会生情,借景可抒情,情景常交融。请阅读下面这则山水小品文,描绘你所喜爱的一个画面,并画出文中的抒情句。
昨宵乐甚!碧天一色,澄彻如昼,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洒落酒杯中,波动影摇。吹洞箫数阙,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出户一望,空旷无际。大醉后笔墨缭乱,已不复记忆。
注释:①被:遮盖。
布置作业
1、背诵《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2、完成《课堂作业本》。